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20编辑:历史狂流
在古代,没有网站可以预定酒店,来到陌生的地方,他们怎么住宿呢?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探秘古代人是如何订酒店的。
古人住宿也是要出示需要身份证的,而且查得相当紧,中国在古代就有完整的户籍制度,像路引、门券、鱼符、牙牌之类就是可以证明身份的腰牌,但是古人的防伪技术是非常差,经常出现假冒的牌。
没有可以证明身份的腰牌就只能睡马路了。
中国古代大部分人很少出远门,住宿的只有少数人。如果是官员、商人都会持有符节或符卷,这些都是入住旅馆的身份证明,驿卷、信牌也都是可以证明身份的,如没有旅馆便不能接待是无法住宿的,尤其是官办。和现代一样,客人入住后要登记店薄,来客都要登记姓名、籍贯、职业、到哪去、去干什么事,要留底备案妥善保存定期交官方查验,寺庙和普通百姓家不得收留外乡人住宿。在汉代古代旅馆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除了官办客栈外,当时城里的“谒舍”多供做小生意的普通下层人入住,而官办普通旅馆称为传舍,专用于接待官差。
中国古代旅馆由于各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机构建置、生活习惯以及人们对旅馆的认识与理解不同,因此各个时期的称谓也不尽相同。商朝后期,为适商贾的食宿需要,相继出现客舍、客馆。秦汉时期有设立专供传送邮件公文和来往官员居住的驿传。汉代长安城里修建140多所郡邸,还建造专供外国使者和商人食宿的蛮夷邸。晋代京都到各州的驿道每40里有驿,每20里有亭,不仅供官吏食宿也对百姓开放。南北朝时出现一种新兴供客商食宿、存货和交易的场所——邸店,洛阳还开设有招待四邻各国的贡使和客商的四夷馆。
据考证,“旅馆”之称最早出现于唐代,到了宋代,旅馆名称繁多,有四方馆、同文馆、来宾馆、都亭驿等等,并出现了专为客商存货的货栈。唐宋以后,旅馆划根据分工和接待对象划分的更明确,比如状元店、高升店专门接待学子的,有广源店、万隆店是专门接待商人老板的;悦来店、吉顺店有专门接待四处游山玩水的驴友和一般游客的等等。
在周代旅馆业就已经很发达了,周王规定,要求每10里有简易房舍;每30里要设路室,以供休息;每50里的市镇要设可以入住的候馆。在先秦时出现有旅馆档次和功能区别明显的馆、寓、舍等供不同身份的旅客入住。馆是官办的用来接待贵宾。寓、舍以民办居多主要服务普通商旅。代客房也分出不当的档次,比如头房;明清时上等客房又称为官房;普通房间叫陋室;多人间为大通铺。等级由高到低分为天号、地号、人号、通铺,柴房和马圈……
古代旅馆常规的服务项目是为客人代购代销代付,在古代人们出行要靠步行或马车,所以经常一出去数月数年,也常有为男性客人提供“特殊服务”。正是由于这种情况,有的老板将娼妓安排住在旅馆附近或者让她们就直接住在旅馆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