时间:2019-09-12编辑:梓岚
在宋代的史料里没有发现包拯陈州放粮的直接证据,间接的证据有包拯上奏仁宗的一封奏疏《请免陈州添折见钱疏》。在这篇奏疏里,他向朝廷反映了陈州粮食歉收、农民缴不上皇粮的情况。
包拯奉命到陈州察访,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立即上疏,请求宋仁宗特降诏书,令陈州百姓按大小二麦的市价缴纳现钱,或直接缴纳大小二麦。这一请求得到批准,使陈州百姓在大灾之年不再受“折变”之苦。元代的杂剧《陈州粜米》以及后来的戏剧《包公下陈州》、民间故事《包公放粮》,都是从包拯体察民情、为民请命、请求免除陈州“折变”一事演绎而来的。
民间传说,包拯到陈州办案这一年为45岁(实际年龄为47岁)。包公为了办案方便扮成妓女的跟班,穿着娼家的衣衫,戴着娼家的帽子。老百姓认为这损害了包大人的名誉,45岁这一年很不吉利,于是在豫东地区,男人到了45岁,说这一年是“肮脏年”,也叫“骂年”。从此,这里的男人在45岁那年很忌讳说出自己的实际年龄。
陈州到底在哪里?据有关专家考证,陈州地处河南淮阳。如果包拯确有陈州放粮的史实,很有可能路过商丘。所以,至今商丘仍流传着包拯放粮救济苍生的爱民故事。
在距睢阳区包公庙乡25公里的虞城县界沟镇北面的包河上,有一建筑样式古朴、格调典雅的包公晾米台。相传,宋仁宗皇佑二年,大雨一连下了几天,虞、亳一带坑满河平。不久,“汴河决于济阳”,滔滔洪水瞬时淹没了虞、亳等数县,受灾百姓众多。开封府尹包拯奉皇上旨意,沿汴河运送粮米赈济灾民,没想运粮途中大雨如瓢泼,粮米全被淋湿。
包拯担心被淋湿的粮米发霉,百姓难以食用,便在驿站附近的汴河北岸建台晾晒粮米。事有凑巧,恰逢河水猛涨,即将淹没晾晒粮米的晾米台。包公很着急,情急中遂振臂高呼“晾台长也”,说来倒也奇怪,晾米台瞬间升高。这之后,只要洪水上涨,晾米台也随着上涨,洪水怎么也淹不到晾晒的粮米。不久,赈济灾民的粮米晒干了,救了虞、亳一带受灾的百姓,百姓跪地向包拯谢恩。
洪水过后,被救济的灾民为答谢包拯的恩德,大家一起加固了包公晾晒粮米的晾米台,并立碑纪念包拯,为之起名“包公晾米台”。为了让更多的人记住曾经救济过他们的包拯,百姓遂把“汴河”改名“包河”。至今,包河水甘甜宜人,养育着两岸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