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加“九锡”是指什么?历史上有哪些权臣加过“九锡”?

时间:2017-04-11编辑:历史狂流

在众多的历史剧中有时会出现皇帝给权臣加“九锡”的恩赐,作为封建社会中帝王给予臣下的最高的礼遇,锡在古代通“赐”字。“九锡”在赏赐形式上的意义远远大于其实际的使用意义,在不少的权臣中加“九锡”是他们迈向帝位的重要一步。那么九锡究竟指的是什么呢?九锡是指中国古代皇帝赐给大臣或者有特殊功勋者的九种礼器,分别是:车马、衣服、乐县、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ju chang)。车马是指金车大辂,衣服是指衮冕之服,乐县是指定音、校音器具,朱户是指红漆大门,纳陛是指登殿时特凿的陛级,虎贲是指守门之军虎贲卫士,斧钺是能诛有罪者赐之,弓矢是指指特制的红、黑色的专用弓箭,秬鬯是指供祭礼用的香酒,孝道备者赐之。 被赐予九锡的诸侯在道德操行及文治武功上皆为楷模,受赐后即享有服饰、车马、仪卫、居所、祭祀等礼仪制度上的特殊礼遇,并执掌专杀征伐等大权。

中国自汉武帝时开始议论过“九锡”之礼。历史上第一个被授予九锡的是西汉的王莽,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王莽开中国历史上以受“九锡”之礼作皇帝的先河。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战功显赫,挟天子以令诸侯,于是献帝下诏允许操“赞拜不名同,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次年曹操即接受汉献帝所赐予的“九锡”,具体是:衣服,朱户,纳陛,车马,乐则,弓矢等。曹操虽加九锡,然终其身未敢称帝。操死后,其子丕逼献帝禅位,之后司马昭被曹魏授九锡,后来其子司马炎灭亡曹魏,建立晋朝。“九锡”从这时起也就成了篡逆的代名词。

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九锡制与禅代更为盛行。当时天下分裂,皇权衰弱,权臣在掌握朝廷最高权力后,以兵权作后盾,逼加九锡,禅代称帝。如南朝四朝(即宋、齐、梁、陈)开国皇帝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都是从前朝受九锡,然后创立新朝。之后杨坚从北周接受九锡,后建立隋朝。李渊从隋朝接受九锡,后建立唐朝。

但自宋太祖赵匡胤即位之后,为了防止武将专权,用“杯酒释兵权”的方法解除武将的兵权,并用文官抑制武将,基本断绝了权臣拥兵自重的现象。有宋一朝有记载的被奏请加九锡的只有两处。在此后的明朝也只有魏忠贤一人被阉党奏请天子赏赐九锡。有清一代再也没有关于赏赐九锡的记载。纵观中国的改朝换代,无非两种方式:革命和禅让。而汉武帝推崇的九锡之礼,则变成了后来中国改朝换代禅让模式的固有流程:“清君侧-当权臣受九锡-受禅”三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