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8编辑:梓岚
二、是虚报浮夸
作为皇长子,作为皇储竞争者,胤禔应该时时处处保持警惕和小心,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但他偏偏因为过于自信,过于求胜心切,触犯了康熙最大的忌讳。康熙总体说是一个宽容的人,有一个帝王的雅量和气度,至少对于子女的慈爱从内心深处还是有的。他可以容忍很多大臣的平庸无能,可以容忍明珠的贪腐和明珠、索额图的党争,甚至可以隐忍鳌拜的专横,但他忌讳别人的欺骗。相信任何一个领导都不会喜欢下面的人欺骗自己,因为欺骗会让上面的人丧失安全感。顺治、康熙两代皇帝都有一个感受,那就是:“皇帝的宝座其实就在刀山火海之上”。
一个对权位深怀恐惧和不安的人,他首先需要的是掌控,对全局的掌控、对权力的掌控,掌控的全局和权力的前提就是对真相的掌控。第一次撒谎是在征讨台湾郑经的时候,胤禔明明没有参与战斗,下面的人为了讨好主子,给虚报了战功,还在奏折上描述如何拼杀、杀敌多少。第二次也是在这一役,因为胤禔的贪功冒进,战斗惨败,福建水师全军覆没,胤禔不是主动承担责任,向康熙和朝廷请罪,居然让别人当替罪羊。第三次是在征讨葛尔丹的时候,在嘎子河被俘,在明珠的撺掇下,编了一个惊险的英雄情节,维护自己的声名和荣誉。
三、是冷酷无情
因为有嘎子河被俘之辱,加上建功立业的雄心,在第二次征讨葛尔丹的时候,胤禔极尽勇猛,在每一场战斗中都身先士卒,努力向前。这是值得肯定也获得了皇帝嘉勉的。但到最后,葛尔丹成为丧家之犬,惶惶逃窜的时候,又是胤禔带人追上了这一家三口。面对强弩之末又身负重伤的葛尔丹,胤禔有很多种选择的:与公,如果他决意争夺皇储,日后问鼎天下,成为操控天下苍生祸福的帝王,他应该有帝王的心胸和政治头脑,从大局、长远的角度决策;与私,他是皇长子,是蓝齐儿的哥哥、阿密达的舅舅、葛尔丹的妻哥,打断骨头连着筋,血浓于水啊。何况康熙那么宠爱蓝齐儿,视之为掌上明珠。
即使不顾念兄妹之情,伤害了葛尔丹就是伤害蓝齐儿,伤害蓝齐儿,就是伤害康熙。可以不聪明,但一定要善良,这是做人最起码的准则。这时,他最好的选择就是将葛尔丹俘虏,然后交给康熙。首先,他这样做的战功依然是很显赫的,声名也只会更高。最起码康熙会因此感受到他的皇长子的成熟、稳重。其次,会给这个家恨国仇、法理人情、血脉裙带夹杂充斥、纠结不清的矛盾一个缓冲、厘清、化解的余地和机会。以康熙的雄略和才能,可能会采取怀柔政策,劝慰、驯服这头草原野狼,然后让他现身说法,成为宣扬和平、维护和平的形象大使和政治筹码。也可能会将葛尔丹软禁在京城,既能保葛尔丹、蓝齐儿、阿密达一家团聚,也能约束葛尔丹旧部,使之投鼠忌器。
就算葛尔丹不识抬举,不识时务,仍然有反叛作乱的思想或者行为,以康熙的精明,也一定会将葛尔丹叫给刑部,通过司法渠道予以惩处。因为康熙不但是皇帝,更是蓝齐儿的父亲、阿密达的外公、葛尔丹的岳父。他也有一种选择,让葛尔丹死,报仇雪恨。作为一个男人,他仇恨葛尔丹,痛恨葛尔丹俘虏他、侮辱他,这种仇恨沉重地压制着他,这完全可以理解。看着仇敌覆亡,也是大多数人的常情。他完全可以命令其自杀,或者指令手下将领杀死葛尔丹,然后以管束不严、监督失责等名目搪塞。
作为一个帝王,康熙当然希望他的江山永固、天下升平,他的皇族血脉开枝散叶,绵延繁盛;作为一个父亲或者长辈,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孙手足情深、和睦相处?谁愿意看到“停尸不顾,兄弟束甲”,骨肉相残的悲剧上演?更何况康熙是一个以多子多福自诩自傲的君王,他不可能让这样冷酷的人登上权力的巅峰,更不可能容忍这样一个蛇蝎心肠、豺狼行径的人做他的儿子。剥夺一切尊荣和爵位,圈禁宗人府,这是胤禔最恰当的归宿。
本来是“不以成败论英雄”,一个人的成败,有“时也、命也、运也”的种种造就,倘若这个人自身过得硬,那么即使他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成功,或者身败名裂,在人们的心目中依然会敬重他,认定他是英雄。而对于胤禔,不该想的他想了,这还不过分。但他做了太多不该做的,逾越了太多不该挑战的底线。他失败了,他也不是英雄,因着他的贪婪、愚蠢、冷酷,将其命名为“第一猪头”,算是给他留点面子,且褒扬一下他的智力吧。
上一篇:明朝拥有大量白银为何会亡国?
下一篇:慈禧和顺治为何感动这两位铁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