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吉剧发展历史简介吉剧有哪些经典剧目?

时间:2018-12-05编辑:文二

吉剧简介:吉剧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吉剧有哪些经典剧目?吉剧有哪些成就?本文马上为你介绍:

吉剧简介

吉剧是吉林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吉林省各地以及辽宁、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些地区。它是在建国后在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剧种,因其诞生于吉林省的省会长春而得名。

1958年,周恩来提出东北应发展自己的戏曲剧种,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1959年初,吉林省在东北二人转曲艺形式的基础上创建了吉剧。

随后建立了吉林省吉剧团,进行新剧种的实验工作,提出“不离基地,采撷众华,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方针。

从1959年至今,成为省内外群众喜爱的剧种,现已发展到15个吉剧团。吉剧共创作改编和排练演出了近二百个大、中、小剧目,吉剧的代表性剧目有《蓝河怨》、《桃李梅》、《包公赔情》、《燕青卖线》、《搬窑》以及《江姐》、《雨夜送粮》等。其中《包公赔情》、《燕青卖线》和《桃李梅》,于1980年先后摄制成影片。

吉剧发展历史简介吉剧有哪些经典剧目?

吉剧的发展历史

二人转是东北地区流行的传统艺术形式,已有将近二百年历史。基本形式可以分为二人表演的二人转、一人表演的单出头和三人以上表演的拉场戏三支。表演上有唱、说、扮(做)、舞四功,

以及手绢、扇子、大板、玉子板等绝技。有唱腔曲牌三百多个和传统剧(曲)目三百多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二人转艺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拉场戏的剧目日益增多。至1958年,已经出现了《高玉宝》、《表兄弟》等表现现代生活的大型拉场戏,艺术上也展示出向大型戏曲剧种发展的趋势。长春市戏曲工作才在此基础上创造了新剧种--春歌戏,编演了实验剧《绣天堂》。

1958年10月,在东北三省协作区第四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要繁荣发展东北的文化,丰富创造自己的地方剧种”,有关部门根据指示,决定将二人转发展为一个新的地方大戏剧种。当时,成立了由音乐和文学创作干部组成的“新剧种实验小组”,并聘请了著名的二人转老艺人担任顾问,着手将二人转传统剧目《蓝桥》改编为《蓝河怨》。

在成功地将二人转传统剧目《蓝河怨》作为新剧种的第一个实验剧目后,开始解决小生、小旦、彩旦、小丑等行当和戏曲化、板式化、行当化等问题。1959年1月21日演出了第二个实验剧目《桃李梅》,又获得成功。

与此同时,还成立了吉林省新剧种实验剧团,通过在长春、白城、通化等地演出上述两出剧目,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2月2日,吉林省人民委员会将新剧种命名为吉剧,改新剧种实验剧团为吉林省吉剧团。为了使吉剧得到更广泛地发展和普及,在1960年上半年同时成立了白城专区吉剧团、通化专区吉剧团和吉林市吉剧团(后改为永吉县吉剧团),与省吉剧团共同承担吉剧的建设任务。

在此基础上,1960年,剧团又编创排演了《包公赔情》、《搬窖》、《燕青卖线》(见图吉剧-6)、《雨夜送粮》等众多剧种。剧团通过实践,逐渐丰富了吉剧的音乐唱腔,增添了行当,提高了表演的专业水平,使剧种能初步具有雏型。同年,正式成立了吉林省吉剧团。

1961年,吉林省委召集部分戏曲工作者,讨论吉剧的发展问题,在总结几年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不离基地,采撷从华,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十六字指导方针。此后,吉剧的发展一方面通过深入学习二人转等东北传统的民间艺术,同时又采取了“请进来,派出去,雁过拔翎”的办法,邀请各地的戏曲专家到吉林来指导,并派演员、创作人员到北京、四川、山西、山东、河北、上海、天津等地学习。

1963年至1965年,剧团侧重现代戏的实验。经过几了年的努力,吉剧剧种已经初具规模。“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强调学习“样板戏”,使剧种建设难以按着原有方针健康发展。十年间除省吉剧团之外,各市、县吉剧团都改为文工团,不再进行统一的吉剧建设。

1966年后,实验工作中断,于1976年前后才重新恢复演出,粉碎“四人帮”以后,吉剧建设得到全面恢复,并有了新的发展。剧团又先后编演了《春回大地》、《买菜卖菜》、《婚礼上的眼泪》、《情法之间》、《两只烤鸭》、《包公赶驴》等现代戏和古装戏。专业的演出团体也由“文化大革命”前的四个,增加到十六个(其中吉林省十五个,内蒙古哲里木盟一个)。

吉林省戏曲学校增设了吉剧科,培养新的吉剧艺术人才。同时成立了吉林省地方戏曲研究室,对吉剧艺术的建设进行重点研究。七十年代未和八十年代初,吉剧原有的实验剧目重新公演。1978年文化部调吉林省吉剧团进京演出,《包公赔情》、《燕青卖线》、《搬窑》和《桃李梅》中“闺戏”一折,深受观众欢迎,得到首都观众和文化界的一致好评。

吉剧发展历史简介吉剧有哪些经典剧目?

1979年和1980年剧目《燕表卖线》、《包公赔情》、《桃李梅》先后由长春电影制版厂摄制成彩色影片后,吉剧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产生了全国性的影响。这期间省和各市、县吉剧团分别编演了一批新剧目,如现代戏《春回大地》、《黄连花》《会亲家》、《春雨红花》和古代戏《三放参姑娘》、《慧梅之死》、《孙猴上任》、《三请樊梨花》等。

吉剧的经典剧目

新中国成立后,省委为了繁荣吉林省的文艺,决定在二人转的基础上创建新剧种。1959年1月20日,省文化局成立了吉林新剧种编创组,抽调部分文艺工作者和二人转、评剧演员着手新剧种的创建。将二人转传统剧目《蓝河怨》作为新剧种的第一个实验剧目,并解决小生、小旦、彩旦、小丑等行当和戏曲化、板式化、行当化等唱腔问题。

同年9月7日,《蓝河怨》的实验演出获得成功,12日成立了吉林省新剧种实验剧团。1960年1月21日演出了第二个实验剧目《桃李梅》,又获得成功。 同年2月2日,省人民委员会将新剧种命名为吉剧,改新剧种实验剧团为吉林省吉剧团。

为了使吉剧得到发展和普及,在1960年上半年同时成立了白城专区吉剧团、通化专区吉剧团 和吉林市吉剧团(后改为永吉县吉剧团),与吉林省吉剧团共同承担吉剧的建设任务。

此后,省吉剧团编演了《搬窑》、《包公赔情》、《燕青卖线》、《雨夜送粮》等剧目,充实了老生、闺门旦、花旦、花脸、武丑等行当。省委总结吉剧创建以来的经验,概括出指导吉剧建设的明确方针:“不离基地,采撷众华,融合提炼,自成一家”。

1963年至1965年,侧重现代戏实验。全省几个吉剧团先后移植、编演了《夺印》、《会计姑娘》、《争儿记》、《夜袭山城》、《红石钟声》、《跃马扬鞭》和《江姐》等,受到观众欢迎。为了培养新的吉剧艺术人才,吉林省戏曲学校也增设了吉剧科。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吉剧原有的实验剧目重新公演。1978年10月至12月进北京演出,受到好评。此后,《桃李梅》全剧拍成电影,在全国有较大影响。这期间省和 各市、县吉剧团分别编演了一批新剧目。如现代戏《婚礼上的眼泪》、《情法之间》、《春 回大地》、《黄连花》和古代戏《包公赶驴》、《三放参姑娘》、《三请樊梨花》等。

1993 年,吉林省吉剧团新创吉剧《一夜皇妃》获文化部第四届文华新剧目奖;1996年吉林省吉剧团新创吉剧《关东雪》获文化部第七届文华新剧目奖;同年获中宣部第五届“五个一工程”奖。吉剧在20几年的剧种建设中,造就出一批艺术骨干。如编剧王肯;导演金玉霞、张奉生;编曲张先程、那炳晨;舞台美术工作者李书春、于恩庭;演员隋晶莹、邬莉、杨俊英、王青霞 、姜秀玉、刘中、刘丰、霍福庆、王桂芬等。

吉剧的成就

建国后,吉林省的戏剧工作获得了较大发展。1960年2月,吉林省吉剧团成立,吉林省从此结束了没有自己地方戏曲剧种的历史。与此同时省内农安县的黄龙戏和扶余县的满族新城戏也相继诞生。

1980年全省形成一支300余人组成的专业戏剧创作队伍,戏曲理论研究空前活跃。一大批著名的戏剧演员:刘中、王青霞(吉剧)、赵秉南、王玉蓉、梁小鸾、毛世来(京剧)、李岱、筱桂花、王曼苓(评剧)等,活跃在戏曲舞台上。

吉剧发展历史简介吉剧有哪些经典剧目?

吉林省吉剧团在过去的保留剧目《包公赔情》、《搬窑》、《燕青卖线》基础上,又相继调演了《买菜卖菜》、《包公赶驴》、《三放参姑娘》,这些剧目的排练,努力追求舞蹈性和说唱性,更贴近东北民间艺术形态,增强了剧种的个性。

这一时期,先后创作了新城戏:《红军女》、《绣花女》等。黄龙戏:《无是生非》、《风雪菱花》等。评剧:《奇冤义胆》、《徐九经升官记》等。吉林省创作的话剧《救救她》、评剧《月难圆》、京剧《火焰山》、吉剧《包公赶驴》、二人转《丰收桥》等一大批剧目在全国获奖,产生较大影响。

到1998年年底,吉林省已有艺术团体近70个,戏曲创作、评论机构4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