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1-17编辑:梓岚
“元祐党事件”与烈系播迁
作为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宋王朝和大地主、大商人相互依存又相互冲突。大地主、大商人通过种种途径,掠夺宋王朝的各种赋税和专卖等部分收入,庞大的国家机器和皇宫的挥霍奢侈,又使宋王朝的消费急剧增加,而陷入难于摆脱的财政危机之中,更使宋王朝“兵虚财匮” ,难以维持它的腐朽统治。面对喜新厌旧这种形势,是继续推行因循苟且的政治路线,还是作出某些改革,从公元1069年开始,在宋朝内部,以宋神宗、王安石为代表的改革派与高太后、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开展了长达30多年的长期而尖锐的斗争。
改革派通过变法,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就。并且发生了广泛的影响,但是,他们作为地主阶级的国家的代表,仍然把防止和镇压农民的反抗作为他们变法的目的之一,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相对立,变法就难免遭到失败的命运。北宋哲宗元祐年间(公元1086—1094年)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党争。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宋神宗死,宋哲宗继位,高太后听政,任用司马光为相,尽废王安石的新法,排除新党,然而旧党中以程颐为首的洛党,苏轼为首的蜀党和刘挚为首的朔党彼此相争不休。这一党争直到元祐八年宋哲宗亲政重行新法以后才停止。但到公元1102年宋徽宗改元“崇宁” ,起用蔡京为相以后,所谓的“元祐党”成为打击和整肃的对象。蔡京执政,定司马光、文彦博、苏轼、范祖禹、曾布等120人为“元祐党” ,由徽宗书写刻石,称党入碑,立于朝廷端礼门,已死者削官,生者流窜。又将元祐末年向太后执政时主张维持新法和复旧的臣僚,分为正类和邪类,每类又分上、中、下叁等,归入邪类的就达500多人,全部降职。变法派和保守派同归于尽。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本为圣明除弊政,敢将衰朽惜残年!”这是唐代诗人韩愈给他侄儿韩湘一首七律诗的前四句,讲的是在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他朝廷上了一份《谏佛骨表》的奏折,触怒了唐宪宗,由京官贬到潮州的悲惨遭遇。与钟姓烈系的命运极相似。据《钟氏族谱》记载: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推行新法,当时身为御史的钟友文兄弟,上表反对王安石变法,震怒了“龙颜” ,遭宋神宗贬斥,兄弟相继“去官归田” 。宋徽宗上台以后,支持蔡京、童贯等人围剿“元祐党” ,钟友文兄弟以及他们的子孙劫运难逃,遭受株连,全部落难。他们纷纷往处播迁,甚至走向海外,走向世界。播迁的程度远远超过唐代大历年间的“迁坟事件” 。根据谱牒记载,友文长子毅及其裔孙迁福建武平象洞、岩前、泉水塘,上杭的古坟、丘辉、荷山里、刘坑塘、陈坑等处。友文次子密及其裔孙迁武平、上杭、广东蕉岭、江西兴国等处,有一部分流向台湾和四川。友武长子刚及其裔孙迁往苏州,赣州、安远等处。友武次子理及裔孙迁往广东五华、塘湖等地及武平象洞、汀州、兴国、南康、丰顺、潮阳,一部分迁往四川和台湾。友勇长子裕及其裔孙迁往广东梅县雁洋、白渡等处。次子温及裔孙迁泉州、漳州等处。叁子柔迁广州尚书街,后迁新会、鹤山、上杭来苏等处。四子中及其裔孙迁武平、河坑等处。五子正及其裔孙迁广东蕉岭石屈都,后迁南雄珠玑巷和广西钟山县龙源头等处。友文的叔伯兄弟友盛的叁个儿子发、强、庄及其裔孙播迁潮州、潮安、梅县、洋蛟湖、上九岭、五华县等处。友文的另几个叔伯兄弟友能和友瑞也不能幸免。
他们在播迁过程中更为凶险,不得不改姓埋名。友能改姓萧,友瑞改姓叶。
古时候的政治迫害,居民外逃被迫改姓埋名的事常常发生,友能、友瑞兄弟是其中一例。在民间有广泛传说,说钟姓在这一次迫迁中改出了钟、陈、赖、邬、田五姓。理
由是什么呢?这四姓堂名同是“颖川堂” ,因而误解为钟、陈、赖、邬、田同是马氏祖婆子孙,实际上是错误的。我们知道陈姓是中国的第五大姓,他们是舜的后代。堂名叫“颍川堂” ,那是因为同乡里,而且同是长葛望族。陈姓的人口有几千万。赖姓是炎帝的后裔,子孙封在赖国,也在颍川郡,堂名有叫“颍川堂” ,也有叫“松阳堂” 。至于邬、田两姓,也因为发迹颍川,堂名“颍川” ,但他们是帝颛顼的后裔,而钟姓是高辛氏帝喾之后裔。钟姓和陈姓、赖姓、邬姓、田姓源不同,风马牛不相及,不能因为堂名“颍川” ,就都是马氏祖婆子孙,此次加以澄清,免得后人再生误会。
关于钟姓的故事说完了,更多精彩姓氏文章请关注小编更新哦。
上一篇:有职无权的皇帝是什么下场?
下一篇:努尔哈赤与保家仙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