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白寿彝生平经历简介如何评价白寿彝?

时间:2019-03-21编辑:文二

七、改革开放后

1979年,白寿彝曾经说过,他70岁以后才开始作学问。实际上,先生积累数十年来学术耕耘,自70岁以后成果累累,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同年,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倡导了历史课程体系的改革。

1980年,创建了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出版了《中国通史纲要》(主编)。《中国通史纲要》一书,有一些新的看法。本书的体裁也有新的形式。印数达80万册,有英、日、西班牙、法、德文译本。

整个八十年代白寿彝发表了大量关于历史的著作。

到1999年,历经二十年的大型《中国通史》全部出齐,北京师范大学为先生举行隆重学术讨论会,江泽民等中央领导人写信祝贺。

2000年3月,白寿彝去世。

如何评价白寿彝?

白寿彝对中国史学研究、伊斯兰教史、回族史以及有关学科领域的研究作出了具有开拓性质的重大贡献。是中国第一位系统地写出中国伊斯兰教历史和回族史的杰出学者。

白寿彝生平经历简介如何评价白寿彝?

作为一名回族成员,他积极进行本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研究与弘扬工作,促进了回族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他担任众多的社会职务,在这些职位上,他做好本职工作。

白寿彝在高校任教近七十年,培养了一大批科研和教学人才。他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工作期间所进行的历史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白寿彝对回族民间文学资料的记载和使用有着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其一,注重于历史价值。他在1952年编《回民起义》时将《陕甘劫余录》收入其中,并加按语说:“这篇记录的内容,都是得之的传闻,难免有口述者记忆错和笔录者听错写错的地方。但这总是回民自己的材料。这对回民起义史料说,是难得的。”这是对自己记录、使用回族民间文学资料目的和意义的概括。在《回族简史》中多处引用民间歌谣、谚语作为佐证。

其二,白寿彝搜集记录回族民间文学资料,总是洋溢着对本民族文化遗产的一种深沉的感情。如在《滇南丛话》中说明蔡老师祖故事的出处时说:“予得之沙竹轩阿衡。阿衡,昆明南城寺之教长,最娴于滇中我教之故实者也。”

其三。记录忠实于原作。

12共 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