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棉花明朝才有,那之前古人怎么过冬的?

时间:2017-02-16编辑:梓岚

中国历史上对于棉花的记载最早要到明朝才有,至今还不过一千年,那么在这之前没有棉花的朝代,古代人是如何取暖过冬的呢?

首先了解一下,棉花何时传入中国?

棉花原产阿拉伯地区,从现有的文献和考古资料来看,我国边疆地区(西部边疆,东南沿海)对棉花的种植和利用比中原地区要早,直到汉代,中原地区的棉纺织品还是比较稀缺的。大约在宋元之际,棉花开始向内地移植,但宋朝时期,人们还没有认识到棉花的经济价值,多是作为观赏之物。宋以前,中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棉”字是从《宋书》起才开始出现的。

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用强制的方法才棉花开始渐渐推广起来。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所记载的“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可见这时候棉花已经在明朝普遍种植。

棉花普遍种植之前,古人靠什么御寒呢?

木棉

(木绵树,是一种树,与棉花完全不同)

我国古代人们很早就用木棉取暖,木棉纤维短而细软,中空率高,很适合制作御寒物品。

动物毛皮

羔羊皮、狐白裘等高档动物毛皮,王室贵族当然服用,而且庶民也可以用劣质的羊皮或者狗皮。

丝麻

丝麻,中国历史大部分时间里都用它作为衣织品的原料。麻不仅作为纺织品的原料,麻更是可以制作成麻绳之类,而丝絮,则是制作被褥、冬服等的原料。至元朝,明朝时,棉花才逐渐部份取代丝麻,成为中国重要的天然纤维作物

总之,中国历史,自夏代以来,约4000年中,中国古人的衣料,大致在前3000年是以丝、麻为主,之后的1000年,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宋、元、明三代,是棉花取代丝麻的过渡期。宋代,棉花和棉织品,尚为稀世之珍。自明以后,丝绵和丝织品,反而成为稀世之珍,这种转变,颇有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