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07编辑:梓岚
乌镇古名乌墩、乌戍。乌镇处于河流冲积平原,沼多淤积土,故地脉隆起高于四旷,色深而肥沃,遂有乌墩之名。距乌镇9公里处有一村叫红墩,其镇志上说:“红墩在镇西,地脉坟起,厥土赤壤,村以是名。”又旁有一村名紫墩,就是因为多紫色石土的缘故。
乌镇历史渊源流长,根据镇东“谭家湾古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兽骨等的鉴定,该处属于马家浜文化类型,处于新石器时代。可见,六千多年前,乌镇的祖先繁衍、生息在这里。
春秋时期,乌镇是吴越边境,吴国在此驻兵以防备越国,“乌戍”就由此而来。唐之后,乌镇没有再称“乌戍”的史实。
秦时,乌镇属会稽郡,以车溪为界,西为乌墩,属乌程县,东为青墩,属由拳县,乌镇分而治之的局面由此开始。
唐时,乌镇隶属苏州府。唐咸通十三年(872)的《索靖明王庙碑》首次出现“乌镇”的称呼,这一时期的另一块碑《光福教寺碑》中则有“乌青镇”的称呼。
元丰初年(1078),已有分乌墩镇、青墩镇的记载,后为避光宗讳,改称乌镇、青镇。(南宋宋光宗登基,他的名字是个怪僻字,“惇”,念“敦”,于是天下念“惇”的字全不能用,自此之后乌墩就定称为乌镇。)1950年5月,乌、青两镇合并,称乌镇,属桐乡县,隶嘉兴,直到今天。
昭明求学
南朝梁武帝的儿子名萧统,就是昭明太子。
萧统刚生下时,右手紧捏拳头,不能伸直,东宫娘娘以及宫女都没法掰开,梁武帝为此十分担忧。有位大臣说:“皇上何不张榜招名医诊治呢?”梁武帝觉得有理,就张榜招贤:谁能掰开太子的手,太子就拜他为师。
沈约见了榜文,就揭榜前去一试。他捧起太子的手,轻轻一掰就分开了。梁武帝十分高兴,就赐封沈约为太子的老师,专门教太子读书。沈约是乌程人。他的先人墓就在乌镇河西十景塘附近。沈约每年清明总要返乡扫墓,并要求守墓几月,梁武帝怕儿子荒废学业,就命昭明太子跟随沈约到乌镇来读书。为此,就在乌镇造起一座书馆。
萧统来到乌镇,见桃红柳绿,鸟语花香,景色诱人,便终日游玩嬉戏。
沈约治学严谨,见太子不认真读书,便对他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年冬天,我回乌镇过年,轿子经过青镇一座庙,被庙前一群百姓挡住了去路,我吩咐停轿查询,原来庙里冻死一个十多岁的小叫花子。围观的百姓说,这小叫花子父母早亡,无依无靠,白天沿街乞讨,夜晚宿在庙堂。
但他人穷志不穷,讨来的钱,除了买吃的,余下的都用来买书,在佛殿琉璃灯下夜读。可是一夜西北风,竟夺去了他年幼的生命。我当时进庙一看,只是这小乞丐虽然面孔瘦削,却眉清目秀,他仰面躺在稻草堆里,身体已经冻僵,左手还拿着一本书。他是有志于学,至死还不忘读书呀……”
沈约说完此话,昭明太子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从此,昭明太子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了有名的文学家。
后来,沈约把主坟迁至京城,把他在乌镇的府第捐为白莲寺,萧统拾馆为寺,这就是后来的密印寺。明朝万历年间,驻乌镇同知全廷训,在白莲寺门前建了一个石坊,题为“六朝遗胜”。里人沈士茂题书“梁昭明太子同沈尚书读书处”。这石坊位于乌镇西栅景区内,至今保存完好,本地和临近百姓常携子女前来拜谒,教育孩子立志读书,成就栋梁之材。
乌将军与古银杏
乌镇市河西岸,有棵古老银杏树,树又高又大,要三人手拉手才能合抱,古朴苍劲,十里外就可望见树顶,古银杏从唐代传到现在,已有一千年的历史。
这棵银杏,与唐代一位英雄有关。唐宪宗元和年间,有个英勇的将军,姓乌名赞,人称乌将军。乌将军爱国爱民,武艺高强,英勇善战。唐代自安史之乱以后,中央实力渐弱,地方官吏飞扬跋扈,纷纷割据称王。
当时,浙江刺史李琦也要称霸,就举兵叛乱,致使这一带兵荒马乱,百姓无法生活。皇帝就命乌赞将军同副将军吴起,率兵讨伐,他们穷追猛打,直打得叛军望风而逃。当官兵追赶到乌镇的车溪河畔时,李琦突然挂出免死战牌,要求休战。
乌将军就地扎营,待机再战。谁知就在当天深夜,叛军却偷袭营地,乌将军奋起迎战。李琦向后退到车溪河边,从一座石桥上飞快逃过。乌将军越马上桥,被一阵乱箭把乌将军及他的青龙驹射死。原来李琦在桥堍下设下陷阱,暗害了乌将军。
吴起赶来,杀退了叛军,把乌将军埋葬在乌镇车溪河西,为他堆坟立碑。说也怪,就在当天夜里,人们看到乌将军在新坟上,射出点点闪光的红光,还传出阵阵的战马嘶鸣。第二天,坟上冒出一株绿叶银杏,很快就长成参天大树,奇怪的是这棵银杏从来不结果实。大家说,这银杏是乌将军化身。
由于平定了李琦的叛乱,百姓免遭战乱之苦。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热爱国家的将军,在乌镇建造了一座乌将军庙,并在庙中悬挂一块匾额,上面写着“大树属将军”五个字。乌将军也从此成为保佑当地百姓的地方神。
乌将军庙
关于“乌镇“镇名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但乌镇的老百姓更多的认同“乌镇”是为了纪念唐代的一位乌赞将军而名。
传说早在唐宪宗元和年间,乌镇有个英勇的将军,姓乌名赞,人称乌将军。乌将军爱国爱民,武艺高强,英勇善战。唐代自安史之乱以后,中央实力渐弱,地方官吏飞扬跋扈,纷纷割据称王。当时,浙江刺史李琦也要称霸,举兵叛乱,致使这一带兵荒马乱,百姓无法生活。唐宪宗就命乌赞将军同副将吴起,率兵讨伐。乌赞武艺高强,英勇善战,打得叛军节节败退,乌将军乘胜追击当官兵追赶到乌镇的车溪河畔时,李琦突然挂出免死战牌,要求休战,乌将军就原地扎营,待机再战。
当天深夜,叛军偷袭营地,乌将军匆忙迎战,李琦佯退至车溪河边,从一座石桥上飞快逃过,乌将军过桥时一阵乱箭飞来,把乌将军及他的青龙驹射死。原来是李琦在桥堍下设下陷阱,暗害了乌将军。吴起率兵赶到,杀退了叛军,把乌将军埋葬在乌镇车溪河西,为他堆坟立碑。当天夜里,人们看到乌将军的坟上冒出一株绿叶银杏,并很快就长成参天大树,这棵银杏从来不结果实。当地百姓说,这银杏就是乌将军的化身。
为纪念乌将军,当地百姓集资建造了乌将军庙,乌将军成了乌镇的地方保护神。将军庙占地3600平方米,分前后殿,两侧有耳房偏殿,园林假山。正殿正中供奉的就是家喻户晓的乌将军,身后是将军的书童,而两边则分别是火神和水神
修贞观古戏台
修真观在乌镇中市。北宋咸平元年(998年),道士张洞明在此结庐,修真得道,乃创建“修真观”。观成,有青鸾飞临,翔跃于修真观上空,镇人以为神奇,争来观看,一时间,修真观名气大增。自古以来,修真观与苏州玄妙观、濮院翔云观并称江南三大道观,地位极为崇高。
修真观戏台是道观的附属建筑,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与修真观一样屡遭毁损,但1919年的那次修缮后,便一直保持到今天。戏台占地204平方米,北隔观前街与修真观相对,南临东市河,东倚兴华桥。戏台为歇山式屋顶,飞檐翘角,庄重中透着秀逸。梁柱之间的雀替均为精致的木雕,艺术价值极高。台为两层,底层用砖石围砌,进出有边门和前门。边门通河埠,底层后部有小梯通楼台,亦可通过翻板门从河埠下到船里。楼台分前后两部分,后部是化妆室,雕花矮窗,宽敞明亮;前部是戏台,正对广场。
旧时戏台两边的台柱都有对联,这个戏台也有一副:“锣鼓一场,唤醒人间春梦;宫商两音,传来天上神仙。”正中上方悬一横额“以古为鉴”。昔日,正月初五的迎财神会、三月廿八迎东岳庙会、五月十五迎瘟元帅会等,都要在戏台演神戏,招待修真观中的诸神。平时,还演出一些“罚戏”。罚戏是乌镇传统的一种解决纠纷的方法,凡有人损害公益犯了众怒的话,当事人得出钱请戏班子在神前演戏,以示忏悔。
1937年,上海救亡二团来乌镇宣传抗日,在戏台演出了当时很著名的话报剧《放下你的鞭子》。
现在,戏台已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景象,每天早上8时起到晚上10时,都有演出,演的是桐乡花鼓戏(桐乡的地方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