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25编辑:历史狂流
虽然朱高炽拼命求情保住了朱高煦的性命,但是他在皇宫里却是待不下去了。暗地里藏着兵器还说自己不想造反,谁会相信呢?朱棣对朱高胞的行为很是气愤,也无法容忍。失去了朱棣信任的朱高煦,只好带着一点银子,在最快的时间内去了远离京城的乐安,想在那儿做一个发大财藩王。
但是,估计你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到,这整件事情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年幼的朱瞻基一手策划的。他知道朱高煦是自己及父亲的对手,于是很早之前就想好这个阴谋了,剩下的只等朱高煦落网了。而结果也如朱瞻基所愿,朱高煦最终彻底失去了朱棣的信任,而且声名狼藉,走得挺狼狈的。这个对手除去了,自己及父亲的威胁也就小了。 ,
公元1424年,明成祖朱棣不幸去世。去世地点不是在紫禁城而是遥远的蒙古,因此,权力交接都是暗地里进行的。不过,朱高炽在京城早就布置好了一切,没有给朱高煦任何可乘之机。因此,朱高炽顺利接管了大明江山,并将年号设为洪熙,将次年定位为洪熙元年,即公元1425年。
朱高炽是个仁义的皇帝,他上位之后,废除了多项朱棣设立的严厉剥削的政策,把以前的一些政治犯和他们的家人都放出来了。并给一直嫉恨他的二弟朱高煦上涨了工资。不过,这样的举动并没有贏得后者的感激。因为权欲熏天的朱高煦想要的是天下,而不是那一点钱。
朱高炽在皇帝宝座上待了不到一年,就突然驾崩了。对于朱高炽的死因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因为他太胖了,心脏病发作的很突然,再加上他过重的身体对心脏的压迫,直接就导致了死亡;有人认为朱高炽一直生活在朱棣的严格教导之下,一旦当上了皇帝,就无法无天,整天留宿后宫,最后自己把自己活活折腾死了;还有人说的更离谱,说是因为朱瞻基性格与朱棣最为相似,因此得不到朱高炽的宠爱,为了避免自己的储位被罢免,朱瞻基不得不先下手,派人暗杀朱高炽。这些死因看似都理由充足,不过却可以排除朱瞻基谋杀其父朱高炽的嫌疑。因为在朱高炽归天之时,朱瞻基还在别的地方,他有不在场的证据。
据说一直有心谋反的朱高煦在听闻朱高炽去世的消息之后,更是大受鼓舞。为了顺利谋求皇位,他首先要对付的就是朱瞻基。为此,他把自己最信得过的杀手叫过来,悄悄地躲在朱瞻基返京的时候一定会经过的路上。不过,他的动作还是慢了,早就心存防备的朱瞻基临时改变了路线,走上另一条朱高煦想都没想到的路,火速赶往京城,顺利地接管了皇位,并改次年为宣德元年,即公元1426年。
新帝初登大位,朱高煦自是不会放过这个绝佳时机。在还没有想好对策之前,朱高煦总是刁难群臣,数落朝政的不足之处,不断地对朱瞻基的统治表达自己的不满。不过,朱瞻基对这个叔叔并没有采取强硬的态度,而是向他示弱,只要朱高煦提出来的要求,朱瞻基都会尽量去满足他。
如果他要马,朱瞻基不仅给他马,还额外给他盔甲。这让朱高炽觉得意外,于是派出自己的心腹来暗地里来探听虚实,朱瞻基不但没有恼怒,还一反常人之态,对其部下进行了重赏,并回信说明谢意。这样一连串示弱的举措之后,朱高煦终于放松了戒备,认为新帝软弱无能,自己夺权成功指日可待。根据朱瞻基安排在朱高煦身边的卧底报道,朱高煦以为皇上是个软柿子,就在当地更加没礼节了。
但是狂妄自大的朱高煦当然不知道深谋远虑的朱瞻基的阴谋。朱瞻基表面上对朱高煦装出柔弱的样子,实际上却在紧张的准备。他革去了一些庸官的职位;调整了各地驻军“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对驻军重新进行组织训练;派出大量巡抚官到地方去检查老百姓的税收,全面调整行政。由此大大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巩固了国家的稳定运行与发展。
蓄谋已久的汉王朱高煦终于开始行动了,不过他造反走的第一步棋就是一个昏招,那就是与皇帝身边的重臣勾结。当时张辅是当朝的国舅,深蒙圣恩,对新帝忠心耿耿,收到朱高煦的信之后,他马上将送信人绑架起来了,并将这件事上报给朝廷。这时候,朱高煦想造反的事天下人都知道了。第一招就失手的朱高煦恼羞成怒,无奈之下就以清除皇帝身边的坏人为借口,称朱瞻基即位之后,不老老实实的遵守祖上的规矩,而犯下许多不可原谅的错误。这是因为受奸臣怂恿,用人不当,居然提拔被明成祖朱棣关押的大臣夏原吉,违背了明成祖的遗愿。因此,朱高煦高声呼喊一定要将夏原吉这个奸臣给斩杀了才对得起祖宗,并要派兵坚守要害之处,这样那些奸臣就别想逃跑了。
就他这点“清君侧”的小花样,明成祖朱棣曾经在争夺皇位的战役中使用过,不过当时朱棣要除去的臣子是对自己的统治有害的臣子,这些臣子强烈主张削藩,对当时身为燕王的朱棣的切身利益造成了威胁。但是现在,朱高煦提出要“清理”的却是对他没有任何威胁的夏原吉,未免有些强词夺理。一再忍让的朱瞻基终于被激怒了。虽然朱高煦曾经常年陪伴在朱棣身边征战沙场,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朱瞻基登基之后,也给予了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而朱高煦却不懂得知足,反而要替朱瞻基操控生杀大权,这无疑是对一个皇帝权威的挑衅。
公元1426年9月2日,当年朱高煦还自己成立了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是中央军事指挥机关,只有朝廷才有资格设立。朱高煦自立五军都督府标志着他快要造反了。得到消息的朱瞻基连忙招集众臣商议对策。当时任大学士的杨荣向朱瞻基进言,这场叛乱要想最终平定,需皇上御驾亲征,一方面前方的将领不会有勾结的机会,另一方面,在天威的震慑下,那些人可能会自己投降。朱瞻基认为可行,于是立即集中各路人马,准备征战。朱瞻基任命曾经跟随自己的爷爷朱棣的老将军薛禄再次出马,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军,从早到晚地赶路,直接到达了乐安。而自己则御驾亲征,带领主力大军,随后跟进。同时,朱瞻基还命人把守淮安等关键的军事位置,防止叛军深人江南或者从这里攻打京城。#p#分页标题#e#
事实证明,朱瞻基的决策是对的。御驾亲征与朝廷大军的火速前进,让朱高炽之前定好的计划完全没法实施了。当时正准备围攻济南的朱高识,突然收到朝廷大军进攻乐安的消息,担心自己没有拿下济南,还会被敌军包围,两面夹击,所以赶紧胆战心惊地撤离军队,全都退回到了乐安。获得消息的乐安城也早就没有了平口里的热闹,火都烧到眉毛上了,还有谁敢征战啊!
9月21日,薛禄就已经率领大军包围了乐安城。首先’他劝朱高炽投降,但是朱高炽并不干。于是,9月22号,薛禄正式向乐安征战。眼看着黑压压的军队守在城门那里,要想突围出去是不可能的了。为了不至于让自己死路一条,他终于选择了投降。
如何处置投降的汉王也成了一个难题。把朱高煦的家属及随从都押回京城之后,很多大臣们都主张斩杀汉王以绝后患。朱瞻基却没有听从大臣们的劝谏而是坦然地说,老祖宗已经留下了这方面的规矩,就照老规矩办。于是削去了朱高煦的爵位,把他幽禁在一个封闭的小房子里。这个囚室名为“逍遥城”,衣食供奉一如以往,只是重兵把守,往日的自由已不再。
这对于生来就好动,喜欢舞刀弄枪的朱高煦晚年却要在小黑屋里度过,自是心有不甘,心中的怨恨更是越积越多,每日都会诅咒新帝早死。不过据说,朱瞻基对这位叔叔还是很有情分的。在朱高煦被关进“逍遥城”不久,朱瞻基就来到小黑屋看望这位谋反不成的叔叔。进门的时候,朱高煦盘腿坐着,对朱瞻基不理不踩,好像没看到这个人似的。就连朱瞻基问话,他也是装作哑巴。
而当朱瞻基准备转身离去的时候,心怀怨恨的朱高煦紧紧的用脚绊住了朱瞻基。不过朱瞻基可不是那么容易打败的,他早就学过怎么处置这种情况。大展身手之后,很快的,朱瞻基就站稳了。侍卫们恰在此时前来救驾,将准备再次加害朱瞻基的朱高煦擒住。
一忍再忍的朱瞻基终于被彻底激怒了,他命人将囚室外装满水的大铜缸抬了进来,再将朱高煦盖住。原以为这样就能盖住朱高煦了,因为这个缸有300多斤重,一般人是撑不起来的。但是,也许是被气愤冲昏了头脑,朱高煦竟然用后背将缸托起来了。看到这种情形的朱瞻基连忙命令许多士兵压住这个大铜缸,加上点木柴,从外面点火。
火越来越大了,一心造反的朱高煦就这样被活活烧死在了铜缸里。一会儿,当人们过去看的时候,看到的只有烧的黑黑的木炭,完全看不到尸体。为了斩草除根,以免后患,朱瞻基把朱高煦的子女及部下全都处死了。就这样,在这次新帝与造反的朱高煦的较量中,朱瞻基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同样可能会对朝廷统治造成威胁的赵王朱高燧看到这个情形,也不敢再有什么非分之想了,不得不献上自己的军队,从此成了一个有名无实的藩王,更没有什么实力来反叛朝廷了,这样的举动为他换来了一条命。除此之外,别的藩王也都照他这么做,这样一来,朱瞻基在悄无声息中彻底清除了这些人对朝廷的威胁。
下一节:轻徭薄赋澄清吏治的明朝盛世
返回上一级>>>明宣宗朱瞻基:开创仁宣之治的蟋蟀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