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19编辑:罗生门橘子
状元不是官职,没有品级。它是古代科举考试中对于殿试第一名的称呼。在科举考试中,不论年龄,先经过第一次考试成为童生,之后以童生身份参加院试,通过院试的成为秀才。到这一步算是有功名在身,可免徭役。之后秀才参加乡试,考取人。有了举人身份才能参加会试,通过了成为贡生。贡生就有了面圣的资格。到了殿试阶段,前三名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其余通过殿试的叫进士。
作为考试第一名的状元并不会直接就担任实职官员,每个朝廷都有自己的规章,一般是给予翰林院编撰、秘书郎、掌修国史、做天子侍讲这些职务。
但状元郎的起点是很高的,所担任的职务上升空间一般都很大。精心尽力做几年一般都可以做到侍郎的级别。如果是做天子近臣,得到皇帝的喜爱,就可以上升到尚书的级别。
明朝时期,对于状元的规定路线,还是非常稳定的。学子们考上状元后,会被朝廷直接送入翰林院,充当编纂。编纂这个职位,在当时属于从六品官阶。它的职权,相当于皇帝的秘书,主要负责编修本朝的历史,记录当朝的实际情况。
包括皇帝的言行举止,都要一一如实记载下来,编入史册中,留给后人查看。同时,编纂还负责给皇帝讲课,主要经史子集的内容,以及草拟朝廷典礼的有关文稿。
状元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国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炫耀的一个。科举制选状元肇基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科举考试开始,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凡1282年间历代王朝共选拔了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有姓名记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