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古代皇帝的圣旨怎么开头的

时间:2020-09-10编辑:罗生门橘子

先秦时代,诸侯的诏书一般是“命”“令”,自己则称“寡人”。到了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将尊后由王变成“皇帝”,“朕”也由大众之语(屈原《离骚》称朕,《芈月传》中芈月称朕,你就笑笑)变成了皇帝独享,皇帝的命令专称“制”、“诏”,布告公文称“诰”。

秦始皇认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并刻于玉玺之上,不过很难知晓当时发布的圣旨开头会怎么说,但是肯定会用“制”、“诏”、“诰”三字。

汉朝沿用秦朝制度,圣旨大抵上和秦朝无二。两晋南北朝时则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说辞改为“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只是为了证明皇位的天授,并没有用在颁布诏令之上。

到了大唐,一般由中书省(多为中书舍人)起草,门下省审核颁行。门下省的审核颁行有严格的规定,“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复奏而施行之。小事则署而颁之。”开头一般用的是“门下”二字,如《肃宗命皇太子监国制》开头就是“门下,天下之本……”。

其实直到宋朝皇帝和大臣们才开始通称帝令为“圣旨”,且宋朝沿用唐制以“门下”二字开头,但是例如顽主宋徽宗则喜欢瞎搞搞,就会用“朕绍膺骏命”或“朕膺昊天之眷命”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