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27编辑:历史君
钟鼓楼独特的地位,最初来源于其特殊的职能。
在古代,居民们对于时间的流逝,大多以击鼓撞钟的更次为准——每天夜里为五更,入夜的定更和清晨的亮更(也称五更)要先击鼓后撞钟,深宵从二更到四更都是只击鼓不撞钟,这就是所谓的“晨钟暮鼓”。
西安碑林博物馆的景云钟,为唐朝景云年间所制,曾放置在西安钟楼上,如今楼中的则为景云钟仿品。
作为古老的报时工具,钟鼓楼大多修筑在城市的正中心,使钟声和鼓声能够均匀地传播四方,辐射全城;而所谓“居高声自远”,为了让报时的声音更加悠远绵长,钟鼓楼往往又建得极高,西安鼓楼北面的牌匾上,还题着“声闻于天”四字——恨不得让上天也听到。
对于古城来说,无论是汉唐的长安城,元明清的北京城,还是北宋的“东京”开封,六朝古都南京,钟鼓楼都是“标配”。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钟鼓楼,在全国范围内尚有30余座,大多成型于明清时期,部分由后人修缮或重建,巍然屹立在历史长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