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22编辑:梓岚
沈阳故宫内最庄严、最神圣、最独特的建筑是什么,您知道吗?那就是故宫大政殿。
今天的大政殿,位于沈阳故宫东路,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所建。东路的主体建筑大政殿,与两侧呈八字形排列的十王亭(包括左、右翼王亭,以及八旗的八个旗亭)构成视野开阔的庭院。
大政殿俗称八角殿,始建于1625年,是努尔哈赤修建的重要早期宫殿,初称“大衙门”,1636年皇太极将其定名为“笃恭殿”,康熙时期更名为“大政殿”。因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和极高的艺术价值,不仅是当时盛京皇宫的标志性建筑,更成为今天沈阳的城市地标之一。
帐幄“金銮殿”千年独一间
在人们的眼里,大政殿气宇轩昂,庄重大方,华贵而不失古朴,雄伟中显多姿,气魄恢宏而又尺度适宜,它建在高约1.5米的须弥座台基上,为八角重檐攒尖式建筑。这种帐幄式建筑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所仅见,是中国宫殿建筑宝库中独树一帜的珍贵文化遗产。
天命十年(1625年)三月,努尔哈赤迁都盛京后,首先建起来的就是大政殿,以及两侧各五座亭子,它们共同组成了大政殿广场。到了皇太极时,对盛京进行改建后,大政殿广场正好处于城市“九宫格”的正中心。
大政殿位于沈阳故宫东路中轴线北端,坐北朝南,是一座大木架结构。其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明间面阔2.65米,次间面阔各1.84米,各面均等。
在古建筑中,柱子是主要承重构件,也是分隔间量的主要依据。大政殿的须弥座上绕以荷叶、净瓶;外檐下为五彩双下昂斗拱,殿顶正中高耸一组通高3.15米五彩琉璃铺成的包括相轮、宝瓶、火焰珠组成的宝顶。殿内有斗拱、藻井、天花,设有宝座、屏风及熏炉、香亭、鹤式烛台等。殿南面中间开间外檐下,有一对金龙蟠柱,龙首上翘,面向额枋上火焰宝珠两尾均紧贴于柱身,雕刻生动、造型逼真。
2018年10月25日,沈阳故宫大政殿彩画工程竣工,复原后的大政殿屏风也矗立在殿内,更增添了大政殿的威严气势。
一朝发祥地三代帝王都
大政殿是皇太极时期皇宫中最庄严、最神圣的地方,诸如皇帝继位、宣布重大军事活动的进军令、颁布大赦令等重要政令、迎接凯旋将士、国宴等重要仪式都在这里举行。
据记载,沈阳故宫过春节时,每逢正月初一早上,皇帝要到堂子和清宁宫祭神,此时,诸王贝勒文武官员已在大政殿前排列整齐。皇帝祭神回到殿中在宝座上坐好后,王公大臣们开始向皇帝进表文、行礼叩拜新春。据《清太宗实录》记载,天聪、崇德年间元旦朝贺礼,除因战事、丧事外,基本上都在大政殿举行。
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初一,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在大政殿举行即汗位典礼,改元天聪。1643年,52岁的皇太极带着遗憾离开人世后,《清史稿》中说他有两大遗憾:第一个是储位未定,第二个是大勋未集,即他想统一的愿景成为泡影。
在皇太极没有明确指定继承人的情况下,遵循旧制,由诸王贵族共同商议推举皇位继承人。出乎许多人意料的是,当时最有实力夺得帝位的两个人,肃亲王豪格和睿亲王多尔衮,双双失去继承皇位的机会,而年仅六岁的福临神奇胜出,成为大清王朝继努尔哈赤、皇太极之后的第三任统治者。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二十六日,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御大政殿参加即皇帝位大典,接受君臣三跪九叩后,颁诏大赦。因此,有专家认为:“沈阳绝对可以称为‘一朝发祥地,三代帝王都’。”
顺治六岁登基称帝,10个月后由盛京迁都北京。虽然他只活了24岁,但他在位期间,也是清朝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他上承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之遗业,开创了大一统江山的新纪元,为后来的康雍乾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这一切,都是以盛京大政殿为起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