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古代行酒令可以分成几类

时间:2020-02-25编辑:鹤行长川

酒令是我国古代人们在饮宴和交游助兴取乐的游戏,是古代社会文人雅士、诗经游民追求“闲情雅趣”的产物。古代酒令类别多样,大致可分为以下种类。

酒令有雅令和通令之分。

从字面上看,雅令自然是高雅之酒令,多在文人墨客雅士中流行。

行令方法往往是,自酒席中推举一人为“令官”。令官出题,或出古人诗句,其他人按上句依次联句,连不下去者罚饮酒一杯;或出韵脚,其他人按韵作诗,做不出者罚音;或出上联,其他人对下联,对出者再出上联,其他人依此对对;或出谜面,其他人依次猜谜出谜,猜不出或猜错者罚饮。

雅令者形式多样,花样百出,但都离不开“雅”字,但凡成语典故、诗辞歌赋、琴棋书画、五行八卦、雅谜古玩、花鸟鱼虫等均可入令。令官出令,其他人按首令之意续令,所续必在内容与形式上相符,不然则被罚饮酒。行雅令时,常常引经据典,当席构思,即席应对,这就要求行酒令者既有文采和才华,又要敏捷和机智,所以它是酒令中最能展示饮者才思的。

唐代传奇《申屠澄》记载了一则关于雅令的动人故事。

布衣秀才申屠澄赴任县尉,风雪阻途,夜投茅屋。好客的主人烫酒备席,围炉飨客。风流才子申屠澄举杯行令:“厌厌夜饮,不醉不归”,引用《诗经》句行雅令。不料话音刚落,坐在对面的主人之女笑了起来说:“这样的风雪之夜,你还能到哪里去呢”说完,少女脱口接令:“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申屠澄听后,惊叹万分。他知道少女是用《诗经·郑风·风雨》里的诗句,隐去“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后两句,说明少女已含蓄而巧妙地向他表达了爱慕之意。于是,申屠澄向少女的父母求婚,喜结良缘。

文人墨客高雅的酒令游戏,自然会产生诗词新作,虽然其中大多数为应景之作,并无多少文学价值故湮没无闻,但其中难免会有一些好诗,走出酒席而流传于世。

宋词中有不少以“令”为名的词牌,且多为短调,十几字,二三十字,如《十六字令》、《如梦令》等,一些词牌注家只将“令”解释成“词之短调”曰“令”,却没有解释为何短调曰“令”?宋词牌中以“令”命名,或以“令”为别名的“令”之由来如何?余却以为也许最早即在行酒令中产生。

因在行令中,即席依令而作,自然是短小精干,才能一蹴而就。余猜想也许此“令”即酒令之“令”也未可知,况且很多酒令的名称就是以“令”命名,如“女儿令”、“调笑令”(有同名词牌)、“浪淘沙令”(宋词牌“浪淘沙”又名“浪淘沙令”)等。

曹植才华出众,文采斐然,洛神赋洋洋洒洒;但在曹丕的逼迫下,七步为诗定生死,他也只能做20字小诗。另外小说家书中所写的一些诗歌也常借饮酒行令中表达出来。《红楼梦》有不少饮酒行令的情节,在行令中作诗对联,虽为书中情节,确在一定意义上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对书中人物命运的隐喻伏笔。

通令则不同,从字面上看,自然是通行通用之酒令,因此多在平民百姓中流行,因为它行令方便,有时也在文人雅士中进行。通令通常以掷骰、抽签、划拳、猜数、传花等方式进行。一般无需多少文采,只需即席反应,或全凭运气。

酒席推荐或自荐“令官”,也可在席中随时变更“令官”,令官出题,说明规则。或掷骰两三四颗,按出现的点数,自令官开始数数,数到的则饮酒一杯;或抽签,抽中有饮酒类似字样者饮酒一杯;或击鼓传花(或手帕等物),以鼓声(或以一蒙眼者曰)停,则花(或手帕等物)落入谁手,则饮酒一杯。

近来又有人以转桌为令者,“令官”转动转桌面,某一汤勺柄所指向谁,谁即饮酒一杯。至于“五魁首啊,八匹马啊”等更是我们酒桌上常见的“划拳”、“猜拳”酒令,雅语曰“拇战”。

通令由于方法简便,行令容易,无需多少才华,只需即席反应或全凭运气,很容易造成酒宴中热闹的气氛,且通令形式多样,变幻无穷,千奇百怪,五花八门;某些通令雅俗并行,因此广为流行。但某些通令撸拳挽袖,呼号争喧,显得粗俗、嘈杂,有失风度。

酒令的历史几乎和酿酒的历史一样久远,具体源于何时,虽然已经无据可查,但在如今酒令却成为简单而又普遍的一种行令方式,究其原因,也是酒令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