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十句话

时间:2016-12-20编辑:历史狂流

纵观漫长的历史,我们的先祖曾留下无数名言。每一句都是肺腑之言,值得我们铭记。下面,我们就盘点历史上著名的十句话,讲述一下它们背后的历史故事,让我们体会一下字里行间流动着的炽热的中华民族精神。

10.“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十句话

此句语出曹操《让县自鸣本志令》,为曹操于公元210年所作。当时曹操于赤壁之战惨败,士人阶层借此嘲讽曹操妄尊自大目空一切。曹操感慨万千,便写下此文。全文描述他如何从官宦弟子一步步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文章言辞朴实,感情真挚,其中有一句便是“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意思是“假如这天下没有我,那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会自称帝王”。这句话体现了曹操一代想枭雄的气魄,曹操也并没被笼罩在赤壁之战失败的阴影中。他随后的很多做法得到了士人阶层的认可,为曹魏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

9.“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句话在中国历史上可谓鼎鼎大名,以至于直到今日仍是家喻户晓。陈胜作为秦朝末年反秦义军的首领之一,与吴广一同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南)率众起兵,成为反秦义军的先驱;不久后在陈郡称王,建立张楚政权。他起义时喊出的这句心声极大地鼓舞了起义军的士气,虽然最后陈胜的政权惨遭镇压,但他在推翻秦朝统治的进程中,作用无可估量。

8.“彼可取而代之。”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十句话

秦始皇初定天下,南下巡查。众人纷纷低头回避,唯有项羽昂首直视圣驾,叔父怕他出意外,便让他赶快低头,谁知项羽竟然说:“彼可取而代之也。”西楚霸王的王霸之气简直就是与生俱来的,当时说类似狠话的人不少,但他的这句被历史铭记的原因,是他不仅说了,而且做到了。值得一提的是,刘邦看到相同的场景是,说了另一句著名的话——“大丈夫生当如此。”

7.“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西汉名将霍去病多次率军与匈奴交战,在他的带领下,匈奴被打得毫无招架之力。某日霍去病凯旋,汉武帝欲为他建造房舍。谁知霍去病坚决不接受,并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话表达了他抗击外敌的决心,汉武帝由此大受感动。

6.“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大汉之臣妾。”

建武二十八年,班彪给刘秀的奏章中有“汉秉威信,总率万国,日月所照,皆为臣妾”的语句。此时的汉朝在宣帝统治下,国力达到鼎盛时期。匈奴被完全征服,汉朝在西域设立都护,西域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汉朝天子享受着来自四海的顶礼膜拜,身为汉臣,班彪由衷地发出如此自豪的感慨。

5.“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十句话

1420年,朱棣依靠靖难之役夺得皇位,称明成祖,号永乐。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山海关以外仍属化外之地,且关外主要是以满族为主的部落聚居社会,对中原的安定具有威胁。为了巩守中土,1421年,朱棣迁都北京。

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明思宗朱由检于煤山自缢身亡。崇祯皇帝之死不忘祖训,拒不迁都。终明一世300余年,无赔款割地,无怯战求和。为了抵抗外来侵略和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明朝统治者拼光了国家。“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并不是谁说的,而明朝17位皇帝是这样做的。也许有人说他们大多奇葩无能,但与后世的满清对比,他们以决然的姿态,捍卫了大国尊严。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客观地说,文天祥是一介文人,带兵很烂。但在国家危亡时,他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坚守南宋王朝的每一寸山河。公元1278年,文天祥于五坡岭兵败被俘,拒不投降。元军将领都被其气节所折服,然而他早已做好就义的准备,写下名传千古的《过零丁洋》。接下来的一切我们早已熟知,“崖山之后无中国”,历史空留一声幽深的叹息。

3.“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尤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也!”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十句话

公元316年,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趁着中原权力真空,纷纷建立政权,并对汉人展开残忍屠杀。在短短100余年里,汉人由2000万锐减至不足400万。此时,冉闵站了出来,一部《杀胡令》拯救了中华民族。后来冉闵战败被俘,慕容后斥责他:“汝奴仆下才,何得妄称帝?”冉闵做出如上回答。虽沦为阶下囚,但他依旧正气凛然。冉闵死时只有27岁,但他对中华的贡献无可估量。

2.“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万世之基!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

公元前221年,秦灭齐,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帝国。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踌躇满志地说下这段话。字里行间,我们可以读出这位千古一帝的气魄与雄心,可以感受到其壮志已酬的自豪,以及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无比热爱。

1.“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十句话

这句话出自西汉名将甘延寿和陈汤在攻灭匈奴郅支单于对汉宣帝的上书中。公元36年,陈汤奉命出征西域。此时的他作为副将,却正确地分析了局势,一改之前汉军沿用的“画地为牢”拒不出战的政策,针对匈奴的弱点,这定了详尽妥善的作战方针。在随后爆发的郅支之战中,汉军虽然是攻城方,由于正确的作战计划,汉军伤亡比例比匈奴小得多。陈汤称汉兵可“以一当五”,即一个汉兵的战斗力相当于五个匈奴兵。

郅支之战的胜利,使汉军彻底歼灭了反汉的匈奴郅支部落,一举确立了汉朝在西域的宗主国地位。然而,此次西征是陈汤假传圣旨,按汉律是死罪。情急之下,陈汤联名甘延寿上书汉元帝,对事情的经过做出辩解。虽然汉元帝并非明君,但也不昏庸。他被陈情书的气势震慑了,不仅赦免陈汤矫诏之罪,还封他为关内侯。

这句话已经成为浩浩中华之魂的代表,区区九字,却寄托着中华民族永不熄灭的大国复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