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走西口”的故事

时间:2017-03-03编辑:梓岚

记得有一部电视剧叫做《走西口》,或许大家会有疑问,什么是走西口?西口在哪里?为什么要走西口?走西口结果是什么?

走西口,就是无数的贫苦农民,迫于生活的艰辛而走出窑洞到内蒙古一带去谋生。

走西口的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呢?

开始于明朝中期,截至于民国末年,总共有400多年的历史。

明朝的时候,朝廷与蒙古人有对立的一面,因为蒙古人不时地侵犯明朝的边境地区,朝廷要抗击。

同时,朝廷与蒙古人又有贸易的内在需求。蒙古人经济落后,需要粮食、棉布、丝绸、茶、盐、木材、烟草、铜、铁、颜料等各种生活用品。明朝也需要蒙古人的马、牛、羊、皮货等。双方商机巨大。

于是,在明穆宗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蒙古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约,在边境上互市。比如,在榆林的镇北台旁就设了一座易马城,这就是专门交易的场所。

随着明朝与蒙古正常贸易序幕的拉开,也开始了人们的走西口。

而清朝更是走西口的鼎盛时期。

说了半天,那西口究竟在哪里呢?

西口,实际上就是万里长城的一个关口。当时的长城有所谓的三大关口。

那就是位于河北省的张家口(东口),东口(河北省张家口)和位于内蒙古多伦诺尔的古北口。

古北口 (内蒙古多伦诺尔)和位于山西省右玉县北部的杀虎口(西口)。

由于西口离陕西最近,所以,陕西人大多数都走西口。

为什么要走西口?

因为:一、当时内地人口多,土地少,生活很困难,人们只好到地广人稀的蒙古地区去垦荒、放牧、做生意;二、蒙古一带因为需要各种物资,而这些物资都需要转运。所以男人们到那里工作好找(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好就业)。

随着到口外谋生的人不断增多,慢慢地就形成了一种风俗。这就和当年闽、粤、桂、湘等地的穷人下南洋淘金一样。我在新加坡参观过“华人下南洋博物馆”,内容丰富,非常感人。我想,如果我们开办一个“走西口博物馆”,那么一定很丰富,很生动,很感人。

有没有在走西口中发大财的?

有!陕西省榆林地区的府谷、神木,当年走西口的人非常多。有不少人发了财,盖起了高墙大院。再如,山西省现在保存完好的,作为文物的共有八个大院。我去看了一遍。除了阎锡山的阎家大院和孔祥熙的孔家大院以外,其它的六个大院(榆次的常家大院、灵石的王家大院、祁县的乔家大院、渠家大院、太谷的曹家大院、丁村的丁家大院)的主人,全都是走西口做生意发的大财。有的开始就是磨豆腐、打短工(如乔家大院的创始人乔贵发)。

但是,大多数人还是过着相当穷苦的生活,有的仅仅是没有被饿死而已。

当然,有人干(混)得好了,就把家也迁移了过去。据我调查,现在的鄂尔多斯高原、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以及河套地区,遍布着走西口的后人们。

你想想,当男人们在当时那种信息不畅,交通不便,生命难以保障的情况下,远离故土,抛家舍口地到蒙古去打工,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啊!难怪,近百首《走西口》的民歌里没有一首是欢快的,全部都是低沉、悲凉、凄惨的。

可以说,走西口(陕、晋农民流向内蒙古)、闯关东(华北农民流向东北三省)、下南洋(华南农民流向东南亚)是清朝后期及民国初期的三大移民。也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人口大迁徙。

走西口极大地促进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与内地的交流,进一步增进了蒙汉之间的民族感情,对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繁荣稳定无论在过去和现在都产生和发挥了重要的、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走西口》既是一首生离死别的情歌,也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更是一部反映当时历史的记实画卷。

走西口,已经成为了过去。但《走西口》这类歌曲将永久地为人们所口口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