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10编辑:梓岚
郑和是著名的航海家,也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军事将领。在航海的过程中,他清剿了长期在南海地区称霸的海盗船队,平定了苏门答腊国的内乱。他以少胜多,勇擒锡兰山国王,更显示出非凡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
在印度半岛东南,有个很大的海岛叫锡兰山(今斯里兰卡),又叫狮子国,是郑和船队前往西洋的必经之地。据说释迦牟尼曾在那里 传教,建有规模很大的佛寺,里面供奉着佛牙舍利,凡信佛教的人,无不向往去那里祈福拜佛。郑和信仰佛教,航海又十分艰险,所以他每 次经过这里,都要前去进行佛事活动,祈求平安。
第一次出使西洋的时候,郑和就曾来此礼佛,布施了大量礼品。第二次出使西洋,奉送的礼品更多,计有金1000钱,银5000钱,丝帛50匹,其他礼品甚多。 赠送大量供品,说明郑和对佛教信仰的虔诚,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增进中国与锡兰山国之间的友谊,以免船队遭到抢劫。
谁会抢劫郑和的船队呢?原来,锡兰山国王名叫阿烈苦奈儿,他不信佛教,经常亵渎佛牙,而且凶暴狂悖,不讲信义,不关心国人疾苦,对邻国也不友好,经常抢劫往来使臣,弄得邻国叫苦不迭。郑和 第一次经过这里,就曾委婉地劝说,希望他改邪归正。但国王怒形于色,郑和怕他生出歹意,只好赶快离开了。第二次出航又见了国王,那国王还是十分蛮横傲慢,一点也不友好。郑和把这一情况向明成 祖作了汇报,成祖支持他再往锡兰山,并带去皇帝亲自下达的敕渝, 要锡兰王安分循理,不可欺寡凌弱。
永乐七年(1409年)十二月,郑和第三次远航来到锡兰山国。这次国王主动派人请郑和一行到国中,可是照样傲慢无礼。郑和仍然 对其进行赏赐,并宣读了成祖的诏书,同时对他好言相劝,但他根本听不进去,又让儿子向郑和索要财物,郑和断然拒绝。“国王这样不友好,为什么还要请我们来他国中?”郑和觉得有些奇怪。他让部下想法打听清楚。
国王的一个下属透露说,国王想杀害你们,抢劫船只 财物,已经派了 5万人,砍伐大树,堵塞道路,然后到你们船上去抢劫。郑和闻言大惊,急忙返回,但道路已被阻断。形势十分危急,但郑和临危不乱,他分析当时形势,认为必须用物理解决问题,于是果断地对部下说现在他们率众出动,国中必然空虚,而且他们认为我们远道而来,孤军胆怯,不敢轻举妄动。我们出其不意,攻其老巢,定可取胜。”他令小部官兵悄悄赶回船队,和船员们一起抵御抢劫,而自己则率领3000人,夜里从小道攻下王城,
进入王宫,活捉了国王。前去劫船的番兵听说了,会合其他地方番兵从四面赶来,把王城围了好几重。第六天凌晨,郑和押解着番王,
伐木开道,一边战斗一边前进,走了二十多里,傍晚回到了船上。
永乐九年(1411年)六月,郑和返回到北京,献上所俘获的锡兰山国王阿烈苦奈儿及其家属,大臣们主张将国王处死,成祖以为他们愚昧无知,于是采取宽大政策,让他们暂时住在中国。同时让礼部在阿烈苦奈儿的亲属 中选择敦厚贤能的人立为新国王。次年,成祖派使者带着诏书及印信前往锡兰山,封耶巴乃那为国王,阿烈苦奈儿同时被送回国。
以前锡兰山一带海盗很多,他们或者与阿烈苦奈儿有联系,或者是被他逼得走投无路做了海盗。阿烈苦奈儿被废后,人们安居乐业,海道从此安宁。海外诸国佩服明朝的威德,纷纷派使者前来朝贡。
锡兰山之战是在郑和船队受到抢劫侵犯时所作的自卫反击,此后东南亚沿海出现了和平安定的局面,中国和亚非各国之间的海上 “丝绸之路”完全畅通了。
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 祖派宦官郑和率官兵、水手等 2. 78万多人,分乘62艘宝船出 使西洋(当时以马六甲以西的洋面为西洋)。宝船大者长44 丈,宽18丈,可容上千人。船 队从苏州刘家港(今江苏太仓 东浏河镇)出发,历占城(今越南南部)、爪咬、暹(xidn)罗(今 泰国),过马六甲海峡,继续向 西航行至锡兰(今斯里兰卡)、 经印度西海岸折返,至永乐五年回国。
此后,郑和又分别于 永乐五年到七年、七年到九年、十年到十三年、十四年到十七年、十九年到二十年、宣德五年(1430年)到八年6次远航西洋。前后28年,经历30余国,行踪遍及东南亚、印度洋沿岸,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红海和伊斯兰圣地麦加。其船队规模之大,航程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都是空前的。
郑和每到一地,都以瓷器、金银、丝绸、茶叶、铁器、农具等物,换回当地特产象牙、香料、宝石及珍禽异兽等,且与各国国王互赠礼品,以示友好,不少国家都派使者跟随郑和来 华,建立邦交,进行贸易。随行人员马欢著有《瀛涯胜览》,费信著有《星槎胜览》,巩珍著有《西洋番国志》,介绍西洋各国的情况,增进了明朝人对海外各国的了解和认识。
下一节:明成祖朱棣为何迁都北京
返回章节首页>>>朱元璋建立明朝 中央集权制度到达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