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22编辑:历史狂流
一鸣惊人,是指一位不出名的人干出卓越的光辉成绩使世界惊异起来;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突然做出惊人的成绩。那么,历史上一鸣惊人究竟指的是哪位国君呢?
成语“一鸣惊人”是说一个人平时默默无闻,突然间就做出了惊人的举动。这话出自《史记·滑稽列传》,说的是淳于髡用隐语说服齐威王之事。然而,《韩非子·喻老》篇中也有类似的一句话:“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指的却是楚庄王之事。这句话还被《史记》所引用。那么,一鸣惊人的到底是齐威王还是楚庄王呢?让我们看看话语的形成和两人的作为是否称之为“一鸣惊人”。
楚庄王
楚庄王名叫熊侣,公元前614年他的父亲楚穆王死去,他继位为王。即位三年,他从来没有向国内发布过任何命令,日日夜夜寻欢作乐,并且还下了一道诏令:“有敢进谏者格杀勿论。”有个叫伍举的大臣入宫进谏,看到这个楚庄王左搂右抱着姬妾们,正在看女乐歌舞。
伍举说:“希望向您进献一个隐语。”接着说:“有一只鸟落在土山上,三年不飞也不鸣,这是一只什么鸟呢?”楚庄王说:“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你下去吧,我知道你的意思了。”
过了几个月,楚庄王不但没有改过,反而更加淫逸放纵。一个叫苏从的大夫就进宫去劝谏。楚庄王说:“你没有听到我的诏令吗?”苏从说:“舍身而使君王您贤明,这是我的夙愿。”楚庄王于是就停止淫逸作乐,开始处理政务。他杀了几百个罪人,擢升了几百个有功劳的官员,任用伍举和苏从管理政务,得到了举国上下的拥护。
此后的楚庄王都有那些作为呢?
在伍举、苏从规劝他的那一年,楚国灭亡了庸国。即位第六年,楚国讨伐宋国,得到了五百辆战车。八年(前606),楚国讨伐陆浑戎,到达洛,在周都的郊外阅兵。这是不尊重周王室的表现。更有甚者,这个楚庄王竟然向前来劳军的王孙满询问周鼎的轻重!这就是“问鼎”一词的出处。
十三年,楚国灭亡了舒国。十六年,楚国以平定“夏氏之乱”为名讨伐陈国,虽然没有将陈国划归到楚国的版图之中,实际上已经把陈国变成了一个附属国,等于拥有了这个国家。十七年,楚国用兵包围三个月攻下郑国,郑国签订了盟约,成为了楚国的同盟从属国。郑国本来是晋国的盟国,晋国不甘心被楚国夺取,前来救援,和楚国大战,结果楚国大胜。二十年,楚国包围了宋国,宋国也和楚国签订了盟约。楚庄王在位二十三年,于公元前591年去世。
齐威王
齐威王名字叫做田因齐,继承他的父亲田午为田氏齐国国君,是在公元前378年。齐威王即位以来,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酒色不理政事,把政务交给卿大夫处理。齐国内部政务荒乱,外部诸侯都来讨伐,国家危在旦夕,大臣们还没有人敢进谏劝说。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九年。
这个齐威王好隐语,有一个叫淳于髡的人就以隐语对他说:“都城中有只大鸟,落在了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不鸣,不知这只鸟是怎么一回事?”齐威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于是把齐国七十二个县的县令都召集到国都来举行朝会,奖励了勤于政事治理有方的即墨大夫;烹杀了丢城失地,靠贿赂赢得赞扬的阿大夫。齐国举国震惊,人人都不敢文过饰非,努力表现出自己的忠诚。齐国大治。
此后的齐威王有些什么功绩呢?
朝会以后,齐威王紧接着发兵向西进攻赵国和卫国,并在浊泽打败了魏军围困了魏惠王。魏国人只好献地求和。赵国人也把侵占的齐国长城归还。齐威王即位的第二十四年,他和魏惠王谈论过宝贝,魏惠王夸耀自己有前后照亮二十辆车子的夜明珠十颗。
齐威王说齐国以人为宝,他有四个大臣,都是光照千里的人物,说得魏惠王羞惭而去。齐威王二十六年,齐国在桂陵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由庞涓率领的魏国军队,这就是着名的“围魏救赵”之计的出处。齐威王在位三十六年,于公元前343年去世。用《史记》的话说,诸侯不敢对齐国用兵有二十多年。也就是说,自从齐威王理政以后,只有齐国对他国用兵,没有那个国家敢于对齐国用兵。
楚庄王和齐威王,两人为君的时间相隔213年。既然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也就没有办法直接比较。但是,两个人都是有作为、有功绩的君主,从词的本义上来讲,他们都在“突然间就做出了惊人的举动”,都可以称得上是“一鸣惊人”。
不过,楚庄王听到伍举的谏阻后,并没有马上“飞起来”,而是过了三个月,当苏从再一次劝谏后,才“飞”了起来。如果从强调“一”这个字来说,他不如齐威王来得突然和快速。所以,作为一个成语,《史记》把它放在《滑稽列传》里写,那就应该是齐威王和淳于髡的故事了,但是他强调的是淳于髡这个劝谏者的语言艺术。这也就是辞书都用这个故事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