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孝庄皇太后:多尔衮纳妃与太后下嫁

时间:2017-08-04编辑:历史狂流

清初的孝庄皇太后,帮助顺治、康熙两位皇帝治理朝政,是一个深明大义、有远见卓识、对清王朝颇有贡献的皇太后。

孝庄皇太后,姓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蒙古贝勒寨桑女,在清太宗皇太极还是贝勒时就嫁给他为妃。皇太极即位后,崇德元年被封为永福宫庄妃。崇德三年,生了福临,即后来的顺治帝。

崇德八年,皇太极病死于盛京。福临即位,博尔济吉特氏被封为皇太后。

顺治元年五月,满族人主中原,定都北京。同年九月,孝庄携顺治帝及大批文武官员从盛京(今沈阳)迁到北京,住进了紫禁城。当时,清廷内部各项制度不完备, 皇帝年纪幼小,主持后宫的责任便落到了孝庄身上。

顺治十七年,由于宠妃董鄂氏病故,顺治帝痛不欲生,哭闹着要放弃皇权,到五台山出家为僧。孝庄极力规劝,顺治帝终于没有出家。此后顺治帝精神一蹶不振,半年后就因病致死。

康熙帝玄烨继位后,尊孝庄为太皇太后。康熙帝登极时只有八岁,十岁时生母又死去。孝庄将他收养在慈宁 宫。康熙帝自己也说:“全赖圣祖母太皇太后鞠养教诲以至成立”,因此祖孙二人的感情特别深厚。玄烨即位时,顺治帝曾遗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 鳌拜、遏必隆同苏克萨哈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索尼对鳌、苏之间的矛盾则采取冋避、不介入的态度。孝庄很担心辅臣之间的矛盾激化,酿成大乱。于是不待康熙帝亲政,在他还只有十二岁时,孝庄就让玄烨迎纳索尼的孙女赫舍氏为皇后,以此笼络索尼,使之一心一意辅佐皇帝。

玄烨十四岁时,已到了亲政的年龄,以索尼为首的一 些大臣连续上疏,要求皇帝亲政,然而奏折却都被专权的鳌拜扣住,“留中不发”。又是孝庄凭着她太皇太后的权威地位,出面干涉,玄烨才得以亲政。此后,在解决康熙与 鳌拜的冲突以及康熙设计擒除鳌拜的过程中,索尼一家起了重要作用。这正是孝庄深谋远虑、决策正确的结果。

康熙十三年,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藩叛乱。康熙不顾绝大多数大臣的反对,毅然决定发兵平叛。那时国 家财政困难,经费支绌,孝庄为了表示对皇孙的关心和支 持,拿出体己银两锻帛,犒赏出征将士。

关于孝庄,还有所谓“太后下嫁”的传说,说她在清入 关后下嫁给顺治帝的叔叔多尔衮亲王。

睿亲王多尔衮在清入主中原的战争中功勋卓著,顺治 初年尊为“皇叔父摄政王”,后又被称为“皇父摄政王”,成 了朝中说一不二的显赫人物。当时明朝遗臣张煌言做了十首《建夷宫词》,后人因词论事,从而便有了“太后下嫁摄 政王”之说。加以孝庄死后又不拊太宗皇太极之昭陵,于是这种说法就愈加流行。至今史学界对孝庄皇太后是否下嫁给摄政王多尔衮问题仍有争论。

著名历史学家孟森先生在所著《太后下嫁考实》一文 中,曾否定太后下嫁说,认为“太后下嫁说”的直接根据只有张煌言诗,但在现存的淸代官书、档案中,没有任何记载,而张煌言对清王朝是怀有敌意的,且“诗之为物,尤 可以兴到挥洒,不负传信之责因此,不能据此孤证为论定也。

笔者查阅了张煌言十首《建夷宫词》,其中一首原文为:

匕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

舂官昨进新仪注,大礼躬逢太后婚。

“慈宁宮里烂盈门”之句,是说太后结婚时慈宁宫内外 张灯结采,喜气洋洋。事实是,据《清实录》载,孝庄是在顺治十年慈宁宫修葺之后才搬进去的。所以大办婚 事,“慈宁宫里烂盈门”,必得在顺治十年之后,但多尔衮已于顺治七年十二月病死。可见“太后下嫁”之说不可信。

张煌言诗之不可信,还可从《建夷宫词》中的另外一 首中找到佐证:

掖庭犹说册阏氏,妙选孀闺作母仪。

椒寝梦回云雨散,错将虾子作龙儿。

这首诗是说清初某皇帝曾经娶了一个怀有遗腹子的孀妇为皇后。揣度作者本意,或者仍是影射孝庄太后下嫁这 件事,或者是说清代某个皇帝娶孀妇的事。但无论从哪方 面说,这首诗所描写的事情都属子虚乌有。孝庄一生仅生 过一个儿子——顺治帝福临,那还是崇德三年皇太极健在之时。所以即使她后来下嫁,也不可能出现“错将虾子作 龙儿”的事情。此后,直到张煌言被清政府所杀的康熙三 年,淸朝还从未发生过皇帝娶孀妇为后之事。可见,张煌 言的诗确是“兴到挥洒,不负传信之责”,根本没有史实根据。

据《清实录》载,顺治七年正月多尔衮娶肃亲王豪格 之福晋博尔济锦氏。豪格是顺治帝的大哥,因与多尔衮有 矛盾,被多尔衮强加罪名致死。玛时多尔衮是炙手可热的 皇父,迎娶亲王的福晋为妃,是免不了兴师动众操办的。又据《清列朝后妃传稿》载,《建夷宫词》正是写于顺治七年,诗中所记,看来与多尔衮纳博尔济锦氏有关。

依据这些事实,是否可作一假设:南明大臣张煌言出 于对清朝的势不两立和对多尔衮的痛恨,在多尔衮纳妃问 题上大作反清文章,编造出了“太后下嫁”的故事。至于诗中涉及的“慈宁宫” 则可能是借明朝旧制讽今。 


下一节:康熙后妃:历经三朝的四对亲姐妹

返回上一级>>>清代后妃:红墙绿瓦内的逸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