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明仁宗朱高炽:太子储位之争与诡谲波折的继位

时间:2017-07-25编辑:历史狂流

朱高炽是明成祖的长子,生性儒雅文静、好读诗书,朱元璋在位时,对这个孙子极为喜爱,并将他立为世子。不过,朱高炽的这一性格,却和一生崇尚武力的朱棣背道而驰,再加上朱高炽肥胖异常,连行走都困难,由此也不得朱棣的喜欢。

靖难之役中,朱棣给了朱高炽一小部分的兵马,并且让他镇守北京。虽然朱高炽行动上多有不便,但是他性格沉稳,遇事临危不惧。这也使得他在靖难之役中,顶住了压力,保住了北京城。

朱棣带着他最喜爱的二儿子朱高煦一路往南奔去,而建文帝则是抓住这个机会,派遣大将李景隆,带领五十万大军围困北京城。那个时候,朱棣在南方眼看胜利在望,如果这个时候班师救援,那么朱棣以前的努力也就算白费了。

在这千钧一发的紧要时刻,朱高炽召集全军上下将士,召开紧急会议。全军将士对这个儒雅文静的世子一向很有好感,听了他对目前形势的分析后更加心生佩服,一个个都要誓死保卫北京城,就连城中的老弱妇孺都拿着自家的农具,加人到抗争队伍中来。就这样,在朱高炽的带领下,一万多人马竟然硬生生地把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抵挡在城外,堪称一个奇迹。

朱棣班师回京后,和二皇子朱高煦兵分两路,将李景隆的大军彻底打散,解了燃眉之急。这一次战役对于以后的靖难之役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件事情之后,建文帝也知道朱高炽是有一定军事才能的。于是,为了说服朱高炽叛变,还专门派人给他送了一封信,表明想要封他为王的意图,想让他效力于朝廷,这样一来,也就算断了朱棣的一条臂膀。

朱高炽刚收到建文帝的信儿,他的两个兄弟就听到了风声,急忙跑到朱棣的寝宫,添油加醋地说了一番,诬告朱高炽想要叛变,归顺建文帝。朱棣听了之后,心中异常愤怒,刚想要让人把朱高炽带来时,便听说有人呈递了一封信过来,还没有启封的样子。

朱棣打开信后发现,这就是那封建文帝写给朱高炽的信。原来,朱高炽在收到建文帝的信后,心知如若被有心人看到,自己的一生可就完了。于是,他连忙让人将这封还未拆封的信送到朱棣府上,一刻也不敢耽搁。朱高炽的这个做法是非常高明的,不仅粉碎了建文帝企图离间他们父子的阴谋,而且也让两位王子的诡计胎死腹中。

就这样,世子朱高炽算是躲过了一劫。

不过,就算这样,朱高炽在王府中的日子也并不好过。二皇子朱高煦常年跟随朱棣征战在外,有几次救了朱棣的性命,深得朱棣的喜爱。再加上朱高煦的性格和朱棣很是相像,作战勇猛、不畏艰难,在朝中武臣中有着很高的威望。就连朱棣都曾经对他说:世子朱高炽生来身体就不好,如果你能够继续这样表现下去,将来的皇位就由你来继承了。

有了朱棣这句话,朱高煦做事的热情更加高涨了。在此后的靖难之役中,大部分的胜仗都是朱高煦打下的,算是朱棣登上皇位的最大功臣。而这所有的一切,都对世子朱高炽很是不利。

靖难之役后,朱棣成了大明王朝的皇帝,史称明成祖。登基大典结束后,接下来便是面临着太子人选的问题。众所周知,太子关乎一个国家的命运,万不可马虎。当初,朱棣亲口许诺让朱高煦担任太子,现在他却犹豫了。虽然明成祖自己是比较偏向于二皇子朱高煦的,可是皇位继承人长幼有序,不能乱了规矩。再加上,朱高炽的世子之位可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册封的,可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就从这一点来说,朱高炽的太子之位也不能任意废黜。就这样,思前想后,朱棣决定还是遵从先帝的抉择,立朱高炽为太子。

此外,根据历史材料记载,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朱瞻基是朱高炽的长子,自幼聪慧异常,长相又和朱棣极为相似,深得朱棣的宠爱,想要把大明江山的未来托付在他的身上。朱棣知道,要想让朱瞻基登基为帝,那么就必须立他的父亲朱高炽为太子,这样他才能够名正言顺的继承皇位。由此说来,朱高炽能够当上太子,还是沾了他儿子朱瞻基的光。

朱高炽成为太子后,朱棣更是看他不顺眼,觉得他做什么事情都是错的,甚至还经常当着大臣的面训斥他。后来,朱棣起了废太子之心,于是便召见兵部尚书金忠,征询他的意见。金忠听了之后,急忙劝阻,并且列举了很多废长立幼的祸端案例。可是朱棣心中不甘,又召见翰林院的解缙。解缙为太子求情道:太子是个仁厚之人,天下百姓都会臣服于他的,皇上还是不要疑心这件事情了。解缙见朱棣还有些犹豫,于是又说道:皇上,先不管太子到底能不能担当大任,难道皇上您也不顾及您最喜爱的皇孙了吗?这句话让朱棣如梦初醒,想到了朱瞻基,他才将废太子的念头压了下去。

朱高炽的太子之位总算是保住了。不过他的两个兄弟朱高煦和朱高熙并不甘心,想要夺取他的太子之位。他们知道朱棣心中并不喜欢朱高炽,于是二人便不停地在朱棣面前诬告朱高炽,说他的坏话,想要用这种方法离间父子俩的感情,让朱棣废黜太子。

对于他们二人的阴谋,朱高炽早就已经察觉到了,只是他为人一向真诚又念及兄弟之情,并没有将此放在心上。有些人好心提醒朱高炽,问知不知道汉、赵两位王爷有夺嫡之心,而朱高炽却从容的答:“我只知道作为儿子要尽可能地孝顺父母。反倒是朱高煦,一直蠢蠢欲动,想要将朱高炽拉下马来。

朱棣确立太子后,为了防止节外生枝,他将朱高煦分封云南。可是朱高煦心里一直惦记着皇位,不愿意离京,甚至还对他的亲信说:“也只有我这般勇猛过人的人,才能够和秦王李世民相提并论。”

有一回,太子朱高炽和汉王朱高煦前往孝陵祭拜,这次一同前往的还有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朱高炽原本体型就比较胖,再加上脚得病,只能让两个太监搀扶着走路,跌跌撞撞的,很不雅观。

朱高煦见此情景,便出言讥讽道:看到没有,前人失足,后人一定要警戒呀。朱高煦说完,就听到走在最后的#p#分页标题#e#10岁的朱瞻基回答说:“这里还有一位知警的后人呢。朱高煦一看是朱瞻基,就不敢说什么了。他可是知道,这朱瞻基就是朱棣内定的皇位继承人,得罪他可是没什么好处的。

从孝陵回来后,朱高煦便联络朝中大臣,迫害朱高炽的拥护者,想要寻找机会,除掉朱高炽。再说那朱棣立了朱高炽为太子后,心中一直不高兴,便暗暗观察朱高炽的一举一动,试图找到一个合理废黜太子的理由。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朱高炽的缺点他是没有看到,倒是那二皇子朱高胞的做法越来越引起朱棣的不满。

朱棣催着朱高煦去云南上任,可是朱高煦却以云南太远而不愿意前往,无奈,朱棣又将青州给他做封地,可是他还是不愿意离开。最后,朱棣把朱高煦召进皇宫,说道:二皇子既然有了自己的封地,要赶快回到你自己的封地管理才是,怎么能一直留在宫里呢?以前你说云南太远,朕已经给你改为青州了,你为何又不愿意前去呢?这些可都不是理由,我奉劝你赶快回封地,不要再在京城逗留了。朱高煦一听,知道自己没有拒绝的权力,便先假意答应下来。

恰巧,这个时候朱棣要带兵北征,根本无暇顾及朱高煦的事情。趁此机会,朱高煦招纳了三千多士兵,纵容他们四处杀伤抢掠,伤害无辜百姓,甚至还打死了兵马指挥徐野驴。更为过分的是,在私底下,朱高煦的乘舆器物都是和朱棣一模一样,反叛之心昭然若揭。

朱棣北征回来,听说了朱高煦的所作所为,心中怒火直烧,他派人将朱高煦找来,狠狠地训斥了一顿,并且把朱高煦囚禁在西华门内,想把他贬为庶人,逐出宫去。

朱高煦被贬的事情传出去后,朝中上下竟然没有一个人肯为他求情,由此可见,朱高煦平日里的所作所为,确实惹人痛恨。就在这时,朱高炽站出来为他这个弟弟求情,最后保住了朱髙煦的王位。

公元1417年,朱棣将乐安州(山东广饶县)封给朱高煦,并且让他立即启程,不得拖延。

经过这场风波后,朱高煦已经失去了争储的资本,不过,朱高煦的另一个弟弟赵王朱高燧也不是个省油的灯,想要夺得太子之位。

公元!418年,朱棣身体微恙,在北京静养,朝中一切政事则交给留守在南京的太子代为管理。朱高燧一党看准时期,四处派人造谣诬陷朱高炽,一时间谣言四起,惹得太子身边的大臣也是人心惶惶,生怕朱棣又像前几次那样,不问青红皂白便怪罪于太子。

恰巧此时,有一位陈千户搜刮民脂民膏,暴敛财物,朱棣将其流放到偏远地区。这件事情被朱高炽知道后,考虑到陈千户曾经立下过战功,于是只命令他交出贪污的财物,也就没再深究。

这件事被朱高燧的手下知道了,便将此事添油加醋地报告了给朱棣,说太子竟然私自放了皇上要流放的人,太子还未登基就敢违背皇帝的命令,那倘若他日登基那还了得。朱棣一听,立刻下令处死陈千户,并且还以辅佐不利为由处死了几个和太子关系不错的官员。

不仅如此,为了彻查太子在南京的所作所为,朱棣还特意命令礼部尚书胡佛前往南京查探,秘密调查太子的一举一动,看看是不是有很多过失,而且还要求胡佛一定要据实禀报。胡佛到了南京后,他用心地访查当地百姓,发现百姓们个个都称赞朱高炽仁厚贤明。后来,他还几次潜到朱高炽的身边细细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这太子果真如他人说的一样,是个贤能之人。

于是,胡佛把自己所看到的一举一动、一点一滴全部呈报给朱棣。朱棣看了之后,大为满意。从那之后,朱棣才算是打消了对朱高炽的猜忌。

公元1423年,朱棣因病时常不能处理朝政,所以朝中上下的政事便交给太子朱高炽打理。朱高炽代政后,开始缩减宫中宦官内侍,这引起了黄們的极度不满。黄f是朱高燧一党,前几次朱高炽被诬陷,几乎都是他出的主意。这一次,黄俨更是胆大包天,四处散播谣言,说朱棣想要改立朱高燧为太子。

黄俨把自己的这一计划透露给外甥王瑜,并且想要得到他的帮助。王瑜是常山中护卫总旗,性情比较耿直,不喜欢偷鸡摸狗之辈。王瑜听了舅舅的计划,心里很是震惊,多次劝说黄俨,黄俨却执意为之。最后,王瑜只能将这件事情告诉朱棣。

朱棣听后,下令将黄俨一党全部逮捕入狱,并且还搜出了假诏书。朱棣将朱高燧宣进宫,将诏书扔在他的面前,并且说道:“这是你派人干的吗?你好大的胆子!朱高燧吓得直发抖,说不出一句话来。朱棣一气之下想要处死朱高燧,后来还是朱高炽为其求情,他才算保住了性命。

公元1424年,明成祖在北征的途中因病去世,终年65岁。当时,随从在旁的是阁臣杨荣、英国公张辅二人,他们知道,如果皇帝去世的消息传了出去,很可能会让朱高煦、朱高燧二人卷土重来,趁机作乱。于是,二人商定先秘不发丧,只是偷偷地将明成祖的尸体装进了一个大棺材。对外,二人则宣称,明成祖身体不适,不愿意接见任何人。 .

明成祖坐的辇车,每天也有人照常送饭、请安,只是谁也不知道车中的明成祖到底病成什么样,军中一切事务在两位大臣的主持下,也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布置完这些后,杨荣二人又派人悄悄赶往京城,将明成祖病逝的消息告诉朱高炽,让他做好万全的准备。朱高炽得知消息后,派遣朱瞻基带领部队前去迎丧。就这样,在两位大臣的周密安排下,期间并没有发生什么动荡,而朱高炽也顺利接掌了皇权,成为下一任皇帝——明仁宗。


上一节:明仁宗朱高炽生平事迹简介

下一节:仓促驾崩死因成谜的短命帝王

返回上一级>>>明仁宗朱高炽:靠儿子上位的仁厚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