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时势造“汉奸”

时间:2017-06-01编辑:历史狂流

以亚洲大陆游牧/狩猎型民族与农业型民族的长期对抗为背景,中国的南北之争或“胡汉之争”,一直贯穿于民国以前的历史。但它的高潮是宋元之际,特别是明清之际。中国的汉奸史,重头戏正在这一段。

最近,读李治亭先生的《吴三桂大传》,我发现吴三桂真是关键时刻的关键人物。他既不是寻常所见贪生怕死、寡廉鲜耻的末流汉奸,也不是如诗人所想象,“冲冠一怒为红颜”,全是为了一个女人才叛变。

吴三桂的一生(1612~1678年)几乎全都是在马背上度过。前半生(1〜32岁)在明末,是“旧朝之重镇”;后半生(33~67岁)在清初,是“新朝之勋臣”。这个人,事明背明,降清叛清,就连本阶级视为寇雠的李自成,他也考虑过投降。以气节论,似一无足取,从过程看,则震撼人心。荣也人所不及,辱亦人所不及。

李先生把吴三桂的一生分为三段:“明末悍将”、“清初藩王”和“独树一帜”,正好是三部曲。其变形之迹耐人寻味。

夹缝中求生存的“明末悍将”

作为“明末焊将”,吴三桂有点像汉陇西李氏。他出身辽东豪族、武功世家,不但弓马娴熟,以力战名;还世受皇恩,幼承庭训,满脑子全是忠孝节义(他16岁时曾闯围救父,有忠孝之名)。手下的子弟兵也是明军中的王牌,战斗力最强。可是当明清鼎革之际,官军同流寇交攻,外患与内忧俱来,他所处环境太微妙。当时明、闯、清成三角之势,螳螂捕蝉,雀在其后,他非联闯不足以抗清,非联清不足以平闯。况以兵力计,闯兵号称百万,清兵也有十万,三桂之兵则仅四万,无论与谁联合,都势必受制于人。吴三桂置身其间,实无两全之策。再者,从名节讲,他投闯则背主,降清则负明,也是横竖当不成好人。这样的困境,我想大概只有张学良、马占山一类人才能体会得到。

在历史的紧要关头,吴三桂别无选择又必须选择。事实上,但凡人能想到的,他都一一试过。最初,闯围京师,崇祯决定弃宁远而召吴人卫(“先安内而后攘外”),他卷甲赴关,事已后期,想救明而明已亡。接着,他也考虑过投降李自成,但农民军穷疯恨极,人城后到处抓捕拷打明降官,专以抢掠金帛女子为事,令他望而却步。当他得知老父遭刑讯、爱妾被霸占、亲属备受凌辱之后,只好断息此念。然后,死他也想过,但被众将吏劝阻。对道学家来讲,自杀不但是保存名节之上策,还兼有正气浩然的美感,但对一个统率三军的将帅来说,却往往是最不负责的表现。只是在所有的路都走不通,并且面临李自成大军叩关的千钧一发之际,他才毅然决定接引清兵。

情况更复杂的是,据学者考证,即使吴三桂的接引清兵,最初也并不是降清而只是联清。现在我们知道,他在威远台与满族人盟誓,完全是效申包胥救楚,实际上只是以明不能有的京畿地区换取清出兵平闯,达成分河而治的南北朝局面。这与南明弘光政权的立场其实完全一致,也是“阶级仇”超过“民族恨”,“安内”胜于“攘外”。因此以王朝的正统观念来看,非但无可指责,还受到普遍赞扬,以为“克复神京,功在唐郭(子仪)、李(光弼)之上”,是一位了不起的救国大英雄。

吴三桂作出其最后的选择,内心一定非常痛苦。因为我们知道,吴三桂早就是满族人物色已久、必欲得之的将才。在此之前,他的舅父、姨父、兄弟、朋友,很多人早已降清,皇太极本人和他的亲友曾去信劝降,许以高官厚禄,他都没有降。后来闯陷京师,他宁肯考虑降闯,也没有打算降清。我推测,这中间固有利害之权衡,但也不乏名节的考虑。因为他的家属,包括老父、继母、弟妹共30余人,俱困北京,于明于闯都是人质,如果当初弃土降清,不但全家遇害,还得落个“不忠不孝”。而现在情况却有所不同。它的代价虽仍然很大,为此他不惜挥泪作书,与父诀别,忍看全家被杀,但至少名节无亏(为明平闯是“忠”,舍父讨贼是“义”)。

然而吴三桂的悲剧在于,虽然从愿望上讲,他本人想做申包胥,南明也把他视为申包胥,但多尔衮却不是秦哀公。满族人夺取北京后并没有打算就此罢手,而是长驱直入,席卷天下。多尔衮的主意很清楚:你吴三桂不是想报“君父大仇”吗?好,我就让你去报。正好让他“为王前驱”。吴三桂既然选定了这条险道,“马行在夹道内我难以回马”,当然也就身不由己,越滑越远,从剃发为号到拒见南使,从追杀李闯到进军西南,终于一步步变成最大的汉族降臣。闯是平了,仇是报了,但明也灭了,节也毁了。实际上当了个伍子胥。

对明朝的灭亡,吴三桂当然起了关键作用。但我们与其说它亡于清,不如说它亡于闯;与其说它亡于闯,不如说它亡于己。明朝上下,从廷吏到边将,从流寇到遗臣,叛服无定,内讧不已,乃自取灭亡。吴三桂本想救明却导致覆明,正说明了它的不可救药。

“清初藩王”被逼“独树一帜”

吴三桂的后半生约有30年是属于“清初藩王”,只有最后6年是属于“独树一帜”,死后并有两年是属于“三藩之乱”的尾声。康熙平定三藩,是效汉高祖诛韩信、彭越、英布,乃改朝换代的例行节目,“逼”有“逼”的道理,“反”有“反”的道理,我们可以不去管。问题是吴三桂替清朝卖了30年的命,现在起兵造反,何以号召天下?在吴三桂的讨清檄文中,我们可以读到:

本镇独居关外,矢尽兵穷,泪干有血,心痛无声。不得已歃血定盟,许虏藩封。暂借夷兵十万,身为前驱。斩将入关,李贼遁逃。痛心君父重仇,冤不共戴。誓必亲擒贼帅,斩首太庙,以谢先帝之灵。幸而贼遁冰消,渠魁授首。政(正)欲择立嗣君,更承宗社,封藩割地,以谢夷人,不意狡虏逆天背盟,乘我内虚,雄踞燕都,窃我先朝神器,变我中国冠裳。方知拒虎进狼之非,莫挽抱薪救火之误。本镇刺心呕血,追悔无及,将欲反戈北逐,扫荡腥气。适值周、田二皇亲,密会太监王奉,抱先皇三太子,年甫三岁,刺股为记,寄命托孤,宗杜是赖。姑饮泣隐忍,未敢轻举。以故避居穷壤,养晦待时,选将练兵,密图恢复。枕戈听漏,束马瞻星,磨砺警惕者,盖三十年矣...

这段话,前半是真,后半是假。吴三桂为把自己的破碎人生璧和圆满,不惜编造离奇故事,但是他的解释却有个时间上的麻烦:30年的委屈心酸(如李陵),30年的卧薪尝胆(如勾践),现在还有人相信吗?

当吴三桂举事时,有个叫谢四新的人写过一首诗,表示拒绝合作。诗云:

李陵心事久风尘,

三十年来话卧薪?

复楚未能先覆楚,

帝秦何必又亡秦。

丹心早为红赖改,

青史难宽白发人。

永夜角声应不寐,

那堪思子又思亲。

这首诗除过于强调“红颜”,余皆平实之论。它不仅概括了吴三桂的一生,也揭露了他的人格矛盾。特别是诗中用典正好集合了各种相似的历史角色,还浓缩了“汉奸发生学”的曲折微妙。

吴三桂为他的后半生付出的代价也很惨重,不仅自己的儿孙妻妾被凌迟处死,还使多年追随的部下、副将以上几乎都被杀头。他一生两叛,兼取其辱,并非昏君奸臣所逼,乃是环境所迫。这在汉奸史上是又一种典型。

现在,因“胡汉之争”的消亡,“汉奸”的内涵已发生变化。这在于经过数千年的繁衍发展与融合,形成了今天的中华民族。


更多精彩推荐:

郑成功被人毒死

大清朝的仁政报告

返回大全页:历史故事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