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纳兰性德:一个深情的美男子

时间:2019-12-06编辑:打哈欠的大狮子

  人生若只如初见”成为当代文人们的口头禅。那么当我们读起这首诗时,殊不知词人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有过怎样的经历,才能写下这感人的诗句,使后人念念不忘。

  纳兰性德,是清朝引发后人纪念的最著名的词作家。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在清朝的文坛上,小说是在历史上占一席之地的。写词的人,最盛名的是宋朝。但纳兰性德是个特例。

  身居高位,志向却在山水间

  纳兰性德出身官宦世家,他的父亲,是纳兰明珠,康熙朝重臣,当过内务府总管、刑部尚书、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在康熙议撤三藩、统一台湾、抗御俄罗斯等外敌中起到重大的辅助作用,功劳大大的。纳兰明珠家是正宗的正黄旗人,根红苗正。纳兰是个复姓,又称叶赫那拉氏,听起来是不是特别熟悉?对了,和后世的慈禧太后是本家。所以,纳兰性德是标准的官二代、富二代,既不差钱又不差权。

  纳兰性德非但是官二代富二代,还沾皇亲。他的曾祖父叶赫那拉·金台吉是皇太极生母叶赫那拉·孟古哲哲的兄长,他的母亲,又是努尔哈赤之子英亲王爱新觉罗·阿济格的女儿。这样,纳兰性德就有了一半皇族血统,他的母亲是正宗的爱新觉罗氏。正因为有这一层关系,纳兰性德仕途顺利,当然,纳兰才华横溢,也不是全靠关系上位的。

  他在22岁时进士考试中考中二甲第七名。但因为是皇亲国戚,“相国”之后,所以康熙帝任命他为三等侍卫,后来又升为一待侍卫,得以跟随康熙大帝南巡北狩,吟诗作赋。可以说,如果走仕途,前途一片光明,其地位不会低于乃父。

  但纳兰性德偏偏志向不在于此,他无心追名逐利,认为侍从生活庸俗而疲惫。“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情”,他所向往的,是陶渊明似的山水田园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个高官,却淡泊名利,注定了与其他官员的不合拍。

  屈原不就是吗?众人皆醉我独醒,出淤泥而不染。纳兰性德亦如是,所以他的心是痛苦的,乃至无法自拔。正因为此,才成就了他为后世推崇的不朽诗篇。

  情深似海,却遇红颜多薄命

  纳兰性德这样的人,是性情中人。但是,他一生的感情生活却并不顺利。起初,他与表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清朝是没有近亲结婚那一说的,而且大多近亲结婚,表亲结婚是亲上加亲。

  纳兰性德与表妹在儿时早有婚约,故长大后沉浸在浪漫幸福的思念中,渴盼早早结成秦晋之好。然而,他的父亲纳兰明珠是个政治家,政治家第一考虑的,是家族的政治生命。终有一天,纳兰明珠投皇帝所好,将表妹送进宫中,成为康熙帝的女人。这一对苦命鸳鸯,就这样生生地被家族的政治目的拆散了。“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纳兰性德这样形容他糟糕的心情。

  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纳兰性德娶了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本来二人是没有多少感情的,纳兰性德还觉浸在失去表妹的痛苦中。但卢氏却是一位美丽而贤惠的女子,很快就俘虏了纳兰性德的心,二人开始沉浸在爱河里不可自拔。纳兰性德过了三年的幸福日子,但红颜薄命,幸福的日子在三年后因为卢氏的难产嘎然而止,那个时代医疗条件差,即便纳兰这样的官宦家庭,也没能挽救卢氏的生命。“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性德怀念他的妻子,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卢氏去世后,纳兰性德又娶了官氏为妻,颜氏为侧。这两位女子并没有给纳兰性德带来多少幸福。在纳兰性德最后的日子里,一名奇女子的闯入令他眼前一亮,这位叫沈婉的女子,才貌双全,但身份上却是一名艺妓,按清朝的风俗是无法进入相府大门的。于是,在人生的最后岁月里,纳兰性德拥有了一位红颜知己。

  虽然没有任何名分,却能够诗词和鸣。然而,沈婉既是艺妓,又是汉人,命中注定二人不可能光明正大在一起,这也给了二人幸福之余的痛苦。带着这份复杂的感情,纳兰性德竟然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仅仅三十岁就因病而逝,剩下孤单的沈婉和肚中的遗腹子,“雁书蝶梦皆成杳。月户云窗人悄悄。记得画楼东。归聪系月中。醒来灯未灭。心事和谁说。只有旧罗裳。偷沾泪两行。”。

  红楼一梦,乾隆断言隐明珠

  纳兰性德诗词优美,红学研究者常常将其与千古著作《红楼梦》联系在一起。

  当年《红楼梦》一经问世,和坤将《红楼梦》送到乾隆案头,乾隆读罢说了一句话:“此盖为明珠家事作也。”。也就是说,乾隆皇帝认为,《红楼梦》隐喻的是纳兰明珠家的家事。作为明珠的长子,纳兰性德自然成为《红楼梦》中的“主角”。

  在真实的历史中,纳兰性德与曹雪芹祖父曹寅都是大内侍卫,算是同事关系,后曹寅外放江南任江宁织造,曹寅的生母曾是康熙乳母,因为有这层关系,曹寅当过皇帝侍读,也就是说,他与康熙皇帝是“同学”,所以,纳兰性德、康熙皇帝、曹寅算是发小,打小一起玩大的。后来明珠家遭罢黜,曹家也落败,难怪乾隆帝将《红楼梦》与明珠家联系起来。因为红学家们的推动,纳兰词更提高了知名度,直到现在还风传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