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顺治的功绩是什么?

时间:2017-09-20编辑:历史狂流

顺治刚刚亲政时,社会局面较为动荡。他为了稳定社会秩序、缓和各种矛盾,做出了不少努力,取得了很大功绩。

当时,南方的抗清斗争仍在继续。顺治九年,由李定国统领的西南瑶、苗、僮、彝等族农民组成的起义军,从广西出发,七月初攻下桂林。

顺治看到当时华南的局势紧张万分,立即派和硕敬谨亲王尼堪为定远大将军,率兵十余万前往征服湖南、贵州, 并亲自为其送行。不料,十一月衡阳一战,尼堪被击毙,李定国军队取得大捷。

这对年轻的顺冶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打击异常沉重,迫使他进一步考虑如何制订能摆脱困境、治理天下的方针大计。

十年正月,顺治巡视御马厂,在观看了多尔衮及一等侍卫巴哈的精良配备后,深有感触地说:兵器的配备固然很重要,但如果只单纯地仰仗军威而不让士兵修身养性的话,那就不能训练好军队,为百姓造福。

不久,他和范文程、洪承畴等大臣经过周密谋划、反复磋商后,决定一改多尔衮单纯征剿屠杀的暴戾政策,采取剿杀与安抚并用,并且安抚重于剿杀的仁政策略。

首先,极力争取招抚东南方的郑成功。十年五月,顺治为了笼络人心,先敕封郑成功为海澄公,加封其父郑芝龙为同安侯。 在谕旨中,他谴责了多尔衮生性猜疑,在郑芝龙降清后依然摇摆不定的态度。这是郑成功拒降的重要原因。

他还表示,自己亲政以来并不会到处发起战争,并颁布敕谕结束混乱的战争,而且马上撤回满洲大军,台湾、福建省的地方事宜全部交给郑成功掌管,从而表明自己的招降态度是真诚的。

接着,顺治又谕令兵部,对各地小股武装的抗清斗争,或因为近年水旱频繁、民不聊生;或迫于官吏贪污,起而造反等等事宜,全部都要考虑到当时的具体情况而从宽发落。

他还宣布,截至顺治十年五月二十五日以前,凡是土匪,不论人数多少、罪恶大小,只要真心改悔,自首投诚,全部可以不计前嫌。并对于他们以后的生活给予相当好的安排:如果是当兵的就补入军队,是农民就可以回家务农,如果不愿回乡,可以随意选择居住的地方。所有一切,地方官均无权干涉。

顺治十年五月下旬,考虑到湖南、两广地方初定,而南明永历政权还占据云南贵州等地,顺治宣布任命大学士洪承畴为兵部尚书,经管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五省,统率各军,掌管钱粮,并授予他便宜行事的大权,即其做的各件事情,连皇帝都不能过问。

同时又接受洪承略的建议,任命原大学士李率泰为两广总督,与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一起镇守广东,以应对西南方面的战事。因此,从表面看来,洪承略在西南的四年间,军事上毫无进展、徒费军饷,而顺治既不催战,也不追究他的责任。

实际上,洪承畴正是在这种不受任何干扰的条件下,尽力施展“剿抚并用、以守为战”的策略,最终促成了顺治十三年孙可望与李定国的严重分裂和孙可望的降清。洪承畴也趁机摸透了云贵的虚实,可谓一举数得,为日后的军事征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顺治十分懂得儒家“文教治天下”的道理,竭力以尊孔和提倡封建礼教来完善和巩固清朝统治,使自己在人民心目中树立起作为传统道德捍卫者的形象。

这些做法,充分笼络了人心,对缓和汉族地主阶级与满洲贵族间的民族矛盾,起到了显著的作用。而对于满洲贵族来说,他们在中原的统治基础是否巩固、是否能统一全国,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取得汉族地主阶级的拥护。

顺治对这一点认识得很清楚,在亲政以后,其为政一改多尔衮时期对汉官猜疑、压制的态度,特别注意笼络和依靠汉官。

从《清实录》等官方记载来看,顺治十年前后,他身边最为亲信的人当中,只有额色黑一个是满人,范文程、洪承畴、陈名夏、陈之遴、金之俊、王永吉、徐起元和宁完我等都是汉人。这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满族和汉族的融合,以及顺治统治策略的重大改变。

顺治还逐渐突破了汉官不得掌印的旧规,从而从不同的方面提高了汉官的地位,也更加稳固了统治的基础。他还改变了历来各衙门奏事只有满臣而不见汉臣的局面,更进一步地提高了汉官在清廷中的地位。

顺治这种独具眼光的开明的做法既有利于发挥汉官作用,也贏得了汉族地主阶级对朝廷的支持, 使满汉地主阶级的联合专政有了进一步的加强。

顺治和他的祖辈一样,考虑到多民族国家难于治理的问题,十分重视满蒙两个民族的关系问题。早在皇太极时期,满族资族就通过联盟结姻与蒙古上层贵族修好。

顺治继承了祖上这一传统做法,他在亲政前后多次巡幸蒙古各部,每到一处都要亲自接见和宴请各部的王公、贵族,并赐给他们许多贵重的礼品。鉴于蒙古各部因信仰黄教而与达赖喇嘛关系密切,顺治九年,顺治请得五世达赖喇嘛来到京城,并特意建立西黄寺作为达赖留京期间的住处,款待得非常热情和周到。

是年九月,顺治知道达赖会率三千人从西藏起程来到北京,就准备亲自到边外迎接。大学士洪承畴以天象不吉不能外出为由,提醒皇帝应该对此有所警惕。

十二月,经历千难万险的达赖抵达南苑,顺治隆重、热情地接待了他,并设宴款待。次年正月又在太和殿宴请达赖,赐给他许多金器、彩锻、鞍马等,充分缓和了民族矛盾。

不久,达赖因水土不服,上疏请回西藏,顺治婉言劝留。达赖离京时,顺治又赠与许多金银、珠宝、缎匹、鞍马等,并赐给金册金印,封给他很高的称号。

顺治十三年下半年,大西农民军领袖孙可望在内部权力斗争中被李定国击败而降清。顺治抓住这一时机,统领三路大军分别由湖南、四川、广西向贵州进军,扫平了云、贵、川、广、湖五省抗清武装力量。

在顺利地平定云贵之后,顺治即着手平定东南。清廷一方面抓紧在福建建立并训练水师,另一方面极力招降郑成功的部将。

顺治十七年七月,南京一战郑成功损失较大,又孤立无援,不得不撤离福建沿海,率师东渡,驱逐荷兰殖民者驻师台湾。中国内地的统一,在顺治统治后期得到了实现。

在经过上述种种努力后,顺治基本统一了中国内地,在各个层面缓和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为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莫定了基础。

下一节:顺治严惩贪官污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