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2-20编辑:梓岚
“大家戏称我为秀山的‘活地图’、‘活档案’,哪个地方的历史不懂,首先想到的就是来问我。”民俗研究专家刘济平谦逊地笑了。
这得益于他参与编撰的各种书籍。《秀山县志》《秀山文化志》《秀山民族志》《秀山溶溪镇志》……光是参编的书籍,就有37本之多,全是关于秀山民俗文化方面的内容。他更是潜心研究,著有《走进秀山土家》《秀山花灯大全》《秀山花灯教材》(与人合作)等书,在湖北《民族学院学报》、《长江师范学院学报》以及中央党校《求是先锋》等报刊杂志上发表20余篇民族民俗历史研究论文。
多年来,刘济平走遍了秀山的村村寨寨,多方查询资料,辛勤进行实地求证。
认识的人遇到民俗、历史方面的疑问,总是第一时间想到这位秀山的“活档案”,并向他请教;因为他去的地方多,对各处地理情况了如指掌,遇到不熟悉的地方,人们也喜欢向他咨询,于是又有了“活地图”之称。
称他为秀山的“活地图”、“活档案”,可谓是实至名归。
刘济平自幼聪颖,尤其在历史、地理方面天赋异禀,考试常常拿满分。由于从小父母双亡,是姐姐辛苦把他带大。家境贫寒的他一共只读了7年书——跳着级用4年时间上完了6年小学课程,后来进入初中苦学3年。
初中毕业后没能继续上学,离开学校后刘济平先后从事过木工、油漆工、泥水工、弹棉絮等工作。闲暇时,求知若渴的他抓住每一个学习机会,认真用双眼双耳去记录时代的变化及现状,并开始了民俗研究。
1978年,已经32岁的刘济平参加了高考。凭着天赋和努力,他的历史和地理均考了90多分。然而,严重偏科让他最终遗憾落榜。
是金子总会发光。这次考试后,他被聘为乡办中学代课教师,后来他又通过考试转为正式教师。不久,刘济平被调到当时的清溪场镇龙凤区委做宣传干事,直到退休。
正是宣传干事这份工作,把他的爱好衔接了起来,正式开启他民俗研究之门。
“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本身就对历史地理非常感兴趣,又做了多年宣传工作,退休后还是热衷于把秀山宣传出去,就发挥余热,开始长期从事秀山史志研究。”
要把民俗学家誉为地理和历史“盲肠”的秀山宣传出去,只有把秀山的民俗研究清楚,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要研究民俗只能从文字、语言、服饰、习俗四个方面入手,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现在最能体现一个地方文化的只有民俗了。”
有了原动力的刘济平更是博览群书,仅买回家中的藏书就达3000余册,大都是各类历史、民族习俗研究、文化研究。 “睡前必须看一看书,不然睡不着。”
记忆力异于常人的刘济平,熟读各类书籍资料后,还用双脚去丈量秀山,印证书中所述,“毕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嘛。”
凭着“学者的良心”,对学术要求的严谨,民间走访、田野调查……但凡秀山哪里有古墓葬、古建筑,他都如数家珍。可以说,2001年退休后,刘济平不是在伏桌著书,就是在去调查走访的路上。
“秀山的‘早斋节’,这个节日在其他地方是没有的。传说我们吃的五谷杂粮是早斋菩萨一粒一粒粘贴到植物上去的,为了感谢她,人们就在十月初一这天,到十字路口去敬拜。因为早斋菩萨是女性,天亮时露水把她的衣服都打湿后,她就脱掉衣服走路,所以去拜早斋菩萨只能由女性去,而且要在十月初一(农历)天亮前完成。”这是刘济平走遍武陵山区,通过酉阳、铜仁、恩施、湘西等地的比较,总结出的秀山特有民俗,“还有一个‘报菜节’,顾名思义就是为了报答菜的恩情,过了四月初八(农历)菜的生日后才进菜园子摘菜。这个习俗主要在里仁镇方向流传,也是一个秀山独有的习俗。”说起民俗,刘济平总是眉飞色舞,滔滔不绝。
辛勤付出总有收获,刘济平的博学多才被多家单位看中,争相聘请他编撰书籍,于是有了前面提到的各种“志”。这些累累硕果让刘济平广为人知,他多次被邀到大学去做学术交流,遇上需要讲解历史的活动,他更是被列为嘉宾。
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刘济平通过多年研究累积的名气,成功参与到秀山的多项建设工作中,在花灯广场、武陵广场、西街和部分秀山旅游景点打造中都融入了他的民俗文化内容,传承了民风民俗。
“我是退休后才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民俗研究中去的,现在也算小有成就,民俗文化虽然很多已经消失,但现在起开始重视、保护硕果仅存的精华,也不算太晚。”
现在,已年满70岁的刘济平正在专攻手边的《秀山故事》和《秀山土司研初探》,“我在有生之年,一定尽力把秀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挖一下。如果我们这代人再不过问,好多民俗将有可能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