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0-26编辑:梓岚
“分久必合”是规律,但是真的会“合久必分”吗?小编带你来探索。
在大一统的总趋势下,中国史上出现了三次大分裂时期,分别为: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每一次大分裂都持续百年以上,虽然有刺激科技和文化发展的积极意义,但更是国家和人民的深重灾难。中国历史上产生大分裂(注意,是大分裂)的原因是什么?合久真的必分吗?我以粗鄙之见总结如下,欢迎大家补充:
第一、 大权旁落
中央权力缩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是产生分裂的最直接的原因。周王室衰落,诸侯势力急剧扩张,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虽然名义上在周王室的统一领导下,但实际上早已处于分裂状态。晋武帝短暂的统一之后旋即爆发八王之乱,分裂之实已经坐成。唐朝的募兵制使得节度使实际上具备了割据的资本。
大权旁落的原因又分为如下子项:
1. 外戚干政
古代帝王最忌讳的就是这个了,有了吕后专权的教训,汉武帝在立太子的时候将太子生母赐死,北魏也有先杀生母再立太子的传统。然并卵,在家天下的大前提下,该篡的还是篡。王莽、赵匡胤等例子数不胜数。
2. 子弱国疑
立嫡不立长固然对统治的延续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但如果哪个皇帝早崩,太子甚至还在襁褓中,那就只能怪他倒霉了。谁不喜欢欺负欺负孤儿寡母呢,况且是有顶级权力的孤儿寡母。
3. 宦官、权臣掌权
说到底还是由于皇帝本人干正事的能力不行,甚至有的时候不得不将权利交给手下,渐渐导致尾大不掉。一旦权臣得势,想要再收回来就不容易了。唐朝宦官甚至能废立皇帝,皇权与相权斗了两千年,当皇帝真不是个好工作。
第二、 外敌入侵
虽然现在我们都认同统一的中华民族,但在古代并非如此。西戎、匈奴、柔然、羯等现在已经消失的民族在当时与华夏民族始终处于敌对的状态。他们的势力非常之大,甚至唐朝皇室都可能流淌着鲜卑族的血液。五胡乱华以及之后的辽、金、西夏都是因为当时意义上的外敌入侵导致长期分裂。
第三、 经济欠发展
铁器牛耕、重农轻商、禁止奇巧淫技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吃不饱、穿不暖、没有美梦,社会就很难稳定。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大山大河成为交流共享的巨大障碍,元朝就因地势而将行省划分地支离破碎(比如山东、江苏、安徽分河南河北),目的就是防止行省内部团结对抗中央。
第四、 统治集团腐化
统治集团腐化是主要矛盾中的次要矛盾,并不是每个腐化的统治集团都会走向崩溃。但官逼民反往往是导致统治者倒台的直接原因,所以倒台与腐化是逻辑上的包含关系,这一量变未必引起质变。
第五、 历史的螺旋式进步
从这三次大分裂可以看出,分裂周期越来越长,分裂持续时间越来越短。这就说明,统一是大趋势,历史是进步的。每次大一统的末期都会暴露出该统一政权一系列致命的漏洞,而分裂期就是对这一漏洞的弥补与修复期,所以,大分裂是历史发展的自我调节,同时,大分裂也会逐渐消失。
总的来说,“分久必合”是大势所趋,而“合久必分”则完全是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