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关羽灞桥挑袍的戏剧

时间:2019-10-23编辑:吴飞

灞桥挑袍的故事

故事情节:曹操厚待关羽,赐宴赠马,关羽从汝南归来,知刘备去向,决意辞曹寻兄,曹操、张辽皆有意回避不见。关羽不得已,乃挂印封金,留柬告辞,保护甘、糜二夫人上路出许都。曹操知关羽去志不可夺,率众将送行,至灞陵桥,见关羽横刀立于桥上,赠以锦袍。关羽恐其有诈,以刀挑袍,扬长而去。

关羽灞桥挑袍的戏剧

三国演义灞桥挑袍_辞曹挑袍的故事_关羽挑袍的故事_中国历史网

《三国志平话》中说,关羽在曹营得到刘备的消息,遂决意离去。张辽劝曹操亲自送行,趁机将其擒拿。

元代无名氏杂剧《关云长千里独行》则说,张辽定了三条计:第一,为关羽送行时,待其下马,即命许褚擒之。第二,如果关羽不下马,则递过一杯药酒将其毒死。第三,如果前两计均未成,则赠之以锦袍,待其下马致谢,随即擒之。

但关羽与曹操答话时,不断回头征询甘夫人的意见,甘夫人和关羽都对曹操怀警惕,但甘夫人紧张和焦虑的心情溢于言表,关羽则十分沉稳老练,表面上若无其事,实际上胸有成竹。当曹操前两计均已失算,使出赠送锦袍的最后一招时,关羽如果简单地遵照甘夫人的主张办事,拒绝下马接袍,从方式上看未免过于生硬笨拙,显得很不礼貌,而且会把局面弄僵。

但他下马接袍又恐遭到暗算,于是想出一个两全其美之计,伸出长柄青龙偃月刀,用刀尖挑起许褚捧来的锦袍,披在自己身上。这样即不必冒下马的风险,又适当照顾对方的脸面,没有当场伤了和气。

关羽挑袍之前,还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说那领锦袍实在太贵重,假如拒不接受,实在太可惜。如果只从句面上理解关羽的话,会误以为他有些贪得无厌,连一领锦袍也舍不得放弃。实际上关羽为了寻找兄长,对曹操所赠的官位、金银、房屋、美女均视若它物,哪能被区区一领锦袍所打动?

三国演义灞桥挑袍_辞曹挑袍的故事_关羽挑袍的故事_中国历史网

关羽的玩笑话,表明他在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仍保持高度的自信心,从容不迫地应付敌人。他的行动既显示了自己的威严,又暗含着戏弄敌人的意味。

《演义》中的关羽辞曹,没有完全继承起曲艺和杂剧的写法,而是依据史书做了新的处理。据《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记载,关羽留下一封告别信,就擅自离开曹营。当时有些将领要把他追回来,曹操却说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制止了部下的行动。

裴松之在《关羽传》的注释中称赞曹操到:“臣松之以为曹公知羽不留而心嘉其志,去不遣追以成其义,自非有王霸之度,孰能至此乎?斯实曹公之休美。”

罗贯中把裴松之的这段话抄进了《演义》,并且写到,蔡阳要追关羽,曹操斥退蔡阳,然后亲自到霸陵桥为关羽送行,赠以黄金一盘,锦袍一领。关羽恐怕曹操别有所图,不肯下马,只是用刀尖把锦袍调到马上。许褚怪关羽傲慢无礼,欲擒之,被曹操制止。

清末以来京剧演出的《霸桥挑袍》,主要依据小说改编而成,同时吸取了宋元曲艺和杂剧的一些优点。剧本说曹操无意谋害关羽,但郭嘉和程昱自作主张,在饯行酒中洒下毒药,企图治关羽死命。当曹操赶到霸桥向关羽敬酒时,作为关羽好友的张辽皱一下眉头,实际上是向关羽发出暗号。

关羽见此状,猛然想出一计,声称先用美酒祭一祭青龙偃月刀,结果酒浇在刀上冒红光,证明有毒。曹操羞愧难当,表示查出下毒之人定斩不饶,紧接着曹操赠袍,关羽仍心怀疑虑,所以用刀尖挑袍。京剧的上述写法算顺理成章,但远未达到宋元曲艺和杂剧的水平。

三国演义灞桥挑袍_辞曹挑袍的故事_关羽挑袍的故事_中国历史网

京剧剧目中一名《赠袍赐马》。1959年中国京剧院首次改编演出,李少春饰关羽。

昆、高腔有《赐马》,弋腔有《赠马》,川剧、秦腔有《辞曹挑袍》,汉剧有《挑袍》,豫剧、同州梆子有《关公挑袍》,西河大鼓有《灞桥挑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