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人生七十的特殊意义

时间:2020-04-21编辑:历史君

  在古时候,七十岁是一个特别的年龄:意味着功成名就、光荣隐退、自由自在。

  《礼记》记载了人类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有八百年历史的周代的礼仪制度,其中很多礼仪制度一直为后代所沿用,包括仕途为官的礼仪制度。

  《礼记·曲礼》有这样一段记载:“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大夫七十而致仕,苦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行役以妇人。适四方,乘安车,自称曰老夫,于其国则称名,越国而问焉,必告之以其制。”

  这个记载对有志向的男子绘出了一生的奋斗蓝图:10岁称为“幼”,要开始努力学习;20岁称为“弱”,可以戴帽子,标志着步入成年;30岁称为“壮”,可以娶亲成家;40岁称为“强”,进入仕途为官;50岁称为“艾”,是着官服处理政务得心应手的时候;

      60岁称为“耆”,可以动口不动手,指使下属处理政务;70岁称为“老”,该退休传位给别人了。80-90岁称为“耄”,耄耋之年的老人与7岁的小孩(称为“悼”)一样,即使犯了罪也不受刑罚;100岁称为“期”,可以颐养天年了。

  如果做到了“大夫”(级别很高的官职,地位仅次于国君),70岁该退休时无人可以接替,需继续留任,则应享受特殊的尊贵待遇:可以持国君赐予的拐杖行走(此拐杖有权棒打不听话的官僚),出门可以乘坐特殊的车并带家眷相陪,可以自称“老夫”。

  从这个记载可以看出,2500多年以前的古制已将70岁定为退休的年龄,这个制度一直为后代所沿用,包括杜甫所在的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