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孝献端敬皇后 江南名妓董小宛的故事

时间:2017-08-22编辑:梓岚

世间盛传顺治帝与江南名妓董小宛有一段委宛动人的爱情故事。据说,董小宛原是江南八大名妓之一,清军南下,被掳入宫中,深得顺治的宠爱,宫中称为董鄂妃,后来董妃痛失幼子,悲泣身亡,顺治悼念爱妃,万念俱灰,竟然弃帝位而去,入五台山为僧。此事民间传言纷纷,文人墨客言之凿凿,甚至外国人的历史著作当中也提到此事。 那么这位拥有传奇色彩的董妃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呢?

孝献皇后(董鄂妃)个人小档案

封谥:孝献皇后 藉贯:满洲正白旗 属相:虎 徽号:无 陵寝:孝陵 姓氏:董鄂氏 出生:

姓氏:董鄂氏

1638年 卒年:1660年

享年:22岁

结婚年龄:18岁

配偶:清世祖順治帝福临,1638年生,1643 - 1661年在位

子女:一子,天折 家庭:父鄂硕、弟费扬古

最得意:得到顺治专宠

最痛心:儿子夭折

紫禁城内突然起波澜

顺治十七年八月,顺治最宠爱的贵妃董鄂妃病逝,朝廷下令全国发丧,丧葬礼仪之隆重、铺张之程度,几乎超过了帝王驾崩时的国丧排场,人们不 免议论纷纷:这位皇贵妃到底是何等人物,竟惹得顺治皇帝如此动哀?大臣们更是满怀疑虑,自从八月十九日董鄂妃死后,皇帝的“蓝批”已经持续了两个月之久,按照清制,平曰奏章题本皇上都用朱批,惟有皇上或太后驾崩的时候,临时改为蓝批,但是蓝批仅仅限于守制的二十七天以内,而皇上的蓝批已经维持了两个多月,还看不出有要停止的迹象。

皇上是不是因为爱妃病逝而有点神经错乱了?他们知道,自从皇帝爱妃病死以后,顺治每天要死要活,太后派了许多近侍轮番守护,惟恐有什么不测。老于世故的官僚们看出一场大的事故即将发生。顺治十八年正月,内廷突然传 来消息:顺治帝出痘驾崩,哀诏颁传天下,官宦举哀一月,民间三天。 然而,很快就出现一种传闻,说皇帝并未升天,而是到了五台山清凉寺当了和尚,埋在孝陵大墓里的只是他的衣冠冢……

顺治出家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而且他出家的证据也越来越充分。他的第三子玄烨继位成为康熙皇帝后,曾几次以进香名义到五台山去见父皇,但顺治根本不与康熙相认。康熙就在寺庙墙壁上题写了“文殊色相在,惟愿鬼神知”的诗句就是明证。

现在已经查明,这种说法是毫无根据的。考古发掘证实,顺治的孝陵中,不仅有他的衣冠冢,还有埋葬他的骨灰坛,这说明顺治确实没有出家。为什么清朝皇帝会火化呢? 原来这是满洲旧俗,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等人都是火化埋葬的。然而,入关十来年,汉化极深的顺治为什么还选择传统的丧葬方式呢?

这大约是和顺治信仰佛教有密切的关系。相传他出家为僧,也并非空穴来风,顺治确实和佛教联系极深,他生前宫廷之中就有不少高僧,他的火葬仪式就 是由名僧茆溪森主持的。顺治在董鄂妃死后确实有过出家为僧的念头,可是在多方的劝阻下,方才放弃,可以说是出家未遂。

顺治出家未遂一事,与董妃有关。在董妃到顺治身边以前,前,福临后妃虽然多,但是却没有一个让他满意的。他的第一位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顺治七年摄政王多尔衮为他聘娶的,当时福临年仅十四岁。顺治对于这个皇后非常不满意,顺治亲政以后,即于顺治十年八月,将她将为静妃,改居侧宫。

次年,有孝庄太后后主持,将另一位来自蒙古的女子立为皇后,即孝惠章皇后。孝惠章 皇后同样不能令这位年轻的皇帝满意,后来福临曾经一度想再次废 后,若不是太后的阻拦,这位皇后也同静妃一样的命运。顺治十三年, 宫中来了董鄂妃,深得顺治的宠爱,进宫刚刚一个月,就被晋封为皇 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实际上已经取代了皇后的位置。

可是红颜薄命,董鄂妃四年后就因为痛失爱子而撒手人寰。董鄂妃的死,给顺治 极大的打击,他虽然有后宫佳丽三千,可是他所爱的惟有董鄂妃一人。顺治本来信佛,身体又羸弱,曾经萌生出家为僧的念头。有一次, 他同佛教大师玉林瑋说,朕想前世一定是僧,每次到寺,见到明窗净几,就不想离开,若不是太后让我挂念,我就可随老和尚去矣。玉林璋 闻得此言,慌忙劝谏,说皇上身为一国之君,当以社稷为重,只要心中 有佛,在俗在佛,都是一样能够达到极乐世界。此时,董鄂妃已经在病 中,顺治说挂念太后,毋宁说挂念董鄂妃。

八月十九日,董鄂妃医治无效身亡。顺治除了追封董鄂妃为皇后 以外,还以超出皇帝丧礼的规格操办董鄂妃 的丧事。万念俱灰的顺治帝终日与佛僧为伍,并且决意剃发为僧。据史书记载,玉林瑋的大弟子茆溪森按照顺治的要求为他剃发度身,可是这受到了孝庄太后和众多大臣的反对,玉林瑋将茆溪森捆绑起来,准备将他烧死,那边孝庄也借助顺治一向器重的外国传教士汤若望进行说项,顺治才答应蓄发留俗,茆溪森也得释放。这样,顺治未能出家,但是却得到了“行痴”的法名。而且,顺治将自己身边最得宠的宦官吴良辅削发为僧,也算是替自己出了家,顺治不久因为患痘身亡。孟森先生也考证过,顺治并未出家。

董鄂妃其人其事

董鄂妃是何许人?竟然惹得顺治如此伤心,以至于连皇位都不要 了?董鄂妃是民间传说中的董小宛吗?其来历如何?

根据董鄂妃死后顺治为她写的悼文,金之俊奉旨写的传记以及 史书记载,董鄂妃出生于满洲世族之家,父亲鄂硕,正白旗。据《清史 稿》记载,鄂硕在顺治九年因为军功授予巴牙喇甲喇章京,顺治十三 年,也就是董鄂妃入宫之年,被擢升为内大臣,次年,因为女儿封为皇 贵妃,被封为三等伯。董鄂妃的弟弟费扬古是清初的名将,十四岁袭三等伯,后来在康熙年间屡建战功,费扬古的女儿是雍正的孝敬宪皇后。#p#分页标题#e#

出生于满洲世家的董鄂妃并不是由嫔妃逐步登上皇贵妃的位置 上的,她一入宫就被封为妃,不到一个月就晋升为皇贵妃,晋升之快, 创清代三百年后妃晋升速度之首。董鄂妃进宫的时候,已经十八岁了。按照清朝选 秀女制度,她已经逾岁。按说像 董鄂氏这样的世家,应该在女儿 十三四岁的时候 就参加秀女挑选,为什么等到 十八岁了呢?原来,董鄂妃入宫为妃,有着一段曲折的经历。

顺治十年,董鄂妃参加秀女之选,被指为顺治的幼弟襄 亲王博穆博果尔福晋,第二年,董鄂妃与博穆博果尔结婚,这年董鄂 妃16岁,襄亲王博穆博果尔14岁。董鄂妃作为近支宗室襄亲王的妻子,有机会进出宫廷。清朝初年有一种惯例,那就是朝廷命妇经常入宫陪伴皇帝后妃,而且每当遇到国家庆典,命妇们也陪同前去行礼这样,顺治在某种场合见到了她,董鄂妃超出常人的美貌和高贵的气质,立刻引起了顺治的注意。据当时在宫中任职的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的笔记记载顺治皇帝对一位满籍军人的夫人,起了一种火热爱恋。

当这位军人因此事申斥他夫人时,被顺治闻知,他竟不顾皇上的尊严,亲手打了他一个极其怪异的耳光。这位军人于是因愤致死,或许竟是自杀而死。顺治皇帝就将这位军人的夫人收入宫中,封为贵妃 汤若望说的这位满籍军人,就是襄亲王。

襄亲王博穆博果尔死于顺治十三年七月初三,年十六岁。顺治让董鄂妃服丧了二十七日以后,就把她接入宫中,册立为贤妃。当时满 洲人刚刚入关,仍然保持着许多满洲旧俗,父死,娶其庶母,兄死,娶其妻的事情根本就不足为奇。顺治对于 这件事根本就不加隐讳,而是诏告天下,大肆铺张,婚礼也办得非常隆重。按照制度,只有在册封皇后的时候,才需要诏告 天下,但是董鄂妃因为得到了顺治的专宠,故能特令颁诏,大赦天下。进宫不到一个月,就被封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

顺治在册封董鄂妃问题上的过分张 扬,显示了他对这位贵妃的宠爱,同时也为处在深宫的孝庄太后和孝惠章皇后敲响了警钟,皇帝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再次废后,立董鄂妃为阜后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就立即遭到了身为蒙古后裔的孝庄太后的反对。孝庄太后反对废后是有原因的,不仅仅是因为孝惠章也是蒙古后裔,还有深刻的政治原因,皇后作为蒙古王公之后,她的存 在对于巩固满蒙一体至关重要。

但是年轻的顺治帝并不能理解母亲 的良苦用心,为此母子之间不和已经是人所共知。顺治十四年十月, 董鄂妃为顺治产下了一个儿子,该子在顺治诸子中排行第四。大约是 爱屋及乌的关系吧,顺治对这个儿子是非常的宠爱,显然有让他继承 大统之意。也就是在董鄂妃产下皇四子这段时间,孝庄太后生病,要 董鄂妃前去服侍,董鄂妃不得已,拖着刚刚生产的身体,服侍太后床 前床后。

顺治此时非常生气,借口孝惠章皇后对于太后的病漠不关心,下令停止中宫笺奏的礼仪,再次计划废后,以为太后欲置董妃于 死地,可是他又不敢反抗母后,于是将一腔愤怒发泄到孝庄太后的侄 孙女孝惠章皇后身上。就在这时,连名字还没有来得及取的皇四子夭折了,董鄂妃伤心欲绝,顺治为了安慰她,封皇四子为和硕荣亲王,可是这无论如何也不能够挽回董鄂妃的丧子之痛,她郁郁寡欢,终于染病不起,在顺治十七年八月病逝,年仅二十二岁。

董鄂妃的死,使福临痛不欲生,他亲自为她守灵,不顾皇帝的尊严,哭闹不休,情绪异常激动,太后为此忧心不已。起初,他为董鄂妃的死做出了一些超制度的安排,太后考虑到他的性格和心情,都没有加以阻止。在董鄂妃去世的当天,顺治下令在京文武官员以及公主、 王妃、命妇,于景运门外,齐集哭丧,并且綴朝五日。如此,犹嫌不足, 还破例追封董鄂妃为皇后,加谥“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敬皇后”。

并且亲自撰写了“董鄂妃行状”的祭文,令大学士金之俊写了《孝献皇后 传》。然而无论如何安排,都无法平息心中的哀怨,闹到最后竟然要出 家为僧,幸亏多方劝阻,方才留住凡身。此后,他郁闷忧愁,日渐樵悴, 不到半年,竟然染上天花,一病身亡,年仅二十四岁。

董鄂妃与董小宛

董鄂妃的来历既然已经如上所述,历历在目,没有任何嫌疑,为什么又会演绎出顺治帝与董小宛的故事,并且在民间广为流传呢?那董小宛又是何许人呢?

董小宛的故事也同样凄恻感人。明朝末年,江南有“八大名妓”和 “四大公子”。当时八大名妓号称“秦淮八艳”,董小宛就是其中之一。“四大公子”指方以智、侯方域、陈贞慧、冒襄。江南“四大公子”中的冒襄,是明末清初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冒襄一生留下了大量诗文,我们 可以从他的诗文集中找到一些线索,其中的《影梅庵忆语》中,冒襄追 忆了他和董小宛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以及他们婚后的生活。

明朝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他到南都(今南京)参加科举考试,方以智、 侯方域对董小宛赞不绝口,称她“才色为一时之冠”,在两人介绍下, 冒襄才得以求见董小宛。第一次没能见到董小宛。第二次,冒襄看到 董小宛在保姆的陪伴下沿着曲廊走来,不禁感叹:“香姿玉色,神韵天 然”而当时才16岁的董小宛一句话也没说。

三年后,在朋友帮助下, 特别是通过“八大名妓”之一的柳如是和赎买柳如是的钱谦益从中周 旋担保,冒襄终于以三千两银子的代价将董小宛赎身。董小宛嫁给冒 襄后来到江苏如皋的冒家水绘园,与冒襄一家过着平静的生活。但不久就赶上明末清初的乱世,冒襄一家四处逃亡、颠沛流离。在以后的5年里,冒襄大病三次,全靠董小宛悉心照顾才保住性命。然而劳累 的生活最终吞噬了董小宛年轻的生命,冒襄后来回忆,当时小宛已“星靥如蜡,弱骨如柴”,顺治八年正月初二,也就是1651年1月22 曰,董小宛死于水绘园影梅庵家中,年仅28岁。

根据冒襄的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两点:第一,董小宛自从崇 祯十五年(1642年)嫁给冒襄以后,两人就再没分开,所以董小宛也就 不能再到宫里成为顺治的妃子。第二,明崇祯十二年时董小宛和冒襄 相识,当时董小宛16岁,而这时顺治皇帝才两岁。三年后董小宛19 岁嫁给冒襄时,顺治才5岁。当顺治皇帝14岁时,董小宛就去世了。 通过以上两点我们可以推断,董小宛与深得顺治皇帝宠爱的董鄂妃, 根本就是两个人。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把这样两个清楚明白、亳不相干的人物扯到一起呢?事实上,历史上的所有疑案故事,虽然不少是望风扑影,以讹传讹的,但是也并不是凭空捏造,空穴来风。董小宛与顺治、董妃的疑案也是如此,其中总是有那么一些生疑之处。.#p#分页标题#e#

首先是董鄂妃死后,顺治帝破例为她大办丧事,又是追封皇后,又是亲笔书写行状,还为此准备出家,如此等等异乎寻常的举动,让民间颇有兴趣。不到半年,皇帝又驾崩,更容易让人生疑。顺治在董鄂 妃行状里对董鄂妃曲折生活的描述,让人很容易联想董鄂妃与顺治 之间的故事并非简单,当时人们并不知道董鄂妃先嫁襄亲王,后改嫁顺治的故事,于是联想到清初名妓董小宛。

其次,董鄂妃姓董鄂,与汉语里面的董姓相近,更让人联想。顺治帝在董鄂妃行状里面,也将董鄂妃简称董妃,更加证实了这种猜测。再者,《影梅庵忆语》以及当时的文人诗词都有许多让人生疑之处。《梅影庵忆语》对于董小宛生平,不吝笔墨,而对于其生病情形、弥留之际和丧葬语焉不详。冒襄还在 文中提到自己梦见小宛被人抢走,小宛也说梦见过此事。此类语言不免给人留下联想的空间,于是,人们猜测冒襄以董小宛被掳走之日作 为祭辰,托言小宛己死,实际上被掳入宫中,赐姓董鄂,晋封贵妃了。

冒襄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他的朋友们,如当时有名的吴伟业 (梅村)、龚芝麓等人,写了不少悼亡董小宛的诗词,悼念亡人,以为死犹生,并非不可以理解,但是经不住民间谣传,董小宛的故事变得扑朔迷离 了。后来有文人误解前人,或引此题材, 变为小说,情节越来越丰富,内容越来 越繁杂,假假亦真,历史真相反而鲜为 人知了。

顺治帝福临御制《董鄂妃行状》(节 选)

后娩静循礼,事皇太后,奉养 甚至,左右趋走。皇太后安之事朕,晨夕候起居,视饮食服御,曲体罔不悉。朕返跸晏,必迎问寒暑,意少,则 曰:“陛下归晚,体得毋倦耶? ”趣具餐,躬进之,命共餐,则辞。朕值庆 典,举数觞,必诫侍者,室无过燠,中夜谦起视。朕省封事,夜分,未尝 不侍侧。诸曹循例章报,朕辄置之,后曰:“此虽奉行成法,安知无当 更张,或有他故?奈何忽之! ”令同阅,起谢:“不敢千政。”览廷谳疏, 握笔未忍下,后问是疏安所云,朕谕之,则泣曰:“诸辟皆愚无知,岂尽 无冤?宜求可矜宥者全活之! ”大 臣偶得罪,朕或不乐,后辄请霁威 详察。朕偶免朝,则谏毋倦勤。曰 讲后,与言章句大义,辄喜。偶遗 忘,则谏:“当服膺默识。”搜狩,

亲骑射,则谏:“毋以万邦仰庇之 身,轻于驰骤。”偶有未称旨,朕或 加谯让,始犹自明无过;及闻姜后 脱簪事,即有宜辩者,但引咎自责而已。后至节儉,不用金玉。诵四 书及易已卒业;习书,未久精。

脱喻以禅学,参究若有所省。后初病,皇太后使问安否,必对曰:“安。”疾甚,朕及今后、诸妃、嫔环视之,后曰:“吾 殆将不起,此中澄定,亦无所苦,独不及酬皇太后暨陛下恩万一。妾殁,陛下宜自 爱!惟皇太后必伤悼,奈何? ”既又令以诸王赙施贫乏,复属左右毋以珍丽物敛。 没后,皇太后哀之甚。


下一节: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顺治年英年早逝的皇后

返回首页>>>解读清朝后宫皇后秘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