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建立后,阿骨打清醒地认识到,苟延残喘的辽国仍然是它的劲敌。若想新建立的政权能够生存下去,必须乘胜追击,将辽引向战争的深渊,直至将其推翻。宁江州、出河店等战役后,辽军又屡屡战败,惨淡的战绩使得辽国的东方重镇达鲁古城、黄龙府相继失守。黄龙府被占,让辽国惊恐万分。在对阿骨打诱降和遣使议和都未能达到目的的情况下,辽主天祚帝准备御驾亲征。在黄龙府被占的当 ...
女真族是中国东北部少数民族中历久悠久的一个民族。女真先世称为肃慎,以后又称挹娄、勿吉、靺鞨。他们很早就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和长白山麓一带,与中原地区的汉封建王朝保持着联系。公元7世纪初,靺鞨有几十个互不统属的部落。其中,以黑水靺鞨和粟末靺鞨最为强盛。黑水靺鞨部落活动于长白山和黑龙江下游两岸,位于粟末靺鞨北部。唐贞观五年(631),黑水靺鞨 ...
金国是中国历史上以女真为主体建立的王朝,先建都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镇),后迁都燕京(今北京),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其创建者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女真族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长白山和黑龙江流域。五代时,女真之名始见于史籍,并受契丹所统治。女真完颜部为首的部落联盟建立后,很快统一了女真各部。此后,女真族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辽天庆四年(1114) ...
辽先后与五代、北宋并立,与中原在经济方面相互交流,在文化方面相互吸收。辽自耶律阿保机即位后,学习汉族文化,祭孔子,制文字,加速了文明化的进程。其后,景帝、圣宗、道宗几代,都尚文雅,对于汉文著作,多有翻译。文学亦随之得到了一些发展。辽代文学既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又具有本民族刚健质朴的特色。契丹人在语言运用上有其独特的技巧,他们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评论事物 ...
游牧的契丹人“随阳迁徙,岁无宁居”,生产生活方式与农耕民族大不相同。他们居住的是便于迁徙的穹庐式毡帐,类似现在牧区蒙古人居住的蒙古包。这种毡帐便于迁徙,适合于逐水草游牧的契丹等游牧民族。契丹族拜日,又由于北方草原多西北风、北风,所以契丹族毡帐多面向东南。辽朝皇帝和王公、大臣的四时迁徙与普通牧民相似。大约在唐末,契丹族开始有居室建筑。辽朝建立后,城邑 ...
宋辽对峙时期,西域地区最大的王国共有三个,即佛教国高昌和突厥化的伊斯兰国哈剌汗(即黑汗)、花剌子模。其后哈剌汗分裂为东西两部,西哈剌汗国和花剌子模国臣服于称霸西亚的塞尔柱突厥国。1137年,西哈剌汗马合木向塞尔柱苏丹桑贾尔写信说,有一支来自东方的异教徒军队突然侵入他的国土,穆斯林遇上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请桑贾尔务必发兵救援。当时正是塞尔柱最为强盛的时期, ...
西辽是辽朝在12世纪30年代被金朝击败之后,由耶律大石在中亚地区创建的强大王朝。西辽疆域广阔,部属众多,历时近90年,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耶律大石(1087~1143)作为西辽的创建者,在中国历史上足以和耶律阿保机、完颜阿骨打、成吉思汗、努尔哈赤等人齐名,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耶律大石,契丹族人,学识丰富,通契丹文、汉文,自幼善骑射。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
辽道宗曾因奸臣乙辛的挑拨杀害了皇后和太子。无独有偶,辽末帝天祚皇帝耶律延禧又重蹈他祖父的覆辙,在奸臣萧奉先的欺骗下,害死了自己的爱妃萧瑟瑟和亲生骨肉敖卢斡。萧瑟瑟出身于渤海王族,姿色出众,多才多艺。天祚帝初次见到萧瑟瑟便神魂颠倒,不能自已。他将萧瑟瑟带入宫中,藏匿数月。皇太叔和鲁斡知道后,就劝天祚帝明媒正娶,公开纳萧瑟瑟为妃,封为文妃。文妃不久便生 ...
耶律乙辛字胡睹衮,契丹五院部人,是辽代名声最坏的奸臣。他性格阴毒,为了一己之私,设计害死了辽道宗的皇后和皇太子。辽道宗的皇后萧观音是个有名的才女。她姿容冠绝,工诗善文,尤其擅长音乐,会谱曲作词,弹得一手好琵琶。辽道宗同其他的辽代皇帝一样,善于骑马射箭,喜欢围猎,常驰骋山林,追猎猛兽,有时连贴身扈从也跟不上。皇后萧观音怕出意外,数次劝阻,道宗对此十分 ...
耶律重元是辽圣宗次子,兴宗同母弟。清宁九年(1063)七月,重元父子发动叛乱,重元自立为皇帝,并派兵进攻道宗行宫。由于南院枢密使耶律仁、耶律乙辛等率宿卫士卒反击,政变被粉碎。重元被迫自杀。兴宗即位初期,法天太后专政,曾谋废兴宗而立重元。重元因向兴宗揭露这一阴谋,获得信任。兴宗并因此得以采取果断措施,一举夺回政权。兴宗亲政后,封重元为“皇太弟”,对他恩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