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19编辑:历史狂流
明朝虽然已是千疮百孔,奄奄一息,但其在山海关一带的防守实力仍不能忽视,清军要想正面攻打山海关,进而占领中原广大地区,在力量上还做不到。
对此,已经称帝的皇太极采取了比较谨慎的做法:一面多次绕过山海关,从长城的喜峰口、得胜堡、墙子岭等处入关攻打明朝的京畿地区,对明朝进行一些来去匆匆的突然袭击和骚扰,这一度对北京城构成很大威胁;一方面又向明朝提出议和,只要明朝公开承认其满洲政权具有与明朝合法的平等的地位,就愿意结束战争。
皇太极想以这种拖延战术,充实自身实力,以便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对清朝政权的建设和对长城以北广大地区的控制上面,等时机成熟时再行出击。
当时,以崇祯皇帝为轴心的明王朝在心理上无法接受议和这 一最后的选择。特别是从道统上而言,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是明朝的叛徒,要公开承认其合法的地位是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的。因此,议和一事最终没能实现。
就当时的形势来分析,明朝政府这些年来在辽东的用兵,消耗了不少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国内的农民起义正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地展开。
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猛烈地冲击着明王朝的统治,而明政府在镇压农民起义方面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内忧外患已经使明朝筋疲力尽,危机重重。
明崇祯十三年,也就是清崇德五年,皇太极出兵包围锦州城,目的是要打破明军的“宁锦防线”。
第二年,明朝调兵十三万以解锦州之围,并任命洪承畴为帅。皇太极也赶来会战,双方在松山(今辽宁锦县松山)附近展开决战。这是自“萨尔浒之战”后,明朝与清朝 (后金)的第二次大决战。
然而,明军再次遭受全军覆灭的结局,松山被攻破,洪承畴投降清朝。很快,锦州城弹尽粮绝,孤立无援,亦被清兵攻陷。“松锦大战”之后,明王朝的气数已尽,灭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明朝首都北京被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大顺军”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明朝首都北京被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大顺军”攻破,崇祯皇帝在景山后山上吊自缢。至此,相传十六代,统治中国达两百七十六年之久的明王朝宣告灭亡。
然而,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在进京之后,终日沉浸于占领北京的狂欢之中。在以“追赃”为由的搜刮明朝官僚钱财的过程中,整个大顺军迅速腐化,上下军纪松懈,追求享乐,大失人心。
此时,镇守山海关的前明朝总兵吴三桂,手中还握着五万精锐部队,成为李自成和清朝都急于收服的力量。李自成抢先派人招降吴三桂,并送去了四万两白银,以犒劳吴三桂的军队。
吴三桂一开始也准备归附同为汉人的大顺朝,但是,当听说农民军拘禁并鞭打了他的父亲吴襄,农民军宰相刘宗敏抢去了他的爱妾陈圆圆以后,吴三桂勃然大怒,他改变了决定,转而向满洲贵族投降,请求清兵入关与他一起联合攻打李自成。
正当皇太极雄心勃勃西进,旌旗直指北京时,突然的疾病过早地夺去了他的生命。
一六四三年九月二十一日夜,秋风萧瑟,星光清凉。盛京(沈阳)城沉浸在梦乡之中。二更刚过,淸宁宫内皇太极端坐在南窗下御榻上,安然地合上了双目,与世长辞了,时年五十二岁。臣民们根据他生前的文治武功,尊谥为应天兴国弘德武宽温仁圣睿“孝文皇帝”,庙号太宗。
皇太极突然病逝,使满洲内部的稳定面临极大的挑战。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争斗,由年仅六岁的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即位,定年号为“顺治”。同时,确定了皇太极的弟弟、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多尔衮摄政王的地位。
当代表吴三桂乞降的人员来到多尔衮的面前时,历史上一个夺取中原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到来了。于是,精明的多尔衮马上答应了吴三桂的请求。
得知吴三桂降清的消息后,李自成亲自率领大顺军向山海关进发。在山海关边的一片山石地区,大顺军与吴三桂的军队展开了生死决战。
双方势均力敌,在打得难分难解之时,由多尔衮亲自率领的十四万清朝精锐部队的出现改变了战局的走向。在两面夹击之下,大顺军迅速崩溃。很快,李自成残部退出北京,向西北转移。
在这场李自成与吴三桂迸行的山海关决战中,大淸国的君臣成为坐收渔翁之利的最大贏家。
经过两代先人的努力创业,跃马弯弓,殊死搏斗,终于打开了山海关这座铁门,从东北打到中原,坐上了中原正主的宝座,这不能不令他们狂喜。努尔哈赤、 皇太极梦寐以求砍掉明朝这棵“大树”的夙愿,终于在他们这一代变成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