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平遥火柴厂的百年兴衰

时间:2016-10-28编辑:梓岚

工程师王贵山顶着“右派”的政治压力,研制成功皮胶生产工艺,自制皮胶,缓解了原材料短缺的矛盾。他带领技术团队经过274次艰辛的实验,研制成功了“飞跃”牌拖拉机发动燃烧棒,填补了国内空白,全国推广。以后连续生产14年,替代了国际进口产品,顶住了国际进口封锁的局面。并在1959年全国和全省展览会展出。郝兴斋和胡生儿试制成功火柴装盒机、连续机链条制作工艺等多项技术革新,推动了火柴生产技术的进步。1959年1月平遥火柴厂出席了全群英会。

1963年,国家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方针,逐步纠正了“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的严重失误。通过三年调整,1965年底,在册人数达到了1010人,年产量恢复到28.1万件,固定资产净值186万元。

()、“文革”生产停顿波折,七五整顿见成效(1965-1976)

1966年“文化大革命”在全国全面暴发,因派性斗争而大乱,后由“文斗”转为“文攻武卫”。平遥火柴厂受到了严重干扰破坏,火柴产量严重下降,到1968年已降至17.88万件,比1954年还少产2万件,市场供应十分紧张,连平遥当地也严重短缺,一盒难求。生产设施横遭破坏,车间被武斗队改做武器制造场所,一段时间还被迫停产,厂党政领导机构处于瘫痪状态,赵存真任革委主任,行使总工程师职责的王贵山也被下放农村改造。1969年后,全厂实行了军管,军代表王国珍任革委主任,主持全厂工作,产量才有所回升,但产量质量极不稳定。

1971年冬,军管解除,但受极左路线的干扰,生产恢复缓慢,质量也不稳定,只好将被遣送农村改造的技术权威王贵山等技术人员接收回厂,技术力量才不断提高,落后的排柴机,沾头机,卸柴机等半手工机械基本淘汰,代之以国内先进水平的火柴自动联合大机,结束了长达八十年之久的手工生产,这是平遥火柴厂生产史上的件划时代大事。

1975年邓小平复出全面整顿,国民经济有了较大的恢复,火柴厂贯彻中央全面整顿的方针,竭力恢复“文革”践踏殆尽的管理制度,年产量达到了37.1万件,创1964年以后的最好水平。1976年初邓小平又被打倒,整顿受挫。由于受极左路线的干扰及“文革”遗留的两派斗争,使火柴生产又陷入混乱,年产量降至27.29万件。

()、结束文革获新生,生产效率达鼎盛(1977-1994)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扰乱反正走上了正确的轨道。平遥火柴厂获得新生,清除了极左路线的严重破坏,全面加强了企业管理。王贵山等技术人员平反昭雪,得以晋升重用,焕发出科研活力,1978年他代表平遥火柴厂担任了全国火柴质量检验组技术顾问和组长,后来受聘轻工部,担任了全国火柴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副站长,多次参加了国标起草制定,长期奔波于全国火柴企业检测指导,平遥火柴厂多年是业界领头军。贺元明等研制成功“光电控制自取空盒机”。1980年产量达到38件,创建史上的最高水平。1981年以来,。国家拔款180万元,为火柴厂建国之后最大投资,土建工程1.12万 M2,新增大型设备19套,火柴生产能力扩大到44万件,年总产值达到717万元。综合利用产品年产值达到了61万元。实现利润126万元。在厂领导卫庆良、李保铃、侯开鉴、康守廉等的支持下,科研技术人员不懈努力,生产出了蜡梗火柴,开辟了火柴原料来源的新途径。王贵山、刘学明研制成功了国际领先的印刷磷面,降低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是我国火柴业的一项重大突破,荣获1983年轻工部科技成果三等奖。在王贵山的主持指导下,火柴质量不断提高,品种不断扩大,科研团队先后研发出抗风防水火柴、照明火柴、无梗火柴,梳式火柴等新品种,是平遥火柴厂建厂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进入90代,面对经济体制改革,产业政策调整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全国火柴业130多个大多兼并、重组、倒闭,而平遥火柴厂在厂长刘国荣一班人的带领下,达到了企业的鼎盛时期。1994年底达到了最好水平,发展到占地面积20万M2,固定资产净值1787万元,拥有职工1472人,年生产73万件。平遥火柴厂成为了集生产、医院、学校、商业网点、文化福利为一体典型的小而全的大型国有企业。

尾声

90年代后期,由于国家调整产业政策,彻底打破了“统购包销”的计划经济模式,国内消费市场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火柴业己成为夕阳产业。平遥火柴厂经济效益也一路下滑,2007年5月这个百年老厂完成了其历史使命,不情愿的合上了最后一页。平遥火柴厂在漫长而坎坷的岁月里,几经盛衰,历经沧桑,在山西近代工业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郝亮

尊鼎嘉园,项目坐落于平遥曙光街与永安路交汇处(原平遥火柴厂)地块,占据平遥最黄金地块,项目总占地面积6万于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万平米,项目涵盖住宅,商业,教育,酒店等业态,平遥煤化集团鼎力打造的平遥首席高尚居住生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