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杨增新所属新疆军部队编制

时间:2017-12-18编辑:梓岚

杨增新,字鼎臣、子周,号荩臣,汉族,云南蒙自县人,生于1864年3月6日,祖籍江苏上元,自幼攻读“四书五经”。曾任新疆都督兼布政使。1888年考中举人,1889年应试会考成为进士,被选用甘肃中卫县知县。中日甲午战争时,随宁夏将军钟泰练兵,管全军营务并兼管带。

1896年4月,补渭源县知县。6月任直隶州知州,8月任河州知州。1897年10月,任直隶知州。1900年重返甘肃,升任甘肃提学使、甘肃武备学堂总办。1907年调任新疆陆军学堂总办,兼督练公所参议官,后授任阿克苏兵备道。1901年经新疆巡抚联魁保荐入京,觐见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1909年,重返新疆阿克苏本任。1911年调任阿克苏道尹。同年3月,新疆巡抚袁大化保举他升任镇迪道兼提法使。

1912年1月7日,新疆伊犁革命党人发动起义,杀死伊犁将军志锐,宣布独立。杨增新见清朝政府覆灭,即以保卫省城,维持治安为由,向新疆巡抚袁大化建议,由他出面招募迪化(今乌鲁木齐)24个寺坊的回民青壮年,先后组成回队第1至第5营,创建了“新疆回队”,自任统领。

3月15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电令新疆巡抚改为都督。4月,新疆省政府同伊犁临时政府停战议和。革命形势发展很快,袁大化自知无力控制新疆局势,自请去职,推荐喀什道台袁鸿祐继任都督。不料,袁鸿祐未及到位就被哥老会首领、时任总兵的查春华所杀。袁大化又保荐杨增新为新疆都督。

增新创建“新疆回队”编制序列(1912年1月)

新疆回队”统领杨增新

回队第1营

回队第2营

回队第3营

回队第4营

回队第5营

 

同年5月18日,北京政府正式任命杨增新为新疆都督兼民政长。 杨任都督后又招募8个营,并设有统带部,由马福兴任统带。时值国体 变更之初,全疆动乱,内忧外患。西边,同伊犁临时政府虽已停战,但双 方尚未达成协议;南疆,哥老会到处杀官截饷;东疆哈密,以铁木耳为首 的回族农民举行起义,反对哈密王府的封建剥削制度;北边,沙俄唆使 外蒙库伦傀儡政权出兵抢科布多,进而向阿尔泰进逼。

杨增新出任新疆都督后,把镇压各地革命力量作为主要任务。7月8日,他和伊犁临时政府和平谈判,达成和议,公认其为都督,主持新疆军政,取消伊犁临时革命政府。事后,对伊犁革命党领导人均委以重要官职,调出伊犁,以分散瓦解革命力量,直至将其完全镇压下去。杨增新改组伊犁官制,实行军政分治,把伊犁的军政统辖权完全控制在自己的手里。

杨还完全改变了清末关于伊犁、塔城和蒙古、哈萨克各部隶属于伊犁将军的建制,将原有伊犁将军一切职权,统归新疆都督。当伊犁划归新疆都督直接统辖后,为防止党人利用伊犁军队东山再起,他缩小伊犁陆军编制,将师改为混成旅,将已裁的旗兵,不准“再议规复”,原统辖骑兵的4领队大臣改为4领队官,只管民事,不准再统辖军队,过去由伊犁将军直接管辖的哈萨克族,也就近划归伊犁观察使兼管。

这一系列的裁并,使伊犁军队的指挥权,实际上落在了杨增新的手里。同时杨在接任新疆都督后,还将他一手创建的“新疆回队”由原来的5个营扩充到15个营,使它变成了维护其统治的一支“治安部队”。此时,杨增新在新军设有统带部,统带马福兴,分统马福明,下辖步队第1、第2、第3、第4营,营部设营长、营副、教练官、书记官,辖前、左、右、后队连,每连2个排,每排2个班,另外,又成立定边步、马队各3个营,镇东步、马队共3个营(后于1914、1915年先后裁撤)。

1913年3月,杨增新派回族营长李寿福等手捧《可兰经》,进山求见农民起义军,同时,串连哈密地区的宗教上层人士组成代表团,协助进行诱降活动。起义军首领铁木耳等在杨增新的轮番诱劝下,接受了省方的“招降”条件。杨增新将哈密起义军改编为定边马队第3营,铁木耳任营长,又将吐鲁番起义军改编为1营,其首领穆依登任营长,并将他们调至迪化驻扎。

同年9月6日,杨增新借口铁木耳、穆依登谋反,将两人捕杀。同年7月4日,外蒙古骑兵约4000余人,在萨克扎杜布指挥下,自沙扎盖台向察罕通古开进,深夜对察罕通古守军发起突袭。张键率部队依托工事沉着抵抗,战斗至5日拂晓,在炮火支援下发起反击,将外蒙古军击退,毙外蒙古军200余人。

7月11日晨,外蒙古军马队再次向察罕通古发动进攻。张键率队反击,激战10余小时,将外蒙古军击败,迫其后退20里扎营。12月,阿尔泰外事长官帕勒塔与沙俄签订《中蒙军队停战协定》,1914年3月,新疆军队从察罕通古撤回元湖。

1914年6月3日,袁世凯废督裁军,杨增新被委以新疆巡按使加将军衔,督理新疆军务。1915年,袁世凯称帝,杨增新立即通电拥护,并禁止在新疆有任何反袁的举动。同年底,杨增新大量遣散部队后,下辖部队主要是:迪化混成旅(4个步兵营、8个骑兵营、3个炮兵连),伊犁混成旅(4个步兵营、3个骑兵营、炮兵、工兵、辎重连各1个)。12月12日,袁世凯复辟称帝后,云南组织护国军讨袁,杨立刻宣布拥护共和制度,表示不参加直、皖、奉三系军阀混战。

此后,科布多、阿尔泰边界也逐渐趋向缓和,新疆局势处于暂时稳定状态。在这种形势下,杨增新采取了“弱兵政策”。特别在他督新的后期,其主要精力不是整军经武,而是把严防军人干政、军队谋叛等问题作为治军的重点。这时,杨的治军方针和措施,一是以新军(即“新疆回队”)为骨干,各族并用,使之互相牵制;二是对于新疆陆军,则采用“分散治军”等措施,使陆军难以聚集在一起谋叛;三是“以本省之人为本省之兵”,尽量少用“客兵”。

因此,在杨增新督新时期的新疆军队没有统一系统和统一编制,完全由杨增新直接控制。为防军人倒戈叛乱,杨所委任的军官,大多避其所长,文人充当武官,军人充当文官,甚至让阿訇、活佛充当军职,真正讲武堂出身的军官为数甚少。

1919年3月7日,阿尔泰发生兵变,杨增新乘平定阿尔泰兵变的机会,将阿尔泰改区为道归并新疆。6月,正式任命周务学为道尹,直接归杨增新管辖。同年底,被苏联红军击溃的白俄军一部窜入新疆境内的伊犁、塔城、喀什等地。杨增新一面命令地方官员加强边卡防守力量,一面电请北京政府,坚持不许白俄军人境。

杨增新督理新疆军务时所厲部队编制序列(1920年)

督军 杨增新

暂编陆军第1旅

第2混成旅

步兵第1团

步兵第2团

骑兵团

炮兵团

督署卫队5个营

警卫营

辎重连、军乐队

 

杨增新晚年由于在政治上实行铁腕政策,引起军务厅长兼交涉署长、迪化道尹樊耀南的强烈不满。1928年,北伐军横扫北洋军各系,阎锡山、冯玉祥等与蒋介石合流言好,建立南京政府。7月1日,杨增新召集金树仁、李溶等商议电报南京政府,表示承认。此事被樊耀南获悉,决心趁关内大乱刺杀杨。

7日,樊耀南趁杨增新举行俄文法政学校第1期学生毕业庆典设宴之机,率法政学校教务长张纯熙等人发动政变,将杨增新枪击在地,杨增新挣扎起呼喊卫兵,樊耀南又亲手朝杨胸部连补两枪,使其毙命。随后,率30余名敢死队奔人督军公署,搜出督军关防大印,宣布接管政权。

政务厅长金树仁闻变后,急调兵包围督署,将樊耀南抓获绑在拴马桩上,处以挖眼剖心极刑。杨增新被杀害时66岁,其灵柩于1929年假道西伯利亚东运,苏联政府为杨开祭志哀,并派专车和军警武装护送到北京安葬。杨增新的死,标志着杨增新督军新疆时代的结束。

其他新疆军军阀军队编制

盛世才所属新疆军部队编制

金树仁所属新疆军部队编制

杨增新所属新疆军部队编制

相关推荐

民国八大总统介绍

抗日战争中的十大著名战役

民国二十大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