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05编辑:打哈欠的大狮子
《牡丹亭》是在讲情,但它所谓的“情”,不是今天所谓的爱情,而是一个特别的儒家观念“人情”。
汤显祖从根柢上来说,还是个儒家思想持有者,如同明朝时诸多发起、支持思想大解放的学者一样,无论他再怎么超脱、反叛,他根基还是一个传统的儒生。用从前的话说,他是个封建士大夫,超脱不了他的阶级局限性。
《牡丹亭》只是半部好戏的原因,它前半部分极力写杜丽娘的愁苦,并且用天才的创意、绝妙的文字构思出梦中神交的情节而后,又迅速地回落到现实中,回落到才子佳人、纲常名教的俗套中。在某种程度上,可能类似于今天国产恐怖片前半部分神神鬼鬼非常吓人,到结局发现不是主人公神经病、嗑药,就是有人装神弄鬼。
和《牡丹亭》一样,汤显祖所谓的“情”,不是生理意义上的情感、情绪,而是一种伦理学意义上的情,是对于中晚明时期儒学面临思想解放冲击时的反思与救赎。《牡丹亭》其实正是汤显祖观念的一种形象化阐释。
清朝洪升在写《长生殿》的时候有句话说的更精辟:“先圣不曾删郑、卫,我侪取义翻宫徵”。也是一个意思。所以,再次强调:牡丹亭讲的是“情”,但要注意它不是爱情、感情。而是在说一种儒学理念,一种汤显祖觉得理想的生存状态,一种伦理学意义上的生活信仰。
至于“欲”,就个人理解,中晚明作品里《金瓶梅》算一部。但《牡丹亭》肯定不算,更多的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