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8-30编辑:梓岚
古时候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人渐渐地感到不便和吃力,人们还发现这也是对文义往往产生误解的原因之一,于是到汉朝发明了“句读”符号。语意完整的一小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顿的更小段落为“读”。
宋朝使用“。”“,”来表示句读。元明刻本小说多在句子的末了加圈,也有一律用“、”或用“。”的。有些戏曲和启蒙读物也采取这种方法。此外,明刻本小说还增添了人名号和地名号,前者是在人名右边加一条直线,后者是在地名右边加两条直线。
上述这些就是中国最早的标点符号。“标点”两个字,始见于宋朝。《宋史·何基传》:“凡所读,无不加标点,义显意明,有不待论说而自见者。”这里的“标点”,指的是阅读古书时添加的句读符号,即所谓旧式标点。新式标点是模仿西方的书写习惯而借用的,在清代末年才开始使用。翻译家严复的《英文汉诂》(1904年)是最早应用外国标点于汉语的著述。
上一篇:汉字什么时候横着写了
下一篇:“春秋三传”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