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明朝英宗孝庄钱皇后:最悲情的帝后之恋

时间:2017-07-25编辑:历史狂流

都说女怕嫁错郎,男怕人错行,其实男人也很害怕娶错老婆。一个皇帝娶什么样的夫人,不仅跟他个人的婚姻幸福有关,还跟整个国家的前途命运发展有关,对此,张太皇太后的感触最深。她不仅见证了自己,也见证了后辈们的经历,因此,张氏在为孙儿选择妻子时,不得不格外谨慎。

张太皇太后相中了来自海州(今辽宁海宁)的少女钱氏,钱氏年方十六,比英宗大一岁,也是朱祁镇的原配夫人。明王朝有史以来皇帝的第一次婚礼仪式就是钱氏的册后仪式。之前的皇帝们早在登基之前早就已经把终身大事完成了,或者说他们在结婚数年之后才做的皇帝,因此祖辈们册封皇后只不过是登基以后走走过场和仪式而已,而钱氏却是在丈夫已经登基的前提下才结合的,立后自然隆重许多。这场婚姻也算是张氏此生为老朱家做的最后一件大事,因此在张太皇太后的精心、用心、苦心的操持下,把婚礼的过程办的非常隆重。张太后在五个月后便离开了人世。

举行婚礼的这天,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山人海,16岁的钱氏凤冠霞帔,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也成为紫禁城的女主人。从此,两个少年彼此依靠,而中国古代宫廷一段缠绵凄凉的爱情就这样拉开序幕。

这段婚姻虽然是长辈之命,也就是包办婚姻,然而这并没有妨碍朱祁镇对钱氏一见钟情,结婚后,小两口相濡以沫,感情出乎意料的好。这最大的功劳无疑是张皇太后。

在官场中来说,钱氏出身显得寒微,尽管钱氏的家族在普通百姓眼中算是不错的了。她的曾祖父钱整,任燕山护卫副千户,是燕王朱棣的老部下,一直对主子忠心耿耿。金吾右卫指挥使是祖父钱通,继承了祖传武职的父亲钱贵,多次跟随成祖、宣宗北征,凭借战功升至都指挥佥事。即所谓爱屋及乌,英宗当然会把自己的老丈人孝敬好,打算把老丈人晋封为侯爵。如此体贴的老公,钱皇后知道后非常感激,但是她却把英宗的好意谢绝了,知书达理的她并不愿意家族是靠自己的身份而无功受禄以及有损丈夫明君的名誉。英宗刚开始以为钱皇后只是谦逊,因此晋升老丈人的建议被他再三提出。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不管自己如何提议,都被钱氏一律推辞。这时,英宗才真正明白过来,从此再也没有提此事,反而对老婆的贤惠更增加了一份敬重。

英宗虽然很爱钱氏,但后宫三千佳丽,身边总免不了美女如云。这个倒是没什么可担心的,让人不得不急的是,接连不断有其他宫人的产讯,可身为六宫之主的钱皇后在立后六七年,别说是王子,就算是公主她都是没生一个。跟她相比,一个来自北京昌平的妃子周氏表现最突出,虽说周氏是民家之女,在宫内地位也没有她高,但最令她引以为豪的是,她先为18岁的英宗生下一个公主,两年后又生下了庶长子,也就是后来改名为朱见深的朱见浚。

然而英宗却并不着急,深爱皇后的他,坚信皇后一定可以给自己生一个非常优秀的龙种,并把皇位继承给这个孩子。为此,他愿意等。眼看着庶长子朱见浚长到两岁了,但皇后依然没有什么动静,土木堡之战也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朱祁镇竟变成了俘虏!

钱皇后听到这个消息后,差点晕倒在地。没有孩子没关系,可是如果深爱自己的老公都没有了,却是天大的关系了。再加上哥哥钱钦与弟弟钱钟也在土木堡之变中献身了,一时间,钱氏的顶梁柱塌了,左臂右膀也失去了。谁料屋漏偏逢连夜雨,丈夫的弟弟朱祁钰登基,让本就无依无靠的她更加伤心欲绝。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与皇室背景的禁锢下,一个女人很难凭借自己的力量去战胜面前的悲痛,只好整日以泪洗面,日夜期盼夫君的到来。

每当夜深人静时,无人知道在清冷的宫殿中,还有一个夜不能寐的女人,她不断地磕头祈求上苍,能够保佑自己的丈夫平安归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她就这么不知疲倦的地祷告,导致自己的身体和青春被悲痛劳累过度以及恶劣的生活环境所侵蚀,她的一条腿也因此受了重伤,再也无法治好;她的一只眼睛因流泪过多而失明。面对种种巨大的悲痛,她仍然不停地祈祷,假如真的可以换来爱人的平安归还,身体上的这点残疾又算得了什么呢。可是你要知道,这一年,她才23岁,对于一个如此年轻的女人来说,能做到这一点是有多么地不容易。

皇天不负有心人,或许是上苍被钱皇后的祈祷感化了,也或许是蒙古首领不忍心看着这么年轻的她一直苦等下去,她的丈夫终于能回家与她团聚了。然而,当22岁的朱祁镇回到家时,眼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迎接他的又是一场残酷的现实。明景帝朱祁钰不但不肯让位,还把哥哥看成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隐患,在他回来的第一时间,便把他囚禁在冷清的南宫。没有想到刚从火坑里跳出来,却又陷人另一个火坑。一来就面对手足相残,这是英宗万万没有想到的,更没料到的是,在南宫中一直苦苦等待自己的妻子,再也不是昔日苦苦思念中那个风姿与美貌并存的妻子了。原以为自己被俘的这些年是过得最苦的,却没有想到妻子会变得比自己更凄惨。然而正是面对这样一个体残病弱的女人,在事业与亲情两方面都备受沉重打击的朱祁镇才越感受到妻子浓浓的爱意,才真正理解所谓的结发情深。从此,小两口在南宫中过上了相依为命的生活。

为了皇位,兄弟间反目成仇。被困在南宫中的朱祁镇整日饥寒交迫,愁闷焦躁,郁郁寡欢,度日如年。钱皇后对于现在的生活跟之前相比,还算是比较知足的,毕竟有所依靠了;她可以不心疼自己,但看到丈夫因现在的处境而日渐憔悴,钱皇后只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她并没有因此而乱了分寸,反而表现得十分镇定,她清楚地知道,丈夫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她的支持。假如自己先乱了套,那么朱祁镇就会更加消沉下去,从此再也没有重见天日的机会了。因此懂大局识大体的她一方面宽慰丈夫,一方面强撑病弱的身体,带领南宫中的嫔妃宫娥赶制绣品,以此换些基本的生活用品。就这样,夫妻二人相依为命,相互扶持,相互取暖,度过了漫长的8年岁月。

或许是上苍考验这对苦难的夫妻俩,事情终于出现了一丝转机。当传来景帝病情加重、有人要重新换皇帝的消息时,等待已久的英宗看到了希望,他抓住这个良机,成功复辟。公元#p#分页标题#e#1457年,英宗重回帝位,自然也是要再次立后。他毫不犹豫地想到了和自己共度患难的妻子钱氏。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不幸又一次降临了……

由于钱皇后身体的残疾长期没有治疗好,这个时候的她,不仅是身体上的残疾很严重,最要命的是她的生育能力完全丧失了,以后都无法生小孩了。这对于一个从未生过小孩而又很想要生小孩的女人来说,是多么沉重的打击。看来朱祁镇想要跟自己深爱老婆生一个小孩的梦再也无法实现了。庶长子朱见深的生母周氏当然不会轻易善罢甘休,钱皇后再怎么得宠,可是却没有生个一儿半女。所谓母凭子贵”,周氏的婆婆孙太后就是如此晋升为皇后的,她当然也希望自己能借此机会更上一层楼,作为皇帝的老婆,谁不想自己能坐上皇后的位置。

于是,周贵妃开始谋划。但是到底怎样才能让自己成为皇后呢?光凭有个儿子可还不够,还需要得到支持。想让皇帝给自己立后显然不可能,因为她也知道皇帝深爱着钱氏。要是皇帝真的想立自己为皇后,自己也就不用多说什么了。既然皇帝不可能给自己想要的,那么就找皇帝的母亲孙太后,把孙太后说服了,想必儿子也会听母亲的。心动不如行动,说做就做。为了得到皇后的位置,再大的代价也是值得的。于是她花重金买通一个叫蒋冕的太监,给孙太后进谏:既然钱皇后没有孩子,以后也生不了孩子了,身体又是残废,不适合当皇后,为了不损大明王朝的面子,可以考虑让年轻貌美的周贵妃,她不仅体貌优美,而且还有一个小王子,让她升为皇后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孙太后听后,觉得也不无道理,倒是点头同意,可英宗听到这个消息,怒不可遏,为了以后不再出现类似的情况,直接贬了蒋冕,周贵妃的计划就这样以失败告终。从此,后宫的位置再也没有谁敢有非分之想。虽然大家都还会这样想,但是,仅仅只是想想而已。毕竟不是谁都能保证下一次被贬的不是自己,于是谁也不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争取皇后的位置。若是连小命都没有了,还谈什么福分,如何享受皇后的待遇

又过了8年,也就是公元1464年,明英宗患病,病情迅速恶化,生命走到了尽头。油尽灯枯的朱祁镇对于王朝没有什么牵挂的,唯一让他放心不下的便是自己深爱的妻子钱皇后。他担心周贵妃仍不死心,还会借儿子欺负钱皇后,以此废除她的皇后名位,甚至有可能逼钱皇后殉葬。为了以防万一,英宗千叮咛万嘱咐地对皇太子朱见深说:“谁也不准动也不准更改皇后的名位,只要钱皇后还在,你就应当一直尽孝心。尽管如此,可是痴情的英宗仍然有些不放心,怕儿子会抵不住生母周氏的威压,而屈服于他的生母,于是他又反复叮嘱顾命大臣李贤:钱皇后千秋后,与朕同葬。李贤忍不住流着眼泪默默地退出英宗的寝宫,把这句话也添在了遗诏上。

除此之外,英宗还留下了罢宫妃殉葬的遗言,据《稗事汇编》记载:明英宗临崩时说: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后世勿复为。明初以来一直实行的嫔妃殉葬制度也因此废除。很多人说,这跟他担心儿子和周氏一起逼钱氏殉葬有关,是为了保障钱皇后的安全才不得已出此策略,但从客观上来说,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英宗都因此成就了一桩德政,也成为他一生中最耀眼的光芒。当这道令世人称道的诏令被留下后,英宗便撒手人寰,离开了这个让人眷恋的世界,结束了他大喜大悲的一生,享年仅36岁。


上一节:王振:明朝宦官专权之祸的缘起

下一节:两宫并尊:钱皇后与周贵妃的后宫之争

返回上一级>>>明英宗朱祁镇:两次登基称帝的俘虏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