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17编辑:历史狂流
建文四年五月二十日,扬州城不战而降。南京危矣。20多天后, 六月十三日,守金川门的谷王朱橞和李景隆开门投降,南京沦陷,朱棣胜得一塌糊涂。
取得胜利后,朱棣的日子相当难熬。《明史》载:“是日,王分命诸将守城及皇城,还驻龙江,下令抚安军民。”朱棣死后,仁宗朱高炽御制的“长陵功德碑”也记道:“皇考虑惊乘舆,驻金川门,遣人奉章,言所不得已来朝之故。奸臣苍黄,知罪不宥,闭皇城门不内,而胁建文君自焚。皇考闻之大惊,发众驰救,至已不及。皇考仰天恸哭曰:‘臣之来也,固将清君侧之恶,用宁邦家,何不寤耶?,遂备天子礼殓葬。”
南京城破后,皇城已禁闭。此时,朱棣并没有决定立即攻城,而是将燕军退驻金川门,并且递书给建文帝。他始终坚称自己是“靖难”、“清君侧”,攻克南京城,目的已经达到,此时若再继续武力攻取皇城,就无法自圆其说了。相对于武力夺权,朱棣还是更加希望朱允玟自己能主动做点儿什么,或者逊位或者自裁,这样他就可以避免背上杀侄的罪名。
朱棣愿望如此,但朱允玟的答复却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消失。 当朱棣看见皇城内的火光时,他已明白让朱允玟自动逊位是不可能的了。但是他还心存幻想,急忙派兵救火,以确定朱允玟的生死,然而, 从碑文中异常地没有交代朱允玟的尸首来看,朱棣并没有找到朱允玟。
但无论如何,此时,大明王朝的国都南京为朱棣所控制已确定无疑。第二天,投降的朝中文武及诸王纷纷以个人名义上表劝进,请求朱棣即位。朱棣称自己只有周公之意,并无称帝之心。随后,燕军诸将上表劝进,仍被严词拒绝。六月十六日,前两天上表劝进的两拨人联手劝进,恳请朱棣顺应民心。朱棣考虑再三,终于“勉为其难”,答应愿为天下苍生造福。
三次反反复复程式化的推让之后,六月十七日,朱棣的登基大典如期举行。此时,在等待和煎熬中过了4年的他,虽然数夜未眠,却奄无倦容,亢奋不已。在各种彩旗仪仗的引导下,在庄严的钟鼎鼓乐声中,朱棣率众将士在文武百官的夹道拜迎下,浩浩荡荡地直向皇城而去。
但意外发生了。根据《明史》的记载,燕王朱棣进城途中,路旁拥挤的人群中突然跑出一个叫杨荣的人,拦住朱棣的马道:“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按照帝王即位的程序,登基之前,新君必须先祭告天地祖先,这样,他的皇位才是注过册的。朱棣兴奋过度,竟然将如此重要的事情忘之脑后。
是日,建文四年六月十七日,朱棣正式即位,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永乐大帝。
称帝的兴奋过后,当朱棣冷静下来平静地观察周围时,才发现自己兴奋得太早了。即使没有了朱允玟,他称帝的阻碍仍在。这个阻碍不是其他,而是他没有合法性——即使在杨荣的提醒下,他已经及时向天地祖宗注册了。
或许,他的这种感觉可能还早一些。
六月十三日,李景隆将金川门打开,战争结束了。从这一刻起,朱棣就尴尬地发现,虽然自己贏得了战争,却并没有获得欢迎、拥戴和服。从周围人虚假夸张的表情里,他发现他们眼神里一闪而过的三个宇——“不承认”。
虽然朱棣称帝后极力封杀言论,以致后人难窥当时的真实情景,但个别明人的杂文笔记以及民间的传说,仍然留下了不少蛛丝马迹。 从这些点滴中,我们或许可以捕捉到以上信息。
明人顾起元记述道,直到明末崇祯年间,他的家乡仍有一个传闻: “及燕师至日,哭声震天,而诸臣或死或遁,几空朝署。”《建文帝遗迹》中也记载:“当时城破后,迎降的文武官员不过百十号人,然遁去者,达四百六十三人。”数字未必精确,但可以肯定的是,与朱棣不合作的人应该不是少数。
因此,与其说朱棣登基后成功了,倒不如说他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其实,说白了,靖难之变不过又是一次皇族内部统治者之间争权火拼的事故罢了,不论谁做皇帝都与老百姓不相关,那么,大家为何要百般抵制朱棣呢?
道理很简单,伦理纲常而已。经过儒家思想数千年的渗透,伦理纲常已成为君臣之义、宗法关系、王朝继嗣制度等人们观念中根深蒂固的一种秩序理念。它们是整个国家的根本和大体,具有超乎道德之 上的地位,是不可破坏的。
然而,当朱棣凭仗武力推翻合法的建文帝, 拿起帝国权杖时,整个大明王朝的读书人及官员被推入了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因为按照儒家社会弘扬的理念,朱棣不是胜利的英雄,而 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谋权篡位者!人们怎么可能情愿放下万古长存的道义而服务于一个篡位者呢?这无疑是一种精神自杀!
另一个原因,则可能是建文帝朱允玟的“贤德”所致。
虽然在位时间很短,但朱允玟却在任内推行了一系列大受百姓欢迎的新政,如将全国的田租减免一半、取消江南重税、裁汰政府冗员等等,极大地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同时,他还宽刑律,一改朱元璋时 期“重典治国”的策略,强调今后国家的政策是“务崇礼教,赦疑狱, 嘉与万方,共享和平之福”。
时人记曰:“(新政后)罪至死者,多全活之。于是刑部、都察院论囚,视往岁减三之二。”这也是后人称赞朱允玟的四年之治,纷纷将其比作“阳春”的重要原因。反观朱棣上台前后的残暴,他的不被人接受可以想见。
因此,朱棣上台后,大多数忠于建文帝的官员纷纷选择了弃官、 隐退、逃亡甚至殉道等方式来表达对新皇帝的不认可,这种局面一度让朱棣措手不及。
方孝孺是朱元璋开国功臣文官第一位的宋濂的得意门生,建文帝时期又是朱允玟的老师和首席顾问。因此,他在士林中的声望极高,被天下读书人视为楷模。基于此,最后一次出征前,朱棣的军师姚广孝曾深谋远虑地叮嘱朱棣:“进入南京后,方孝孺是一定不会投降的。 但无论如何都不能杀他,杀了他,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朱棣额之。
南京城破后,方孝孺被捕。朱棣记着姚广孝的话,同时想借助方 孝孺的名望,让他为自己草拟即位诏书,从而让整个士林对他皇帝身份的合法性予以承认。但朱棣万万没想到,要实现这一简单的想法, 竟难如登天。
面对朱棣的要求,方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结果朱棣大怒,命人将其磔于市。
方孝孺的拒绝犹如一记重拳,将朱棣打回原形。从这一刻起,他彻底明白了,想让接受过正统儒家教育的士人们轻易地接受自己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有通过屠杀,才能使那些士人胆寒;只有通过屠杀, 才能使那些观望的人、不满的人,迅速扑倒在他的脚下。于是,他放弃了讲理,抛出一句“此朕家事”,再一次举起了血淋淋的屠刀。
于是,整个永乐元年都在血雨腥风、毫无节制的大屠杀中度过。 方孝孺的“磔”刑,灭十族、杀873人,只是一个简单的开始,朱棣要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别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正是这段炼狱般的经历,中华民族的骨气开始倾颓,正气开始削弱。为满足这位自命为永乐皇帝的自私欲望,中国的历史、社会和人性付出了异常惨重的代价。