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2-12编辑:梓岚
人不和:少不得用上几分瞒骗手段
从昆明到西昌,曾昭抡听了一路的劫匪故事,自古传下来的保商保旅的守哨制度早已变得松散,杀人越货的事迹被描摹得绘声绘色,沿途即便或雇兵陪行,或由官家护送,他们还是一路提着惊心。乃至走到传言最危险的新山寺时,一行人紧绷的神经都被幽灵一样的“匪故事”弄魔怔了,看见路旁铁匠,就想他正在帮土匪打杀人的刀,遇见一家小茶棚,就猜测茶棚里的老太婆是匪人的眼线。而这些虽没真正出现,但如同幽魂一样步步紧随的凶匪形象,其实与“贪诈狡黠的夷人”多半是一个等号,所以他们一路尽量避着“夷人”,但进入凉山腹地之后,已是避无可避。
大凉山之恐怖之所以深入外人人心,就连惯于爱好冒险的外国人也惮于进入,是因着几桩惨案。其一就是宣统元年的“巴克尔事件”。1909年英国探险家巴克尔在黑夷的陪同下深入到了凉山核心地带,但不久就在一个叫连渣脑的小山村里,被当地夷族杀死,同行者皆被当做奴隶卖掉,当时旅行所用的行李物事,则成为夷人炫耀功勋、传诸后人的纪念品。事后,惟恐引起国际纠纷,四川总督赵尔巽曾调遣西昌、马边、峨边三处兵马进剿凉山,历时近一年,亦无功而返。
事情过去几十年,情形并未有大改观。汉人穿行凉山的惟一办法是“保头制”,即以适当的报酬,请黑夷首领或其指定的代表,作为“保头”护送过去。但在凉山腹地,“夷人”的分支别派众多,一站站经行的是碎裂的管辖区,所以在凉山旅行,旅客的命运,就像邮政局里的包裹一般,需由夷人一站一站地递过去,中间有一个环节出问题,就有性命之忧。
况且,“夷人”对于汉人,向来极看不起,为了确保能够在“保头”之间得到顺利的衔接,曾昭抡就得扮演一个外交官,有时不得不使上几分瞒骗的伎俩。比如当夷人首领铁哈以前方“热病”猖獗,不肯做保头时,曾昭抡谎称自己带着足够的痢疾药,并用对医治痢疾完全无效的金鸡纳霜冒充,作为礼品赠送。
此外,他还迎合“夷人”心理,充当地仙,信口开河,自夸能断阴地阳地,同时,他还放任对方把自己的考察团团长身份误作军队中的团长,这才哄得这位“保人”上路。“夷人”和汉人接触甚少,惧怕照相机,担心像被摄去。曾昭抡路上偷拍了两个夷人的裸体像,被知晓后,“夷人”以像被收去不吉利为由要求删去,曾昭抡口上答应将像放出去,手上却只是将开关略为按一按,其实并没有动。
曾昭抡对此未免有几分文明的优越感,一如他称他们为“夷人”,而且“这种无知识的人,想来也真可怜”。有趣的是,当他自己路上请“夷人”吴齐倮狗子在笔记本上写几个当地文字以作纪念时,却也没料到对方会写一句骂人的粗话来戏弄他。
下一篇:民国狂人之刘文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