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是谁说的什么意思

时间:2018-09-04编辑:梓岚

许行,与孟子同时,战国时期楚国人,为诸子百家之一的农家代表人物。他依托远古神农氏“教民而耕”之言,主张“种粟而后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贤君要身体力行,为民办事。许行的主要言行记述于《孟子·滕文公》等著作中。

据《孟子·滕文公上》载,孟子在滕国时,许行偕弟子数十人亦自楚至滕。他与孟子不同,不求高官厚禄,只要求滕文公给一块土地,从事耕种。滕文公允诺,许行便与其弟子数十人,穿着麻布衣服,靠打草鞋、编席子为生。儒家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陈辛自宋来到滕,“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可见许行倡导的农家学说,在当时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其徒众多,连儒家门徒也弃儒而改拜许行为师。

在许行看来,像滕君那样“仓禀府库”“厉民而自养”,靠残酷剥削的手段压榨人民,养肥自己,这样的国君就算不上“贤君”,是人民所反对的。这是一种朴素的原始农业思想,保存了远古神农氏学说的精神,故许行号称为“有为神农之言者”。西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农家思想成为非主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