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1-15编辑:罗生门橘子
《行穰帖》为唐代双钩廓填王羲之草书作品,2行,15字。《行穰帖》笔画厚实,不显锋棱,有篆籀意味。字势一泻而下,体格开张,姿态多变。
释文
足下行穰,九人还示应决不?大都当任。
考释
参照唐代张怀瓘《右军书记》所录“足下行穰久人还竟应快不大都当任县量宜其令(阙二字)因便任耳。立俟。王羲之白”一帖相比较,《行穰帖》摹本墨迹,仅是唐内府本《行穰帖》著文的片段。
书法赏析
笔势雄秀
《行穰帖》颇有雄浑圆融之气。雄浑是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元代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中写道:“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突出“雄秀”二字,可谓得其纲要。书法须有灵,有朝气,才能雄秀兼善,即所谓力与美的兼备。古法雄而不秀,或秀而难雄者,因而王羲之书法新体之变,是质的变化。
书风开张
《行穰帖》为王羲之草书中最为奔放爽畅之作,显示着其书笔势由内擫向外拓的迹象。其字与字大小悬殊前所未见,且字势一泻而下,体格开张,姿态多变,开王献之“尚奇”书风之先河。
魏晋笔法
书法家及书法理论家陈振濂将《行穰帖》与《丧乱帖》、《孔侍中帖》诸帖看做是“忠实派”唐摹本,并评说:《行穰帖》“留下了最真实的‘晋帖古法’‘魏晋笔法’的线条形态,其它反映出了真实可信的‘魏晋笔法’的本相来。”
陈振濂从《行穰帖》等帖分析:首先,用笔皆多用笔尖刮擦,基本上少用“笔肚”,更不用“笔根”。此外,在线条运行时皆取“衄扭”“裹束”“绞转”之法,而决无“万毫齐力”“平铺纸上”的现象。这应该与单勾执笔、低案低座有关,也与笔毛的硬而瘦有关;它与后来的高案高座而用软羊毫,不是出于同一种思考方式与行为方式,当然更不宜简单比附与套用。
再者,在《行穰帖》这几种帖中,线条外形呈“腰鼓型”“香蕉型”或非常规形状的情况甚多,表现在“晋帖古法”中,许多线条用笔是丰富多变,而不仅仅是限于几种固定不变的成法的。这与宋元苏轼、赵孟頫以降的平推平拖只注首尾顿挫的技巧动作,更是不同。唐楷盛行以后书法用笔线条,是注重头尾顿挫回锋,但在行笔是则大抵是平推平拖顺畅带过;而唐楷以前的“晋帖”,其线条特质却是不限于头尾而是随机进行顿挫而较少用“推”“拖”平行之法;更进而论之,也不仅仅是在线条头尾或中段随机进行顿挫提按、也有不断变更行进方向与笔毫状态的“衄扭”“裹束”“绞转”等诸多技巧。
在陆机《平复帖》中,还因为线条短促而不甚明显;在王献之《鸭头丸帖》与王珣《伯远帖》中,却是淋漓酣畅地凸现出来,从而使出于推想的“晋帖古法”“魏晋笔法”,有了一个最形象的注脚、一个最直接、最清晰可按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