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吕剧发展历史简介吕剧的发源地究竟在哪?

时间:2018-12-03编辑:文二

吕剧简介:吕剧名称的由来是什么?吕剧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吕剧有什么特点?吕剧的发源地究竟在哪?本文马上为你介绍:

吕剧简介

吕剧又称化装扬琴、琴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八大戏曲剧种之一,山东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大部和江苏、安徽、东北三省的部分地区,起源于山东以北黄河三角洲,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其音乐属于板腔体,兼唱曲牌,主要伴奏乐器是坠琴(主弦)、扬琴、三弦、琵琶,称“吕剧四大件”。它以淳朴生动的语言,优美悦耳的唱腔,丰富多彩的音乐语汇而深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吕剧发展历史简介吕剧的发源地究竟在哪?

1900年前后,吕剧被搬上舞台;1917年以后,吕剧班社进入济南、大连等城市演出;1951年,第一个吕剧专业院团济南市鲁声琴剧团(济南市吕剧院)成立;1953年,第一个省级院团山东省吕剧团(山东省吕剧院)成立,这一时期出现了闻名全国的郎咸芬、林建华、李岱江等艺术家,以及《姊妹易嫁》《逼婚记》《李二嫂改嫁》等著名剧目。

鼎盛时期,全国有近百个专业吕剧院团,影响波及山东、江苏、安徽、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等省市。滨州市吕艺镇被文化部评为“中国吕剧艺术之乡”。

吕剧名称的由来

建国之后,省文联副主席陶钝建议定名为“鲁剧”,王统照先生不同意。后经研究,定为吕剧。吕剧名称的由来,流传着很多的说法,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1900年前后,老艺人时殿元,曾以纸糊毛驴,化装演唱《王小赶脚》,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人们便把它称为驴戏,由于这个称号欠雅,经一些文人的推敲音译成了“吕戏”。

1917年,吕剧进了济南府,演出的主要剧目是《吕洞宾打药》,当地群众不明白这个剧种的来源,只听说叫“驴戏”,又由于主要剧目是“吕”字打头,观众就把它称为吕戏。

吕剧的“吕”字,原是二十五户为一闾的“闾”字。意思是街坊邻里戏、家乡戏。以后在辗转、流传中,把“闾”简化为“吕”。

过去说琴书,大多是两口子或一家人搭档,演唱的内容又多系反映男女爱情的。两口为“吕”,因而就叫吕戏。

根据博兴县老艺人的说法,吕戏原来称为捋戏。此说有二:一是由于演唱时主要伴奏乐器是坠琴,按奏坠琴的手指是上下捋动,故名为捋戏;又因中国音乐十二律中的音律有六种,总称“六吕”,因而将“捋戏”改称为“吕戏”。另一种传说是,当年为这种戏起名时,老艺人孙中新说,这种戏演唱时顺藤摸瓜,捋着蔓子捋到底,就叫捋戏吧。

吕剧的发展历史

一、最初起源

山东琴书这种唱、说和表演浑然一体的民间曲艺演唱形式,是山东琴书由说唱艺术形式发展成为戏曲艺术的基础条件。据《黄河志》记载,在1884年以前,黄河入海口处的广饶(当时为乐安县)北部和利津东部并无防洪大堤,每到洪水季节,黄河常常泛滥成灾,这一带的穷苦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以逃荒要饭谋生。于是,以演唱当时民间流行“小曲”形式进行乞讨的难民逐渐增多。以“唱曲”讨饭遂成为有些人养家糊口的主要手段,活动区域也不断扩大。

光绪初年,乐安(现广饶县)北部一带的农民,为躲避灾荒,常随身携带坠琴、节子板等乐器,外出卖艺求生。开始以唱琴书小段为主,或顺口编些有趣的故事,边耍边唱。后来,他们不断吸收戏曲唱腔和民间小调来丰富自己的表演内容和形式。

如东寨村的张兰田、张志田兄弟俩,就曾去安徽风阳拜师学艺。当地流行的凤阳歌对琴书的表演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艺人们在长期的演唱实践中,不断追求新的艺术形式。一些擅长唱工的艺人,在长期的表演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唱腔特点。擅长人物表演的艺人,则致力于创造新的表现形式来吸引观众。

二、初步发展

在常年的流动演出中,化妆扬琴艺人经常和京剧、五音戏、河北梆子等剧种的班社在同一集镇演出,甚至出现“两合水”、“三合水”(两个或三个不同剧种同台演出)的情况。这种演出方式对促进化妆扬琴在剧目、表演、唱腔、舞台装扮、音乐等方面与其他剧种的借鉴融合和创新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其逐渐从简单的化装演出发展成为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

吕剧发展历史简介吕剧的发源地究竟在哪?

演出的剧目也从“对子戏”、“三小戏”扩大到本戏和连台本戏;演出的场所也由盘凳子到进入茶园、剧场。1917年(民国六年),由广饶县化妆扬琴艺人张凤辉等人组成的车里班首先进入济南市演出。此后,不少剧班也纷纷进入济南城表演。有的班社还经常到烟台、青岛演出,进一步扩大了该戏的影响。当时较有影响的班子有黄家班、父子班、同乐班、庆和班、共和班等。

抗日战争爆发后,该剧种陷入困境。原在济南城演出的剧团也因演出每况愈下,导致班社萎缩,艺人生活难以为继。多数艺人返回家乡,剩下的艺人凑成一个“义和班”维持演出,勉强度日。抗战胜利后,演出状况并未好转,反而愈加萧条。“义和班”也于1946年末解散,艺人被迫改行,另寻出路。

三、高度繁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化妆扬琴剧种获得了新生。从1950年起,山东省文联地方戏曲研究室组织对本省地方戏曲艺术进行了发掘、整理、试验、推广,并以化妆扬琴作为改革的重点,选择《小姑贤》为实验剧目。

在学习传统剧目的基础上,又将现代题材的小说《李二嫂改嫁》改编演出。这期间,由义和班改组成的济南化妆扬琴剧团也编演了《张大有被骗》、《王秀鸾》等戏,打开了吕剧现代戏的大门。这些改编剧目的上演使化妆扬琴的影响日益扩大,并涌现出郎咸芬、林建华、王俊英等一批著名演员。

1953年山东省吕剧团成立后,继续进行剧目的改革创新工作,先后整理加工了《姊妹易嫁》《逼婚记》等传统剧目,编演了《光明大道》等现代戏。1954年,在华东区戏剧观摩会演上,《李二嫂改嫁》、《光明大道》、《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分别获奖。《李二嫂改嫁》和《借年》于1957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黑白影片;《两垅地》于1965年由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摄制成黑白影片。

四、重获新生

“文化大革命”期间,吕剧被禁演。1976年以后,吕剧复兴。《半边天》于1976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影片;《逼婚记》于1979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影片;《张王李赵》于1982年获全国剧本奖。

之后,全国各地剧团纷纷开始演出传统剧目、排演新剧目、培养青年演员,八大戏曲种类之一的吕剧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各剧院先后推出了《画龙点睛》、《林娘》、《庄户皇帝》、《醉青天》、《山高水长》、《军嫂》、《石龙湾》、《苦菜花》、《书记大姐》、《大地军魂》、《补天》、《勿忘在莒》等优秀剧目。

吕剧的特点

一、优美朴实

吕剧音乐是在从山东传统民间俗曲演变而来的“坐腔扬琴”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成。其最为突出的特点是: 既是“戏曲”又是“曲艺” 。其唱腔以板腔体为主,兼唱曲牌。曲调简单朴实、优美动听、灵活顺口、易学易唱。基本板式有“四平”、“二板”(包括“垛子板”和“流水”)、“娃娃”三种。

吕剧的伴奏乐器分文场和武场。文场主要乐器是坠琴、扬琴,其次为二胡、三弦、琵琶、笛子、唢呐等,可视剧情酌情增减。新中国成立后又增加了一些西洋管弦乐器。伴奏多采用“学舌”(对位)形式。如二板伴奏模仿唱腔一句,四平伴奏模仿唱腔的下半句或尾腔。武场伴奏乐器主要有皮鼓、板、大锣、小锣、大铙钹、堂鼓、打鼓等。锣鼓经均自京剧等剧种吸收。

二、自然流畅

吕剧的演唱方法,男女腔均用真声为主,个别高音之处则采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处理,听起来自然流畅。吕剧的唱腔讲究以字设腔,以情带声,吐字清晰、口语自然。润腔时常用滑音、颤音、装饰音,与主要伴奏乐器坠琴的柔音、颤音、打音、泛音相结合,以及上下倒把所自然带出的过渡音、装饰音浑然一体,使整个唱腔优美顺畅。

吕剧发展历史简介吕剧的发源地究竟在哪?

三、贴近群众

吕剧使用的语言属北方语系的济南官话。其重字规律和读音咬字方法都与普通话多有近似之处。吕剧传统剧目的舞台道白,是以济南官话为标准的基础上偏重于上韵;而现代戏的道白则直接使用济南官话,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表演中,吕剧善于运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群众语言作为剧词,并以此来塑造人物形象。

吕剧的发源地究竟在哪?

吕剧由山东最主要的曲艺形式——山东琴书发展而来,最能代表山东风格,这已经在学界达成了广泛共识。不过,吕剧作为戏剧形式,最早发源于哪里,却有着不同的说法。

一、博兴说

约在1880年(清光绪六年)左右,孙中新便和刘峦峰等唱曲艺人合伙,把带有故事情节的曲子,如《后娘打孩子》《审青杨》等,按故事中的人物分扮角色,仿照戏剧的样子化妆演出,当时群众称这种艺术形式为“唱小戏”,主要伴奏乐器是四根弦。后来在伴奏方面,又增加了扬琴和坠琴,唱腔由“秧光腔”改为“坐腔扬琴”,很快又发展到“上装扬琴”。

2007年,博兴县吕艺镇被文化部授予“中国吕剧艺术之乡”荣誉称号。

二、广饶说

约1900年,乐安县北部(现已划归东营区)时殿元和崔心悦、谭明伦等人从京剧、五音戏的表演中受到启发,第一次将琴书中的《王小赶脚》改为化妆演出,当地群众称之为”驴戏“,而演员自称为”化妆扬琴“。当时的主要伴奏乐器是扬琴和坠琴,主要曲调是”凤阳歌“,后来发展成了”四平“这一板式,又增添了”二板“等。

2008年,东营区牛庄镇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吕剧)之乡“荣誉称号。

三、胶东说

关于吕剧的起源,还有一种说法,即胶东说。约在1894年,胶东琴书艺人翁老明在登州府(今蓬莱)内将《三打四劝》中的《苏保送妹》一折举行了“化妆跑圆场”的公开演出,群众称为“胶东蹦蹦戏”。“化妆扬琴”在济南被定名为“吕剧”之后,蹦蹦戏随之更名,老艺人组建了蓬莱建国剧团吕剧队、莱阳专区吕剧团(今烟台市吕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