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1-17编辑:梓岚
一个君主能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一方面是他优秀的领导能力,另一方面是这个国家完善的政策体系和健全的法律条例。
治国理政,需要法度,需要制度。隋炀帝虽在野史上臭名昭著,但他推行科举制,把国家取士的制度公开化、平等化,深层次地改变了勋贵世族因袭制,使门阀不再是“政治寡头”,远比先秦盛行的世官制和两汉推行的察举制要科学合理得多。科举取士繁衍千余年,虽历朝历代的内容科目存在差异,但这种为国家遴选优秀人才来治国理政很有实用价值。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考中的进士鱼贯而出,狂喜:“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宋太祖为高干子弟参加科举,专设了难度更大的一场加试,使之在考试制度上没特权可言。康熙帝的“官生卷”“民生卷”一难一易,对当时百业方兴的国家,稳定了社会秩序,也选拔了不少寒门英才。
朱元璋
最著名的莫过于朱元璋创制八股取士,看似要操控和钳制天下人的思想,但这一制度化的举措,不啻于为国求贤的利器。明代有所作为给民谋福祉的大人物小官员,可以说都是科举制度的生产儿,虽然言行中的迂腐和愚痴没有少,但骨子里的傲气和才气依然洋溢,更多的是巧妙灵活的精彩,其中不乏锐意进取创新图强的担当精神,真正实现了个人价值和读书人的作用。李东阳、于谦、戚继光、张居正、徐光启……一大批治世能臣、改革大才、卫国名将、科学巨匠及以文章传世久远的文人墨客,大多是在三级学校、三级考试中走过来的。八股取士给统治者招贤纳士提供了一个筛选、过滤的通道,也为国家和人民准备与创造了一系列希望,从某种意义上可说杜绝鱼肉百姓、贪赃枉法频仍发生的现象。
朱元璋书读得不多,但理知道不少。茹太素一篇建议,本来就500字,却被他之乎者也写了17000多字,前面16500余字鸟生鱼汤,气得朱皇帝大打出手,颁布铁的制度,简洁文风,并从自己做起。朱皇帝们以一种强有力的专制统治政治,掌控朝局,驾驭臣下,即便胡惟庸、严嵩类聚的首辅结党营私侵凌皇权,即便刘瑾、魏忠贤之流的阉宦以立皇帝权倾朝野,即便嘉靖、万历一般的皇帝数十年躲在后宫不抛头露面,但政局还是由皇帝把持着。这种君王绝对专制的制度政治,构建大明王朝。只可惜这是一种专制化人治,而非现代社会中的法治。
习骅对明朝覆灭,有着深入的挖掘。他认为崇祯本有不上吊的两次机会,却没有抓住。义军离京尚远,君臣有足够的时间逃至建制齐备、体系完整的陪都南京,但被群臣极力反对。那些人一不想担负责任,二留恋家业豪宅,三担心重新洗牌。当李自成兵临城下,还奉书和谈割地自治,却又被那些颟顸的高官劝阻,说什么与逆贼要一决高下。哪料城破时,义愤填膺的忠臣干将们蜂拥跪迎,谁还管什么爱国和节气。其实,李自成们造反,也是这些优秀的官员玩出来的祸事。监察御史毛羽健因老婆一个600里加急,突袭了他纳妾的好事,因之一封朝奏让不明事理的崇祯裁汰了驿站,逼着原本安分、吃点剩饭的驿卒李自成下岗闹事。
驿站是国家发展的血脉,而不少官员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牟了不少好处。明初朱元璋查得很严,不惜铁血杀戮,但没想到被平反重用的毛御史为报性生活被搅之恨而给彻底毁坏。顺治入主北京,谨记前朝殷鉴,他在一简陋的小房子里登基理政,但发号施令的第一件大事是进行驿站改革,用国家税收、财政补贴把驿站养起来。庸臣玩的是小格局,明君算的是政治账,二者是有着根本性区别的。
雍正帝
没有法度和制度的国家政治体系,不过枯朽蝉帛,不受外力也很快摧枯拉朽、残破不堪。顺治的远见,也影响了康熙前中期加强吏治,但到了后期却宽容理政,丢了雍正一个外强中干的烂摊子。雍正不得不行非常举措,选用田文镜、李卫这样的干才,推出军机处对皇帝直接负责,同时刚柔并济地推行制度化吏治,让想贪的不敢贪,把平庸的都赶走,但对有政绩的廉政官员,做了一系列暖心的奖励。虽然那著名的写了七个“惨”字的腰斩案,弄得雍正在历史上很尴尬,但他少为人说的另一面其实很可爱,如在德才兼备敢担当的大臣报告上批示等任务完成后好好聚聚,对领导干部患病想见儿子的将其子调回使之公私兼顾,对想见的官员算上一卦又亲笔去信告知近期不宜远行下月再来,对远任异地的孝子官员的老母进行特别照顾……最有趣的是,新君上位,翰林院的毛头小伙孙嘉淦指责他争取接班时与兄弟们闹得不愉快,却没想到被激怒的雍正,平复后赞赏其胆量,给予其重任。当然,他会对昔日心腹重臣贪赃枉法痛下杀手,也会对重用后的官员政绩平平给予严厉斥责,更对那些贪官污吏、朋党宵小进行无情的打击。他以“摊丁入亩”推行仁政、德政,也以双管齐下两手硬实现“雍正一朝,无官不清”的政治清明的景象。这是一种思想,一种格局,一种催动国家繁荣的基础和机制。
雍正“俯仰不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他如炎夏般绚烂斑斓,但人们只记得春日繁华和秋日硕果。而至秋末却近残败,道光继位时,几无“康雍乾盛世”气息。列强虎视眈眈,天朝坐井观天,虽然统治者有心图强,有为执政,但制度隳坏,秩序破乱,贪腐盛行。下面贪官多,上面贪腐多,天子的伙食费宛若天价。乾隆想吃一个鸡蛋,下面报账10两白银;光绪帝喜欢吃鸡蛋,一年吃掉万两白银。皇帝想问清楚,但巧官来了。巧官曹振镛盘踞高位、排挤能干而得终身殊荣;其学生穆彰阿揣摩上意,深受宠信,权倾内外,“保位贪荣,妨贤病国”。晚清最高统治者慈禧一改禁止臣下送礼的祖制,鼓励贿赂交结、卖官鬻爵,让那擅长吃喝迎请、工于心计的奕劻逆袭上位,引领整个官僚系统贪腐沉浮。像张之洞这样能成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特殊人才,要想出头,也得筹借10万两白银公关。虽有像江苏巡抚汤斌那样的“豆腐汤”清官理政,虽有吴江县令郭琇幡然醒悟清明为官,虽有左副都御史吴大澂为争国土义正言辞……但形形色色的昏官、庸官、贪官,乐不思政地捞钱、圈地、抽烟、玩女人,乐之不疲地为大清朝挖好坟墓。
写“中国历史的教训”,是一个大课题,习骅的《中国历史的教训》,主要是其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写作并发表在《中国纪检监察报》上的24篇“说古道今”的通俗随笔,讲述他对历史风云变幻中的不变正道的理解。这是十八大以来第一本由纪检监察干部联系反腐斗争实际写成的历史感悟,以其在思想性、学术性、时代性和超地域性方面的深度、力度、厚度和高度,为当下及将来研究和发展现代中国廉政建设、政党政治、国家政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了一个开拓性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