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4-21编辑:历史狂流
阿鲁特氏出生于公元1854年,生长在一个世代官宦的家族,隶属于蒙古正蓝旗,比同治帝还大2岁。她的父亲崇绮不但非常端正儒雅,而且才华横溢,文学造诣也相当高。出身于这样文化家庭的孝哲皇后,从小就耳濡目染,再加上父亲孜孜不倦的教导,文化修养水平自然也高。
赛尚阿是她的祖父,公元1816年,他的祖父幸运中举,按照当时的科举制度,立即升至“大学士”头衔。而且録运还不停,很快,到了道光年间的时候,他的祖父官升至兵部尚书,同时兼职刑部尚书。这样看来,他的祖父在当时还是有一定的地位的。公元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赛尚阿被派以钦差大臣的身份进人广西镇压太平军。由于太平军的强势攻击,一直从广西打到湖南,赛尚阿因此被革职。
自从她的祖父赛尚阿被韋职以后,不幸就降临她的家庭。公元1848年,其父虽然中举了,但是受赛尚阿牵连,原先的职务就被罢免了,之前他的职务主要负责工部事:宜,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工作,只是可惜了。不过,好事注定多磨。在同治三年时,崇绮又继续参加科举考试,居然夺得清代唯一的一个“蒙古状元”,也是清代满洲、蒙古以汉文获翰林院编修的第一个人,让满蒙的才子,都为他感到骄傲。关于父亲夺得状元的事,里面还有一段惊人的插曲。年幼时,阿鲁特氏就听见家人提过,当时考官的评分结果出来后,慈禧很纠结把状元的称号给一个蒙古人。
虽然入关后没多久就开设了八旗科举,只要是旗人,无论是满八旗,还是蒙八旗都有资格参加。然而那只是乡试,到殿试后,都是“满不点元”。所谓的“满不点元”就是说在科举考试中,状元这个光辉的荣誉只能留给汉人,并且其后的榜眼、探花都是给汉人的,在这三名之后,满人才能排位。之所以用这样的制度,关键是为了拉笼汉族的人才。名为同治三年的殿试,实际是两宫太后做主的。
正当慈禧愁眉未展的时候,大学士瑞常等人给她排忧解难,他们都觉得:既然都是科举取士,就应“但凭文字,何论满汉”,慈禧没想到最后还是崇绮获得金榜题名,并担任翰林院修撰。
阿鲁特氏在她在父亲的熏陶下,还写得一手非常漂亮的书法,特别是用左手写字,得到大家一致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