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8编辑:文二
《木兰辞》可谓是家喻户晓,说的是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花木兰家虽是军人世家,但经历了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出现了短暂的和平时期,花木兰的父亲得以回家养老。
随着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断侵扰,北魏又开始广泛征兵,为此规定每家必须有一位男丁入伍,此时花父年迈,花木兰弟弟又年幼,花木兰毅然决然选择替父从军。
花木兰从军有一个优势,因为花父从小就把她当男孩养,还教她习武,花木兰本身对舞刀弄枪的事就感兴趣,还喜欢研读兵书,恰逢能尽孝道,花父也只能从之。
那么问题来了,花木兰从军是以男子的身份,而且《木兰辞》中说花木兰从军12年,在军营中竟没人发现她的真实身份,这就值得我们去思考。
考证这一问题,我们只能从《木兰辞》本身出发,因为史料对于花木兰的记载少之又少,那么我们就来仔细读读《木兰辞》。
对于花木兰来说,刚入军营一定会选择有利于隐瞒身份的兵种,从“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这一句,我们可以推断花木兰是通讯兵,单兵作战、独来独往,这就很容易隐瞒身份。
其次,花木兰有一定的军事才能,《木兰辞》中说皇帝接见她“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见她在战场上功劳之大,此前她肯定已经升职,也就不用再和士兵们睡在一起。
再有,《木兰辞》的历史背景是北魏时期,专家推断花木兰本名应为“穆兰”,是北方的鲜卑族,他们女性的身材魁梧,和男性相差不大,因此很难从身材区分性别。
还有人说,可能花木兰的女性身份早就被发现了,只是她的战友们没有说出来,其实这只是一种玩笑,试想一下,军营中这么轰动性的消息,怎么可能做到只有花木兰自己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