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9-28编辑:文二
20世纪初期,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西方科学和民主思潮的大量输入。
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一些觉醒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因而出现了一个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革命和文化启蒙运动,后人称之为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涉及文化思想、政治制度、文学革命、科学与民主等各个层面,其中,文学革命在整个新文化运动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学革命是1917年由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发起的。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的发表标志着文学革命的开端,这篇文章强调文学作品必须言之有物,不作无病呻吟,并依据历史进化的眼光,主张文学语言同口语相接近,提倡白话文。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以激进的战斗姿态,从文学与社会革命、思想革命的关系上阐述了文学革命的必然性,明确提出了反对旧文学,建立新文学的口号。
《新青年》的主张反映了反对虚伪艰涩的封建旧文学,建设现实主义新文学的历史趋势和时代要求,得到文学青年的响应。
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文学革命的理论和主张也日益体现出鲜明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色彩,越来越多的文学家加入了文学革命的阵营。
鲁迅于1918年年初参加了《新青年》的编辑工作,置身于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旧礼教和旧文学的斗争中。同年5月,《新青年》发表了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小说描写一个因患迫害狂的精神病人的心理活动,把对社会生活的清醒认识和狂人特有的内心感受杂糅在一起,深刻揭露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对人性的毒害,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是人吃人的历史。
这是鲁迅彻底反封建的第一声“呐喊”,也是鲁迅文学战斗史上新的开端。
接着,鲁迅发表了《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等十几篇小说,后来编成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呐喊》,于1923年8月出版。
《呐喊》反映了从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社会,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逐渐凋敝的农村和市镇的面貌。
塑造了没落知识分子、城市贫民、人力车夫、被压迫农民等形象,鞭笞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揭露了深刻的社会矛盾和时代弊病。
最早对鲁迅小说进行研究的是茅盾,他在1923年10月的《文学周报》上发表文章,从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两个方面给予鲁迅小说极高的评价,认为《呐喊》第一次有力地攻击、怒骂了中国传统的旧礼教,体现出巨大的战斗力,并且创造了中国小说的新形式。
1926年,鲁迅出版了第二本短篇小说集《彷徨》,收入《祝福》、《伤逝》等11篇作品。
《彷徨》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前的社会现实,比较集中地描写了知识分子的痛苦和挣扎,反映了他们的个人奋斗和理想的破灭。
与《呐喊》相比,《彷徨》较多地流露出作者当时忧郁、彷徨的情绪,但他对于社会的分析和批判却是同样清醒和深刻的。
在艺术技巧上,《彷徨》对小说形式的掌握,以及人物形象的描绘,都比以前圆熟。
《故事新编》于1936年出版,是鲁迅的第三本小说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奇特的作品。
收入的8篇小说都是以历史事件或神话传说为题材,同时又和现实斗争密切结合:
一方面保持了作者在小说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原则,真实地反映历史人物的主要精神;
另一方面又大胆地驰骋浪漫主义的想象,在历史题材中注入强烈的爱憎和理想。
在塑造反面形象上,鲁迅大胆地吸收现代生活的某些典型细节,充分发挥他在杂文里经常运用的漫画化手法,有力地突出作品的现实批判性;
正面形象则凝聚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战斗传统,使作品闪烁着乐观主义的光彩。
鲁迅的小说使中国文学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要求对国民性进行改造的作家。
他首先要求从根本上推翻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首先提出启发农民等被压迫阶级的革命性,提高他们的民主主义觉悟的问题。
鲁迅在描写被压迫人民的不幸时,常常是期望他们奋起抗争;同时,还以极大的愤怒来揭露封建阶级、封建思想的残酷统治。
他反映社会问题的深刻性、反封建的彻底性,都是中国过去的文学作品所未曾达到的。在表现手法上,鲁迅善于从现实中粹取种种人物的特征来塑造典型形象,并运用画龙点睛和白描的手法来加以刻画。
他的艺术语言十分精炼,对话简短却很传神,描写真实、朴素,不借助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是以平易近人的生活场面来展现人物的性格。
鲁迅的小说显示出一种冷峻而深刻的风格特征,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一座高峰,鲁迅本人也是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以及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