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1-23编辑:历史狂流
共和国并不是一个人缔造出来的,他是无数位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拼杀出来的。这份功劳中不仅有男同志,女同志也为此做出了杰出卓越的贡献。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红军第一位女报务员李建华。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央红军由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随中央红军一起长征的有30多名女红军,她们中走完二万五千里征程、最后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只有25人,李建华就是其中的一个!
朱德的译电员
李建华是江西省高安市瑞州街道涂家庄人,后随父母迁至灰埠。李建华原名涂秀庚,参加红军后改名李建华。她生于1912年10月,因为家里穷,12岁才到珠湖小学读书。当时珠湖小学有一批中共地下党员在那里任教,他们宣传革命道理,宣传共产党的宗旨和红军主张,这使李建华的思想受到启迪。她曾和同班女同学罗启华一道,在学校倡议所有女生都放脚和剪掉长头发,得到了全校女生的响应。
1930年秋,也就是李建华小学毕业的那年,毛泽东、朱德率领红一军团,从樟树来到高安开展革命活动。李建华在她的老师——中共地下党员胡人俊的引导下,同罗启华一道参加了红军。从此,她就跟随红军队伍,南征北战闹革命。
1931年,中央军委在宁都小布成立了红军无线电学校(1934年改名为红军通讯学校,校址迁至瑞金),培养自己的无线电报务员。参加培训的学员都经过严格挑选,要求思想坚定,有些文化、身体健康。李建华参加红军后不久入了党,又是小学毕业生,很快就被挑选参加无线电学校学习。李建华到了学校后,学习非常刻苦,没有弄懂的问题,常在熄灯号响过之后,一个人静悄悄地在煤油灯下学习,直到弄懂为止。由于刻苦钻研,她成为红军第一个女报务员。1934年10月,红军开始了伟大的长征,李建华被分在中央军委无线电营一分队当报务员,兼朱总司令的译电员。
长征路上建功勋
遵义会议召开时,李建华所在的无线电营就设在离遵义会议会址只有100多米远的地方。会议正在召开时,康克清来到无线电营,李建华走上前笑着拉着康克清的手问:“康大姐,听说中央在开会,是吗?能不能告诉我们会议的内容?”康克清笑着说:“我没有资格参加会,怎么会晓得会议的内容?”李建华做了个怪相,接着说,“哟!在朱总身边会不知道会议内容?”因为工作关系,李建华与康克清早就熟悉,经常来往,说话毫不拘束。这时康克清捏了李建华一把:“调皮妹子,在朱总身边就什么都知道?”接着,康克清认真地说:“你们要赶快架好天线,摆好收发报机,作好充分准备,等政治局扩大会议一结束,就够你们忙的啦!”会议一结束,军委注有“急电”的电文送来了,李建华与战友们立即按动电键,一个个密码带着喜讯,乘着电波,越过高山和平原,飞向红军各军团和各个革命根据地。这时,被打败的国民党军阀王家烈,不甘心失败,不断派飞机来轰炸遵义城。飞机飞得很低,掠过房顶时震得瓦片“咯咯”响,使收发报工作受到干扰。面对干扰和危险,李建华和她的战友们提出了“人在机器在,与电台共存”的口号,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圆满地完成了传达遵义会议精神的任务。
1935年4月,红军四渡赤水河,摆脱了敌人的视线,向云南与四川交界的金沙江进军。金沙江岸有许多石洞,5月1日夜晚,毛泽东同志就在一个石洞里指挥红军渡江。李建华所在一分队电台设在离毛泽东同志所在的石洞只有100米远的另一个石洞里,担负首长指挥红军渡江的收发报任务。
这时红军虽然甩脱了敌人的主力,但渡江仅有7只小船,如果不及时渡江,敌人主力追上来,红军将背水作战,没有退路。渡江的第3天,电台接到三军团从洪门渡拍来的电报,说三军团占领洪门渡后架起简易浮桥,仅过去一部分队伍,浮桥就被急流冲垮,再架浮桥有困难,特电请军委指示。李建华立即将电报送给了军委。不一会儿,军委机要科通讯员送来军委回电交给李建华,并说:“朱总司令当面交代,要你们立即把这份电报发出去,一分钟也不能耽误!”这时已是中午,李建华连饭也顾不上吃,饿着肚子立即将电报发了出去。后来她才知道这份电报的重大意义:电报命令三军团不要重新架浮桥,而是急行军至绞车渡过江。给三军团的电报发出不久,一军团又拍来电报,说由于河面宽,水流急,不易架浮桥,而且敌机骚扰厉害,请军委指示。军委当机立断,也通过电台,命令一军团急行军至绞车渡过江,并指示要派一支小分队在后作掩护。由于中央军委指示及时下达,红军队伍经过9天9夜的抢渡,全部过了江,没有损失一个人、一匹马,留给敌人的只是红军穿破的一堆草鞋。
在以后的征途中,不管是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还是爬雪山、过草地,或是到后来她怀有身孕,行动艰难,李建华都和战友们每到一处,就紧张地架设电台,抄、收、翻译各军团拍来的电报,并迅速准确地将军委的指示发给各军团。她和她的战友们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出色地完成了传达中央首长指挥意图的任务,受到了中央军委的嘉奖。
把青春献给革命事业
1932年秋,在红色故都瑞金,李建华与红军干部岳霞结为夫妻。1936年,部队到达甘肃会宁时,她生了一个男孩,取名“会宁”以作纪念。根据规定,长征部队官兵都不允许带小孩行军,与李建华一起长征的女兵,其中5人在路上生了小孩,有4人的小孩被送给了当地群众收养。李建华很幸运,她的小孩是在长征即将结束时出生的,被允许带到延安。到延安不久,她被分配去鲁豫皖抗日根据地参加抗日。因工作不便,经中央批准,1938年她请假将岳会宁送回湖南浏阳婆婆家抚养。安排好孩子后,她从浏阳经万载秘密回到高安老家,探望父母,离开高安时将弟弟李锡臻、珠湖小学的好友傅雪芹带到延安参加革命。
1939年,李建华在延安又生下第二个男孩,取名“延生”。这个孩子生下后就送给了别人,她自己又奔赴抗日前线,担任新四军报务主任,后调回延安中央党校工作。1946年,她被调到东北,任佳木斯市市委委员兼一区区委书记。长期的艰苦环境和忘我工作,使李建华积劳成疾,不幸于1947年病逝,年仅35岁。她实现了自己的入党誓言:“把青春献给革命事业。”
上一篇:秦基伟:三次爬雪山、两次过草地
下一篇:滕代远怒斥:这哪像共产党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