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烛之武退秦师背后的玄机:秦与郑交好

时间:2017-07-10编辑:历史狂流

三是,郑文公这个人有魄力。

国家弱并不一定会灭亡,关键是要看君主有没有立国之道。

在强敌环视的夹缝中,能够让这个已经衰落的国家生存,这原本就是一种高超的政治智慧;

能在国家危难之际,发现并破格使用烛之武,这也是一种魄力;

能将说服的突破口选择在秦国并完全信任了没有深交的烛之武,这更能说明他的远见。

可以说,郑国正是有了郑文公的胸怀魄力、佚之狐的知人善举和烛之武的急难从权,以及郑国的天命未尽,才将郑国从危难之中解救了出来。

有此类君臣,郑国当然不会亡国!

.四是,只言片语也能抵百万兵。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不胡说,是有历史根据的,在我们国家春秋战国时期,这种靠言语来退兵的故事除过烛之武之外,还有一个,那就是通过给楚国昭阳讲“画蛇添足”故事的陈轸,一言止杀退楚兵,为齐楚之间换来了暂时的和平。

话有三说,巧说为妙。

对于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关键看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打动别人。

烛之武本人确实有辩才,能从秦晋之间的矛盾入手,通过晋惠公背约的事情,指出了晋国贪婪的本性,将秦晋通过和亲政策建立起来的友好关系拆散,能把对郑国有利的道理说得很圆滑自然,能把没有多少关系的秦郑之间说得生死关联,能把有姻亲关系的秦晋联军说得离心离德,最终让穆公坚信,存郑就是存秦,存郑就是仁义,存郑就是制晋,从而化解了眼前的危机。

五是,风烛残年时依然能够建功立业。

影响历史进程人物的出现,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相关,乱世给了英雄登台表演的机会,给了他们成就威名的机遇!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

历史上七十岁以后成名的老人,不止烛之武一个人,有那个帮助秦穆公称霸的百里奚和蹇叔,还有那个为信陵君设计了窃符救赵连环计的侯嬴,更有在八十岁时帮周武王伐纣的姜子牙。

“弼马温”烛之武最后名扬史册,这就是现实的鼓励,大家一定要有信心,要继续坚持。风烛残年的烛之武就等到了这一天,在国家出现危难的时候,在郑文公低声下气亲自来请自己的时候,以羸弱之身还能给国家做出这么大的贡献,让自己的荣誉走上了顶峰,不要说不一定会死,那怕就是去送死,烛之武可能也会愿意,更何况当时可能还有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潜规则。

看到这里时,对于还没有达到自己预期成功目的朋友们来讲,不知有没有受到鼓舞?

活着就是最大的资本,坚持活着就有可能再造辉煌!

.六是,秦穆公遇到了指点迷津的高人。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人指路,高人指路不如自己去悟!

秦穆公肯定也明白,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不容易,所以他很努力的东征西讨;

遇到几个知己不容易,所以他才能积极的给自己笼络到了由余、百里奚、蹇叔等人才;

他也知道能遇到一个指点迷津的高人更不容易,因而他听从了烛之武的劝说。

烛之武的一席话,或许就是让秦穆公明白了要想参与中原事务管理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并不一定非得要通过战争来实现,有时虚张声势的做些动作,同样能够获得很高的收益;

或许真的就给穆公上了一堂能三分天下的隆中讲课,让穆公对未来局势的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对自己功业的发展有了更加合理的定位。

不过,此时的秦穆公可能悟的还不够,否则就没有了后面的远道袭郑和崤山兵败。

七是,理不辩不明,道理不讲不清。

当秦穆公收到晋文公联合出兵郑国的请求后,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召集大臣们商议讨论,最终形成的一致意见是:把握时机,出兵郑国。

或许穆公本人原本就不想出兵郑国,不想用牺牲秦国士兵的方式来给晋国做嫁衣,只是因为臣子们急着建功思想的助推,晋国的邀请,或者是在没有经过考虑仓促应答后的诺言履行,他已经骑虎难下了,他得给自己找一个能让众人信服的借口,得为自己的退兵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烛之武来了,这么一个须发皆白、满脸沧桑的老者说出了他的心里话,终于找到了可以堵住大家嘴的理由。

听老人劝,吃饱饭。

这个老人的一番说辞,也刚好给那些想建功的臣子们了一个交代,不是自己要退,而是复杂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是自己要退,而是烛之武舌战群儒的结果。

这一辩,在秦国的内部影响很大,结果是君臣之间、秦晋之间、秦郑之间、秦周之间、郑晋之间、郑周之间的关系慢慢的被理顺了,战与不战的利弊被认清了,与郑晋周之间未来的关系定准了,下步军事行动的思想统一了,君臣之间的异见隔阂消除了,弃晋保郑的联盟方向明确了,称霸中原的具体措施也紧跟着就被调整了。

12共 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