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中国写春联的习俗历史悠久 明清皇帝都爱

时间:2017-02-07编辑:梓岚

春联表达了古人美好的愿望,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每逢春节的时候,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每家每户都会选择一副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添喜庆。从古至今,贴春联都是百姓最欢喜的一件事,在春节来临之前,家家户户都会开始贴上红色的春联,希望来年顺顺利利。

最早的时候,春联是被称作桃符。根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的时候,就有了这种习俗。古代许多文人墨客也大多都写过诗句于楹联之上。王安石的诗句:总把新桃换旧符,也可以看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两宋时期,楹联开始不限于之写在桃符之上,他们渐渐开始将其写在楹柱上。所以也被称作楹联。每年除夕,街上随处可见楹联的影子。明王朝的时候,有一年除夕,明太祖下旨,公卿士庶家门前都必须贴加一副楹联,好让自己出行的时候观赏。不仅如此,他还曾经亲自提笔,为一些学士赠写楹联。帝王对楹联的重视,也让其成为了现今仍然盛行的风尚。

明初的时候,太祖甚是喜爱热闹的场面,也喜欢当时的大户人家除夕时候贴的楹联,所以就想将其推广。有一年的除夕他要求每户人家都要在自己的门前贴上楹联迎接新年。大年初一一清早,他就出宫去街上巡视,并且挨家挨户的观赏他们写上的楹联。

当看见合自己心意的楹联时,就会大加赞赏。但是他偶然间发现,有一家居然没有将自己的旨意放在眼里,门上居然没有贴。于是心里很不开心,问过原因后才知道,这户人家是杀猪的,每到过年的时候就特别忙碌,所以还没有来得及请人写。

于是太祖就让人拿来了笔墨纸砚,亲自为这家人写了一副: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之后又继续浏览别家的楹联。在返回皇宫的途中,他又经过这个地方,发现每家人还没有将他写的楹联贴上,于是就问其原因。

这家主人急忙说道:那是太祖亲自书写的楹联,我们将它挂在了中堂之上,每日都要焚香来供奉。太祖听了此话之后心情大好,于是就命令随行的手下赏赐这家人三十两白银。从这段史记也可以知道,之所以现在楹联这么流行的原因,也是得益于明太祖用颁发谕旨等方法。

明太祖对楹联甚是喜爱,他的孙子朱允文在这个方面也十分优秀,写得一副好联。当时每到除夕,朱允文都会写上几幅对联,用来贴在皇宫之中。

公元一四零二年,当时的建文皇帝也就是朱允文被自己的叔叔篡位,逃到了别处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两年后的腊月,他到了靖州,因为下雪的缘故,地上泥泞难行,当他到达此处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百姓都进入了梦乡,只剩三清殿还有木鱼的敲打声。于是他便去了此处投宿。殿中有一位老道士,字写得特别好,并且每年都要去为百姓写对联。

当时他到殿中的时候,发现这位老道士坐在油灯前,面色憔悴,写字的时候笔都几乎拿不稳,并且还要站立,十分吃力。于是他就对老道士表示自己愿意帮助他写对联,并且当场提笔就写了一副,当作品一完成,老道士一看就十分喜爱,当场便将他收为弟子,出家修行。

这个时候春节已经快要来临了,前来请求楹联的人一个接一个。于是他就根据这些百姓不同的家境,写下不同的楹联。字字精妙,众人都十分满意。

清王朝的乾隆爷也十分喜爱写楹联。有一年的除夕,他突然兴致大发,脱下龙袍穿上了便服就和几个随从从王宫出去,到了大街上去看老百姓如何迎新年。当他知道有一户人家没有找到人为自己写楹联的时候,于是亲自提笔为其写了一副。这户人家因为皇帝亲自自己写了一副楹联而十分开心,一宿未眠。

据史料记载,现存的第一副楹联是五代十国后蜀帝王孟旭所写。他是后蜀的最后一任皇帝,当了三十年的皇帝后,亡国的孟旭带着夫人投降宋太祖,投降之前还写了一副楹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大概意思就是表达了自己想要一直过幸福生活的想法。

命运弄人,这话不假,有时出发点的美好的,然而细微的偏差,就改变了事情的样貌。对于孟昶而言,他不过是想要一副好的对联,可命运偏偏为他做了一口棺材。

一语成谶,用来形容孟昶十分合适。

这幅对联的上联是:新年纳余庆。

后蜀灭亡时,宋太祖派了一个临时长官,他的名字就叫吕余庆。孟昶是在春天迎来了吕余庆。

这对联还有下联:佳节号长春。据《宋史·本纪第一》记载:“己未,宰相表请以二月十六日为长春节。”

孟昶定这一天为长春节,他可真会选日子,这个日子就是赵匡胤的生日。

这幅对联意味着什么,似乎不需要多说了。

孟旭把将自己灭国的帝王的生辰作为自己的节日,其中玄妙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