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夏江为何会输给梅长苏?

时间:2016-12-09编辑:梓岚

夏江的第二败,是夏江挖掘梅长苏身份后的孤注一掷,梅长苏仓促应战,事前可称毫无准备。

不过这一战,表面上梅长苏绝对弱势,但这只是因为他是被指证方,其实客观分析,若以夏江能否指证成功并脱罪来判定胜败,夏江才是处于下风的人:

梁帝的态度

梁帝的确口头说了,如果指证属实,赦免夏江及悬镜司前罪。

然而,看看皇帝的态度,显然只是想要借夏江来弄清林殊之事,并不是真的想赦免夏江。

夏江永远也不可能脱掉与誉王合谋构陷靖王之罪,况且这本来就是事实。

夏江也知道这一点,所以言语中并不洗脱前罪,只是强调不愿皇帝被小人蒙骗。但只要此罪不洗,夏江想要在多疑的梁帝那里讨到好,基本可能性为零。

原靖王现太子在皇帝心中的形象和地位

夏江眼中的靖王,与经历了九安山之事后,梁帝眼中的靖王,已经有了重大差别。

夏江无法估量皇帝在经过虎符、搬兵、回京等一系列诱惑考验后,对于靖王已经信任、满意、重视到什么程度。

皇帝可以相信梅长苏是林殊,但不会轻易怀疑萧景琰,一是实在没有怀疑动机。九安山一系列试探就是明证,萧景琰的性情太让一个帝王安心了。

二是不敢,这是他对比谋逆的誉王、背后骂他的废太子、其他不中用皇子二三人之后,唯一可以继位的皇子了,加之他年老后喜欢善待自己,萧景琰其实是很安全的。

梅长苏十分敏锐的把握住这点,而萧景琰并不真傻,他也配合的很好,话都说的没什么问题,将“夏江指证梅长苏身份”不断联系到“夏江质疑太子殿下忠心”,降低夏江说辞的可信度。

复仇与翻案的根本性不同

梁帝认识不到林殊可能不是复仇,这是他的自私心性决定的,夏江同样,所以他不断强调林殊的危害性,翻案和复仇在他和皇帝眼中几乎是一回事,自然也不会理解梅长苏搞出那么多弯弯绕绕的行为。

在皇帝眼中,这就成了疑点了:梅长苏的作为,与想象中林殊该有的作为不相吻合。梅长苏在可以杀他的时候不杀他,这是很值得梁帝犹疑的。

夏江的脱罪心思

基于3的同一理由,他们也自然而然的怀疑,林殊要复仇,靖王会是知情者。

这一点更是夏江自作的,他要活,萧景琰就必须被怀疑,否则谈何活路,所以夏江必须把靖王往知情者、共谋者的身份上推。

林殊对萧景琰隐瞒身份的心思,是基于他的目的是沉冤昭雪、清明政治,如果是为了复仇,早该坦白了。

所以,萧景琰的态度,在梁帝眼中,成为林殊身份的佐证。

贤妃传话的利弊

夏江让贤妃传话,也有些不得已,而贤妃处理的也可称聪明。

然而,弊处则是,一旦被挑起皇帝厌恶废太子、忌惮争储风波再起的心思,能迅速拉偏皇帝心中的秤。

夏江孤注一掷,看似吃定了梅长苏,其实却是赌注极大,想要凭借说服皇帝来成功,偏偏他并不如梅长苏善于说服皇帝。

但这些并没能让皇帝放弃杀梅长苏!正如夏江所说,宁错杀不放过!

皇帝想支走景琰,毒死梅长苏,可谓合情合理。而萧景琰的倔脾气又一次发挥大作用,硬是赖到高公公拿毒药进来,皇帝都赶不走他。

真的是各人性情各有得失啊。

而且萧景琰这几集在非自己人面前,说话都很有亮点,明显长进极大,已经不排斥迂回达到目的。这一次,萧景琰把“毒死梅长苏以绝后患”的问题,引到“爹你依然不信任我,让我这个直性子的儿子十分伤心”上,再一次倚执拗卖执拗。

拿过毒酒直接吓呆梁帝了。倒掉也是好评,梁帝并不敢也不想与他翻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