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探秘:姜守迁逸事

时间:2017-02-21编辑:历史狂流

抗日战争爆发后,先生放弃了优裕的生活,毅然投身革命,曾先后任平度县民主政府参议长、胶东行政公署行政委员、胶东区参议会驻会常委和西海公学平度分校校长、胶东公学校长等职。

1948年济南解放,姜守迁先生随军入济南市,在百废待兴的济南,着手筹办学校,任济南市立一中校长,1949年9月市立一中与女中合并,至1954年姜守迁任济南二中校长,后调任济南教师进修学院专职副院长。这期间,曾当选为济南市第一届至第六届人民代表;第一届至第五届政协常委;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委员;济南市书法家协会委员。

姜守迁先生对书法、历史和考古有独到的研究,自1952年起,长期兼任济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山东文史研究学会理事。

1959年,姜守迁任济南市博物馆馆长,直至1969年退休。

烟台一中要搞校庆,通过我家外甥女来要姜守迁的有关资料。因为姜老抗战期间曾任胶东公学校长,胶东公学曾有过与当时的烟台一中烟台师范合校的经历,所以校史上就少不了姜老的史料。

姜守迁的父亲太有远见了,当时,卖掉了六十亩地供两个儿子上大学。幸亏这一壮举,土改时他们家的成份定的是中农,如果留着那六十亩地,可就够了地主的水平了,后来的生活遭遇或许会重写,只能糟不会好。

卖了60亩地,我母亲说似乎没有那么多,但是同时还卖了一处十字街口的沿街商铺,相当于现在的“旺铺”,呵呵!

姜守迁先生乃外子家父,今年冥寿111岁,特撰小文数篇,以资纪念。

姜老收藏的砚台中,有一方名为“金钱火捺”的端砚。此砚呈长方形,不加雕饰,厚重古朴,系大西洞张坑的极品。石质细腻犹如婴儿肌肤,又名“孩儿面”,上有鱼脑冻,青花,火捺,胭脂晕等极品砚石所具备的诸多特点。这方砚台原是以藏砚颇丰而著称于世的汝仲文先生所收藏,因酷爱收藏砚台,其居住的街巷被名为“宝砚里”。汝老先生早年曾资助过革命工作,《中共山东党史大事记》有“1923年8月,《晨钟报》创刋。”“济南电话局洛口领班汝仲文在我党推动下,创办《晨钟报》。”等记录。五十年代后期,汝仲文家道中落,生活颇为拮据。因与姜老是旧交,知姜老酷爱砚台,故在姜老六十寿辰时将这方火捺砚赠与姜老。姜老十分喜爱这方砚台,时常取出观赏把玩。因是老友所赠,不便言钱,可是思及汝家生活窘困,过了些时日,到底借故送去一笔钱物以示酬谢。

1977年,姜老八十大寿,特自拟诗文,并题跋一起,请著名篆刻家王仲武先生分别用小篆和楷书刻于砚侧,以表对赠者的怀念。

砚尾小篆所刻砚铭为:“仲文所赠祝寿眉砚”。因此砚有一眉状胭脂晕横贯砚额,故名为眉砚。

砚的左边为小篆铭文:“此老友汝仲文先生为我六十祝寿之旧物也。仲文为革命同路人,病故忽忽已二十年,睹物思友,为之慨然。我幸晚节较好,並可作诗解闷,因赋此俚句如下,思欲告慰故人。而仲文地下无闻,不能起而应我矣,惜哉。”

砚顶为楷书自寿诗:“假我大年八十春,三朝九变能全真,但将松柏耐寒骨,赢得桑榆自在身。

探秘:姜守迁逸事

砚的右边楷书姜老为自寿诗所作的注释:“三朝:满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九变: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五四运动;第一次国内革命;第二次国内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改造;文化大革命。”

解放初期,姜老像其他进城干部一样,生活来源依靠供给制,每月只有很少的津贴,而一家七口人全靠姜老供养,所以生活比较困难。那时,姜老的衣着十分破旧,但他并不在意,只要发了津贴,仍是倾囊搜购砚台和古籍。

有一天,姜守迁和夫人刘漱玉一起去逛山水沟的破烂市,刘漱玉看中一件染过的旧中山服还算体面,想给姜老买下,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终于和小贩谈妥价格,起身找姜老要钱时,却不见了他的踪影,只好放下衣服去找。好不容易从人群中看到姜老,只见他在一个地摊前,正乐呵呵地托着一方砚台,反复摩挲。

原来,趁夫人刘漱玉挑衣服时,姜守迁踱到古董摊上,发现角落里有一方灰头土脸的抄手砚,款式很别致。于是蹲下来,小心地拂去尘土,仔细观赏。

“抄手砚”源于宋代,是从唐代的箕形砚演变而来的,砚体是长方形,砚底挖空,两边为墙足,可用手抄底托起,所以叫抄手砚。眼前这方“抄手砚”系广东端州水坑紫砚,属大型抄手砚。石质细腻,造型端庄。铭文居两侧,字体规整,书法及刀功皆精。砚盒以优质楠木根部所雕,花纹自然美观,且上部镶有精雕玉石,使砚石愈显尊贵。此类大型端砚,当年非达官显宦难以得到。姜老眼前一亮,他左看右看,爱不释手。刘漱玉找到他时,他正掏出花镜,认真辩别砚石上的文字,只见右侧铭文为:“揅经室著经研。道光四年置于珠江节署。伯元记。”伯元,即清著名学者阮元之字,其号云台,江苏仪征人,乾隆进士,官湖广、两广、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啊!原来这是一方阮元著经砚!姜老又仔细端祥左侧铭文:“已未三逢举俊良,两朝鸿博姓名扬。春官桃李斯为盛,我亦孙枝一瓣香。”是清代藏书家杨以增中进士后所题,便知此砚还曾是杨家的藏品。姜老大喜,遂向小贩问价,小贩说:“这么沉的东西,我挑着来回跑了好几个集都没人要,你看着给吧,给钱就卖。”姜老小心翼翼地放下砚台,从身上掏出刚领来的津贴,充满歉意地说:“我就这些钱。”小贩接过钱,双手把砚台递了过来,连说:“拿走拿走!”夫人见状,不忍扫了他的兴,只好放弃那件已经讲好价钱的衣服。姜老认为这方砚台的价值要远远高于这个数,执意要小贩留下地址,日后再给他送钱。刘漱玉听了,很有些恼怒,“人家都答应这个价卖给你了,你犯得上再给他送钱吗?” 姜守迁正色道:“这方砚台可是个宝贝,就凭这个价钱,等于白捡,做小生意的不容易,咱不能沾人家便宜。”

待又领到津贴时,姜老拿了要给小贩送去,夫人埋怨他说:“有点钱你就想买砚台,小贩子不容易,你容易吗?你看看,你这件衣服还能穿得出门吗?”姜老低头望一眼身上破旧的棉大衣,故意把破洞上的棉花再拉出一点,风趣地说:“没关系,这叫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